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23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 台北市勇奪冠軍!其餘縣市排名曝光

亞錦賽/棒協希望開放單場4萬人 但「我們不是房東」

黴漿菌疫情狂燒 藥師公會理事長爆:陸配紛赴藥局買「這款藥」想寄回鄉

全球貿易7月以三年最快步調萎縮 未來幾個月也不妙

全球7月貿易量正以將近三年來最大的步伐萎縮,未來幾個月仍可能維持疲軟。路透
全球7月貿易量正以將近三年來最大的步伐萎縮,未來幾個月仍可能維持疲軟。路透

數據顯示,全球7月貿易量正以將近三年來最大的步伐萎縮,成為利率上升正開始衝擊全球產品需求的最新訊號,且未來幾個月的全球貿易都可能維持疲軟。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備受矚目的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CPB)全球貿易監控數據顯示,全球7月貿易量比去年同期下滑3.2%,年減幅為2020年8月以來最大,而且6月也減退2.4%,增添全球成長日益減緩的證據。

7月出口量下滑的範圍廣泛,多數國家的貿易量都減少,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中國大陸年減1.5%,歐元區萎縮2.5%,美國也下降0.6%。

在新冠疫情帶動的海運榮景過後,全球貨物出口需求去年已減弱,原因包括通膨升高、去年世界各國央行升息、以及消費者支出轉向國內服務。

信心指標暗示,未來幾個月的全球貿易可能依然疲弱。標普全球(S&P Global)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追蹤的新出口訂單次指標暗示,美國、歐元區及英國8、9月都大幅萎縮。經濟學家現在預期今年歐元區出口將持平,遠不如今年初預測的成長2%。

儘管未來幾個月利率預料不會進一步上揚,但央行在看到核心物價壓力已受抑制的更多證據前,也不太可能降息。分析師認為,少了信用寬鬆措施,出口將繼續承受壓力。

凱投宏觀經濟學家柯蒂斯(Ariane Curtis)指出,由於高利率的遲滯效應,可能會對特定產品需求造成更大的影響,全球貿易距離觸及谷底可能還有好幾個月。他說,仰賴借錢購買的進口品,例如汽車、家庭裝修以及資本財,需求將簡入最多。

Jefferies經濟學家庫瑪爾(Mohit Kumar)也說,貿易可能依循全球經濟成長的趨勢,他預測「所有個別主要經濟體(的成長)都將在未來幾季減緩」。

除了成長變弱,地緣政治緊張也衝擊貿易。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最新經濟展望報告便強調,2018年來的貿易管制措施已限制出口銷售,「地緣經濟分裂、以及貿易政策轉向更偏內需,可能抑制全球貿易的增幅,衝擊生活水準,特別是最貧窮的國家與家庭」。

荷蘭CPB的報告也指出,7月全球工業生產比6月減少0.1%,因日本、歐元區及英國工業生產都銳減。美國則成長0.7%,提升了美國經濟軟著陸的希望。

美國 歐元區

延伸閱讀

黎智英監禁近千日 兒黎崇恩致函籲英政府對中強硬

脫歐「天大錯誤」 英人倫敦遊行促重返歐盟

古代埃及神現身!「埃及禿鷹」消失近150年沒見 科學家興奮:最後一次見到是在1868年

拯救銷售!Volkswagen於英國市場推出Golf Black Edition特仕車型

相關新聞

「股神」巴菲特搭檔離世! 波克夏副董事長孟格享耆壽99歲

與「股神」巴菲特搭檔近60年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副董事長查理.孟格(Charles Mu...

氣候峰會前夕 爆主辦國賣油醜聞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八次締約方會議(COP28)卅日將在杜拜登場,但會前傳出外洩文件,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計畫利用主...

幣安認洗錢罰1358億 趙長鵬請辭換取公司繼續營運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及其共同創辦人趙長鵬,廿一日在美國西雅圖聯邦法院就違反銀行保密法及洗錢等...

日本員工幸福感全球墊底!「這國」奪下第1、其次是印度、中國

彭博資訊報導,麥肯錫健康促進研究院(McKinsey Health Institute)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在全球員...

美債正擺脫「失落的十年」! 策略師:10年期美債買在5%穩賺

自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後,世界各國利率降到谷底,股市於是享有十年好景,反觀美國公債市場則陷入分析師所謂「失落的十年...

黑色星期一歷史重演?今昔對照4不同、1相似點「令人發毛」

又到10月19日,36年前的今天美股道瓊指數崩落508點,跌幅將近23%,史稱「黑色星期一」。近來隨著美國債市動盪,美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