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壓力指數全球第3 城市降噪傷腦筋

比利時在全球已開發國家名列第3大壓力國,僅次於韓國和美國。台灣民眾對南韓社會壓力大應該不意外,但對於講究度假、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歐洲,可能就會納悶他們的壓力到底在哪裡。

根據英國保險公司William Russell近期調查,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中,韓國因自殺率、空汙率都最高,且對多元性別族群(LGBTQ+)安全保障程度最差,名列壓力指數第一大國。

美國則因工作疲勞度增加,噪音、光害和生活成本上升,從上次調查的第3名升到第2名。

該保險公司指出,噪音和光害對心理健康有極大衝擊,包括影響睡眠、增加焦慮,比利時正是因為這兩個指標的惡化而從壓力排名第4升到第3。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噪音在歐洲出了名,甚至估計平均減短當地居民8個月的預期壽命。

比利時荷語大報「晨報」(De Morgen)揶揄,在布魯塞爾會聽到兩種噪音,一是來自汽車喇叭、鑽孔機施工、電車磨擦軌道的刺耳金屬聲等等;另一種則是人們抱怨噪音的聲音。

「晨報」指出,布魯塞爾市政府早自2001年起就推出許多降噪政策,最顯著的就是劃設大片「無車社區」,增建自行車道,禁止汽車進入。

「布魯塞爾時報」(Brussels Times)詳述這城市的噪音管制規定,相較比利時全國規定晚上10時到清晨6時是禁止噪音時段,布魯塞爾市的規則更嚴格了些。

如果在布魯塞爾晚上10時到隔天早晨7時之間製造「任何足以打擾鄰居和平、寧靜或健康」的聲音,就可能被申訴而受到罰款懲處。例如晚宴聚會聊太嗨、音樂太大聲、毛小孩叫聲太響等等劃破寂靜的行為。

在市區公共場所的音量上限是90分貝,夜店可以例外到100分貝,前提是鄰居能接受。布魯塞爾著名的夜店Fuse就曾因鄰居抗議而關閉了一段時期,重新進行降噪裝潢。

其他例外包括兒童遊樂場、公共工程施工和救護車警報聲響等。布魯塞爾的救護車警鈴音調尖銳奇特,常會嚇到陌生旅客,顯然具備很好的警示效果。

另個分貝上限規定的例外是在家施工,但只能在週一至週六的「朝九晚五」之間。週日和公共假期全天禁止在家施工,包括在庭院使用除草機。

還有陸海空交通發出的聲響、校園活動、宗教禮拜、射擊場和戶外運動等,也都屬例外。

或許難以限制的例外實在太多,這些繁雜規則在實施多年之後,仍無法避免噪音問題造成布魯塞爾和比利時在國際壓力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相對地,在已開發國家中壓力最低的依序是葡萄牙、瑞典和愛沙尼亞。

根據William Russell說明,在葡萄牙生活的財務壓力低,生活成本相較其他歐洲國家更合理,平均每月開銷626歐元(約新台幣2萬1210元),且提供多元性別族群較高的安全環境。

瑞典以進步的社會福利系統保障基本舒適生活著稱,它的空氣品質和多元性別族群安全也排名較佳,但生活成本高則是壓力來源。

愛沙尼亞的空氣品質被評為特別卓越,環境安寧和清潔也是它的加分指標。

噪音 布魯塞爾 比利時

延伸閱讀

影/不滿鄰居長期製造噪音 台中男拿刀砍傷對方被法辦

海外旅遊要多備小費?有些國家不收 這三國收到小費會生氣!

數十年前種下、火燒不盡的宜蘭武夷茶 獲比利時三星獎

24小時魔音穿腦!台中音樂老師要賠鄰居330萬元 還得「強制遷離」

相關新聞

巴黎地標暫停開放!為抗議財務管理方式不當 艾菲爾鐵塔員工今發動罷工

根據法國工會,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今天因員工發動罷工而關閉。艾菲爾鐵塔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觀光景點之一

圖輯╱全球接力跨年!杜拜、巴黎、倫敦絕美煙火一次看

世界各地逐步迎接2025年的到來,包括杜拜哈里發塔、法國巴黎凱旋門、英國摩天輪「倫敦眼」、埃及金字塔等稍早皆以燦爛煙火秀...

2024全球最繁忙十大航線出爐 「台港」再登榜首

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最繁忙的十個國際航線中,有七個位於亞太地區,顯示該地區旅遊逐漸復甦。其中,台北(TPE)-香...

擊敗中國好手!18歲印度神童成史上最年輕西洋棋王

18歲印度天才少年古克什.多馬拉朱(Gukesh Dommaraju)1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國際西洋棋世界冠軍賽決賽中,擊...

日本飯店10月「平均房價4800元」創新高 年漲18%主因曝光

日本境內約2000家飯店10月平均每晚房價來到2萬2171日圓(約新台幣4800元),較去年同月上漲18.3%創新高,主...

歐盟科學家:今年確定將成史上最熱一年 高溫至少延續至明年初

歐盟科學家9日表示,今年將成為有紀錄來全世界最熱的一年,且異常高溫將至少持續到明年的頭幾個月。聯合國兩周前的氣候會談才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