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蚊子擾清夢…開燈不見影氣死人!網教一招必現蹤:靠手機就行

台積股東看過來!台積電今宣布:配息升至4元

京華城案柯文哲見財團「沒廉政登錄」?北市政風處、都發局證實了

讓人聞起來像朵花 研究:常被蚊子咬可能是因為肥皂香氣

(首圖來源:Flickr/Tom CC BY 2.0)
(首圖來源:Flickr/Tom CC BY 2.0)

【文‧黃嬿】

為什麼有人特別吸引蚊子,有很多解釋。最近科學家發現,有種吸引蚊子的媒介可能是肥皂。科學家表示,蚊子不吸血時,會用植物花蜜補充糖分,人類肥皂香味就像早上醒來聞到既像咖啡又像鬆餅的味道,非常吸引人。肥皂選擇可部分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是蚊子磁鐵,另一些人很少被咬。

一個人的氣味是 350 多種化學物質的獨特組合,某些是身體產生,另一些是生活在身上和體內的細菌產生。每人都有相同化學物質,只是比例不同,有些人對蚊子更有吸引力。維吉尼雅理工大學生物化學家和遺傳學家 Clément Vinauger 說法,約 20% 的人為一地約 80% 蚊媒疾病傳播者。有些人就是特別容易被咬,科學家想了解到底是什麼原因。

其他研究發現,體味化學物質會吸引蚊子。懷孕或生病會改變化學比例並改變吸引力,喝啤酒或運動也會,香水、肥皂和乳液也發揮一定作用。但目前沒有太多研究針對人類使用的各種芳香劑。研究人員認為,雌性蚊子以血液為食,但與雄性蚊子一樣也以花蜜為食,因此肥皂常見氣味可能會吸引牠們。

研究人員找來四名志願者,分別使用四種肥皂,要求洗一隻手,另一隻手不洗,然後雙臂戴上尼龍袖套 1 小時,之後研究人員取下沾染氣味的袖子,個別放在杯子裡,然後把杯子放入裝滿埃及斑蚊的網籠。科學家使用袖套測試,目的是要排除呼氣的二氧化碳影響,因蚊子會被二氧化碳吸引。

研究團隊確定四種對蚊子更具吸引力的化學物質,以及三種能驅趕蚊子的化學物質,但除了椰子,所有化學氣味與蚊子偏好的關聯性都很弱且不確定,包括已知的驅蚊劑檸檬烯與萜烯都沒有發揮作用。科學家認為,椰子油是種天然驅蚊劑,實驗證實蚊子真的不喜歡椰子味產品。

人們喜歡用花卉或植物氣味化學物質為肥皂增香,但蚊子也會以植物散發的揮發物尋找可食植物,並從花蜜取得糖分,研究人員表示,「當我們使用香水類產品,也是模糊人與植物間的界限。」

科學家下一步計劃探索肥皂如何長時間影響蚊子偏好,譬如早上洗澡到晚上是否還有影響。研究刊登於《iScience》期刊。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蚊子特別愛叮你?問題可能出在肥皂

預防登革熱 北市今動員千名志工清除孳生源

有毒化學塗料遍布產品 專家籲從源頭禁止

吃了不會比較快樂?研究發現薯條比炸雞更容易影響心理健康

相關新聞

塑膠添加細菌孢子 研究:「活塑膠」五個月內自我毀滅

最近研究發現,回收箱中的塑膠大部分都沒有被回收再利用,而是飄流世界各地,成為別的國家或是海洋的垃圾。包括聚氨酯 (PU) 這種製造手機殼到運動鞋的各種產品,也很少被回收。人類已經很難擺脫塑膠,最近科學家想出一個類似科幻小說的解決方案,在塑膠製造過程中加入細菌孢子,可以生產出自我毀滅的塑膠。

新階級鬥爭正在成形 研究:千禧世代貧富差距擴大

疫情後千禧世代因為資產增值,家庭財富暴增,擺脫十年內兩次經濟衰退的影響,但是最新研究發現,千禧世代之間的貧富差距是任何一代人中最大的,新一波的階級緊張和怨恨正在成形,由於差距過大,因此談論千禧一代的平均財富並沒有特別意義。

為何機器人跑不贏動物 研究:硬體強但整合遠不如生物

人工智慧系統、新型合成材料和 3D 列印尖端技術,製造出能測量體育場的機器狗、受長腿爸爸啟發的探索機器人等各種機器動物分身。但儘管投資龐大資源,機器人仍跑不過動物,科學家解釋,因機器人各功能整合能力遠不如動物。

營養價值高又好照顧 蟒蛇會是超級食物嗎?

蟒蛇生長速度快,富含蛋白質,其實是不錯的肉類來源。最近美國麥覺理大學團隊研究發現,與雞和牛隻相比,蟒蛇的飼料轉化率相當高,是高效、低排放且具有氣候韌性食物來源。不過前提是要可以接受食蛇。

物價壓力釀生存危機 韓國年輕人開始學習節儉

尚未背負成家壓力的年輕族群,一直以來都是奢侈品消費的主力之一,他們也不吝於上高檔餐廳揮霍金錢,在公共場合炫耀財富,但在通膨高漲的時代,現在韓國年輕人感到迫切的生存危機,開始學習節儉度日。

抗藥性細菌進入國際太空站 突變為完全不同的菌株

國際太空站除了是太空人進行微重力環境研究的實驗室,也潛伏著一群繁衍生息的突變細菌,當科學家分析國際太空站一些細菌菌株,發現它們已突變成不同形式,基因、功能都與地球菌株不同,這種細菌可能對藥物的抵抗力更強,還能在微重力環境下大量存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