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狒狒現蹤鎖定楊梅新屋空屋 加派2組人馬抓酷跑健將

邦交地圖盤點/宏都拉斯與我斷交 邦交國剩這13國

竹聯明仁會被掃蕩後首辦大型公祭 吸引千人到場的黑松何許人也

阿里山的奇蹟 台灣藍莓自己種農埸

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盧虎生院長(右)與台大園藝暨景觀學系李國譚教授(左)親訪產學合作基地「自己種農場」。(圖/自己種農場攝影 提供)
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盧虎生院長(右)與台大園藝暨景觀學系李國譚教授(左)親訪產學合作基地「自己種農場」。(圖/自己種農場攝影 提供)

你吃過台灣自己種的藍莓嗎?你可能不相信,台灣竟然也產藍莓?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協力「自己種農場」的藍莓研究團隊辦到了。第一批台灣本地種植的台灣藍莓品牌「山丘藍」即將於2023年春節後量產上市,台大園藝系產學合作團隊克服先天氣候條件與自然環境等變數,將帶給國人從未體驗過的藍莓新鮮口感,有別於長程運輸時間可能長達一個月的進口藍莓,前一刻還在樹上的台灣藍莓,現在就可以在餐桌了,具有極大的市場吸引力與競爭力。

台灣大學農學院團隊協力培育台灣藍莓成功。(圖/自己種農場攝影 提供)
台灣大學農學院團隊協力培育台灣藍莓成功。(圖/自己種農場攝影 提供)

嘉義縣番路鄉阿里山公路旁的「自己種農場」,目前進入藍莓花期,結實纍纍的藍莓果實正逐漸轉色,盧虎生院長親訪農場時表示,很高興看到長期鑽研藍莓的台大師生團隊,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將研究的理論基礎與專業知識,轉化為嘉惠國人的農產成果,「台灣藍莓」將成為未來產學合作的重要標竿之一。

藍莓農場使用田間新穎科技,大棚自動調節運作。(圖/自己種農場攝影 提供)
藍莓農場使用田間新穎科技,大棚自動調節運作。(圖/自己種農場攝影 提供)

陪同盧院長訪視藍莓種植成果的產學團隊指導教授台大園藝暨景觀學系李國譚教授表示,引進國外藍莓種苗後,開始種植才是真正的挑戰,運用過往研究成果及知識,解決面臨的各種突發狀況,雖然過程艱困,但也都一一克服,十分感謝「自己種農場」蔡宜玲執行長的全力配合,並帶領農場的管理團隊一起努力。盧虎生院長參觀「自己種農場」的電腦灌溉室,觀看研究團隊操作電腦監控的自動化養液灌溉系統,了解台灣首見的大棚自動調節運作;針對田間新穎科技給予讚賞,並建議農業與數位化發展需與時俱進,創造安全到安心的產程,提供給消費者更直觀的田間印象。

盧虎生院長表示,台灣藍莓學術與實務的結合,在「自己種農場」的藍莓身上看到了讓人驕傲與欣慰的成果,更建議農場未來建置數位化實境展示區,讓消費者體驗更多種植現場的實況,不僅有助於藍莓在台灣發展的建立,更是為台灣藍莓立下新模式,而院長也許諾將帶領農學院師生們一起為台灣農業付出更多的努力。

延伸閱讀

2023跨年走進嘉義阿里山,為新的一年儲備嶄新能量!

星馬遊客湧入 阿里山遊樂區旅館飯店間間客滿

歡度金色耶誕節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賞楓紅最佳時機

跟著翁章梁開箱阿里山英迪格酒店 幾何造型隧道藏細節

相關新聞

智慧科技生活化 再創明日未來

智慧生活提供「更便利的家電生活機能」以及「更有效率的生活管理秩序」,這種智慧型的科技功能,徹底改變現代人的傳統居家生活習性,智慧科技生活化的大時代即將來臨。

從慕尼黑安全會議 看新一輪的中美國際政治角力

歐洲年度最重要的國際安全政策會議─慕尼黑會議於二月十七至十九日登場,時值俄烏戰爭將滿一周年,遭排除與會的俄羅斯與被安排開場演講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明確揭示與會國家的立場。此外,全球的焦點無不放在中美外交的激烈交鋒上。

積極行動拚經濟 新內閣要讓國人過好日子!

千呼萬喚,內閣終於在今年一月底改組,由陳建仁所組成的新內閣標榜「溫暖堅韌」,宣示要強化經濟韌性、環境韌性與社會韌性為施政目標,達成疫後復甦、社會安全、基礎建設、核心產業等四項蔡總統所交付任務,讓台灣成為人民幸福生活、團結共好的國家。

年後轉職潮來襲 履歷開啟數衝上歷年新高

根據1111人力銀行數據資料庫統計,農曆年的收假日(一月二十九日)履歷開啟數衝上歷年新高,高達一五七萬筆履歷被打開,對比去年的一四九萬筆,成長五五.三%,顯見求職者轉職意願上升。

兆豐證券-投資人心目中最溫暖的領航者

《卓越雜誌》委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進行卓越證券評比大調查,主要面向包括營業人員專業度、人員服務態度、營業據點市占率、客服人員是否滿足客戶需求及提供客戶資訊是否正確等,其中兆豐證券均獲得民眾的高度肯定,並榮獲此次「2022卓越證券評比」中「最佳服務品質獎」的殊榮。

安泰證券深耕高雄 專業經紀團隊追求極致

安泰證券三十年來的深耕與發展,以「創造投資人更多的財富」為職志,秉持專業知識與服務穩健經營,落實風險管理、保障客戶權益,為創造公司與客戶共同市場競爭優勢而努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