快訊

亞運籃球/林信寬絕殺南韓 男籃3X3勇闖金牌戰

台中高鐵站自由座「驚人長龍」外溢到站外 北漂族排了2小時傻眼

自然治癒又一佐證 研究:鳥鳴聲可釋放心理壓力

(首圖來源:pixabay)
(首圖來源:pixabay)

【文‧黃嬿】

愈來愈多實證證據顯示大自然有益心理健康,在綠色戶外空間一小時,就可以降低血壓和皮質醇水平,對憂鬱症患者也有幫助。最近科學家進一步檢視大自然中的常見元素,發現常常接觸鳥類,聆聽鳥鳴聲,就可以舒緩壓力,並改善注意力疲乏症狀。

先前研究發現,在大自然中步行一小時可以減少與壓力相關的大腦活動,包括在大自然中行走與在城市環境中行走相比,自我報告的反芻思維減少,反芻思維與憂鬱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風險有關,並且與反芻思維相關的大腦前額葉皮層的一部分活動減少。觀看綠色風景會激發後扣帶皮層,可能有助於調節自然暴露應激反應。

大自然與心理健康的好處已被證實,但科學家還不清楚哪些大自然元素有效,但可以確定其中一種是鳥鳴。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人員找來 1,300 名參與者,使用名為 Urban Mind 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每天三次收集有關他們的環境和幸福感資訊,以及生命徵兆數據,例如睡眠與空氣品質的主觀評估和位置詳細資訊。

研究人員發現,看到或聽到鳥類與改善心理健康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係,即使考慮到其他可能的解釋,如教育、職業或綠化環境和水的存在,鳥類接觸的影響都特別顯著。如果參與者報告曾在某一時刻看到或聽到鳥類,即使數小時後他們在下一次登入程式時沒有遇到鳥類,他們的心理健康也會提高。

有利提高注意力

此外,聽鳥鳴也可以減輕焦慮和偏執的感覺,發表在《自然》系列期刊《科學報告》上的德國研究發現,僅聽 6 分鐘鳥鳴聲音可以減少健康參與者的焦慮、憂鬱和偏執情緒。

研究人員要求 295 名線上參與者自我評估他們的情緒狀態並進行認知記憶測試。然後他們被隨機分配鳥鳴聲或交通噪音,再重新測量他們的情緒和認知狀態。結果發現,聽更多樣化的鳥鳴,除了焦慮和偏執情緒顯著減少之外,憂鬱症狀也大幅減輕。而聽少數鳥鳴種類的人則表示焦慮和偏執情緒明顯減少。反之,聽不同的交通噪音會使憂鬱狀態症狀惡化,代表自然的治癒方面確實發揮作用。

另外已知的好處置身於大自然中有利於提高注意力,並減少與生活在壓力大的城市環境中相關的精神疲勞。研究人員稱,如鳥鳴等自然刺激,可能會讓我們產生軟迷戀 (Soft fascination),即專注於輕柔迷人的刺激,你不需要花太多精神,還可以為思考留下更多精神空間,結果就是它能吸引注意力,也能重新補充注意力。

2020 年發表在《生態經濟學》上的另一項研究表明,幸福感與人們家園和城鎮周圍的鳥類數量之間存在相關性。研究作者指出,接近 14 種額外的鳥類就像每月多賺 150 美元一樣令人滿意。不幸的是,全球因氣候變化與環境破壞,鳥類正在消失中,現在要聽到多樣化的鳥鳴聲可能只能戴上你的耳機。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大自然的味道?日本丸龜手搖杯烏龍麵吃到見底 他驚見「活跳跳小綠蛙」

回響/防鳥屎襲擊塗銷停車格 出租車停24小時慘狀曝光

樹上滿是鳥巢!車停樹下驚見「彈」痕累累 欲哭無淚

星巴克雲林麥寮門市開幕!濁水溪鳥類天堂成靈感,打造弧線板型屋頂、三角傾斜天花板

相關新聞

就算沒有大腦 水母也具有從過往經驗學習的能力

「學習」這個行為是否需要大腦存在?科學家最近發現即使是沒有中樞大腦的水母,也能像人類、老鼠、蒼蠅一樣從過去經歷學習,挑戰先前認為高級學習能力需要大腦的觀點。

不是每種體力活都好 研究:高勞動工作患失智風險大增

最近研究警告,60 歲以上成年人如果長時間久坐,如坐著看電視或開車,患失智症風險可能增加,避免失智症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運動,運動甚至有機會清除大腦積累的斑塊。但不是每種體力或動都有益大腦健康,《刺胳針》刊登研究發現,若年輕時從事體力要求較高的工作,反而會增加晚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職場壓力大又不受重視 研究:男人患心臟病風險增兩倍

成就定義男人的自尊,甚至決定健康度。最近美國心臟協會期刊《循環:心血管品質和結果》研究發現,當工作感覺自己不受重視、壓力山大的男性員工得心臟病的可能性是其他人兩倍,研究人員認為職場負面感受對健康的影響與肥胖和吸菸相當。

人體的自然平衡奧妙:細胞大小與數量有數學法則

人體由各式各樣體型不一的細胞構成,功能從攜帶氧氣到控制思想皆有,而一項新研究還發現人體細胞有趣的總和規律:若將細胞按大小分類,那麼各類別細胞總質量其實大致相同,似乎身體有自然平衡,會自動產生較少大細胞與較多的小細胞。

人類短視天性 科學家稱:本世紀末就會遇到人口修正

世界人口呈指數級增加,200 年前地球約只有十億人,僅一世紀後增加六億,現在有 80 億人。科學家表示,人口增加速度對生態圈不可持續,即使人類現在開始重視氣候變化,也轉型新能源,仍悲觀指出人類是不會反省的物種,本世紀末前可能會出現人口大幅修正,富裕國家也無法倖免。

科學上來講 裝著溺斃果蠅的葡萄酒還能喝嗎?

你倒了杯最喜歡的酒,準備喝一口,忽然發現一隻果蠅掉在裡面明顯溺死了,鑑於我們知曉這些蟲子喜吃腐爛食物和糞便,這杯酒還能安全下肚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