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13會考自然/題型生活化 素養題多…考生:食蛇龜、小王子入題印象深

大量運動會導致冠狀動脈鈣化嗎? 美國醫學會期刊最新研究解答

LINE貼圖拼貼樂再推新功能!1秒秀出「自製貼圖組合」快更新

售價高「受夠了」常客也不上門 知名連鎖店慘

物價高漲,消費者購物都在精打細算。(美聯社)
物價高漲,消費者購物都在精打細算。(美聯社)

消費者承受不起高物價紛紛拒買或買便宜替代品,餐廳與食品廠祭出優惠活動或推出小包裝產品應對。

華爾街日報5日報導,消費者正用錢包「投票」,而美國著名大廠輸慘。

咖啡愛好者陸續退出星巴克(Starbucks)忠誠計畫,巧克力餅乾趣多多(Chips Ahoy)滯銷;速食店得來速和自動點餐機的顧客減少,讓溫蒂漢堡(Wendy's)與麥當勞(McDonald's)備感壓力。

新冠肺炎疫情後三年間,食品企業漲著「回收成本」大幅漲價,讓消費者收入中的食品占比達到30年來新高水準,消費者則調整喜好品牌因應,但許多人「受夠了」。

連鎖餐廳和食品廠報告出現銷售下滑或成長放緩的情況,因消費者無力或拒付比疫情前多約33%的費用。

培根蛋貝果和咖啡要9.67元 退休經理傻眼

加州退休經理蒙塔納羅(Denis Montenaro)表示,最近去麥當勞買他最愛的培根蛋貝果和咖啡竟要9.67元,傻眼的他說:「我受夠了」。

過去一年來,超市和餐廳的食品漲幅趨緩,但從漢堡到美乃滋等日常食品的價格仍比以前貴。

勞工部數據顯示,3月速食價格比2019年多33%,雜貨價格上漲26%。

市場研究公司「Revenue Management Solutions」數據顯示,今年1月到3月的速食店客群比去年同期縮水3.5%。

另據全球市場分析公司「NielsenIQ」的數據指出,截至4月20日的52周,美國的食品、飲料雜貨銷售量比去年同期減少2%。

麥當勞等連鎖業者數月來示警消費者看緊荷包的情況讓餐飲業高層震驚。麥當勞財務長伯登(Ian Borden)上月底在財報會議中說:「今年的宏觀阻力比預期更嚴重。」

加州58歲律師麥可(David Michael)以前每周至少去一次麥當勞,近幾個月前不再吃麥當勞,因為部分飲料從1元漲到1.69元。此外,星巴克的大杯摩卡漲價到5.25元後,麥可也不再光顧。他說:「並不是我買不起,而是同樣的餐點要兩倍價格,令人沮喪。」

麥當勞、星巴克改變策略 優惠促銷

食品大廠卡夫亨氏(Kraft Heinz)1日表示,由於價格上漲和「糧食券」福利縮水,影響消費者需求,該公司第一季銷售額下滑1.2%。早餐麥片大廠家樂氏(Kellanova)2日表示,在該公司的商品漲價後,北美銷量下跌5%。

消費者拒買讓部分業者改變公司策略,如麥當勞和星巴克計畫推出優惠促銷,億滋將特價並改賣小包裝,卡夫亨氏則推出新產品因應。

物價 餐飲業

延伸閱讀

花蓮這間麥當勞「被大批外送員包圍」 原因曝光前員工無奈嘆:累翻

真的變「瓦當勞」?台灣麥當勞LOGO翻轉掀熱議 官方回應了

近代登山史上最傳奇的一顆早殞之星──艾利克斯.麥金泰爾

麥當勞在大陸擬開逾1萬家門市 暗黑料理 vs.愛國消費

相關新聞

新加坡新總理黃循財上任前表態反台獨 否認是美國盟友

15日晚間接任新加坡總理的黃循財6日接受《經濟學人》專訪,內容8日刊出。被問及在美中爭霸時新加坡的立場為何,黃循財回答:...

路透:美台4月悄悄在西太平洋舉行聯合軍演

路透引述4名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美國和台灣海軍4月悄悄在西太平洋舉行聯合軍演,但官方並未對外宣布,顯示美台在中國軍事威脅不...

立陶宛大選首輪結果出爐 現任總統44%得票率未過半 決選將在5/26

路透報導,立陶宛12日舉行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59歲的現任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以44%得票率領先...

美對陸電動車關稅 擬調漲三倍

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及美聯社等美媒十日引述美國官員和知情人士報導,拜登政府擬於十四日宣布將對中國大陸電動車關稅增加三倍,...

又是波音!美聯航客機起飛5分鐘緊急折返 福岡機場一度關閉跑道

共同社報導,日本國土交通省和警方指出,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客機10日上午從日本福岡飛往美國關島,但起飛...

別亂吃!印度19歲男吃路邊攤沙威瑪 「4天送3次急診」仍身亡

印度一名19歲少年日前在孟買特隆貝區(Trombay area)路邊攤買了沙威瑪來吃,結果沒多久就出現胃痛和嘔吐等症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