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兄弟慘敗…雄鷹18安16分猛攻 寫3大隊史紀錄

為經濟帶來曙光!日本勞力市場2轉變:女力崛起、薪資年增率1.8%

日本總務省公布就業調查結果,女性就業人數及就業率雙創歷史新高,預期女性就業上升帶來職場新面貌與勞動人口結構轉變,可為日本經濟成長提供足夠續航力。美聯社資料照
日本總務省公布就業調查結果,女性就業人數及就業率雙創歷史新高,預期女性就業上升帶來職場新面貌與勞動人口結構轉變,可為日本經濟成長提供足夠續航力。美聯社資料照

日本總務省公布就業調查結果,女性就業人數及就業率雙創歷史新高,而且,根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調查,高學歷女性生育子女數量也上升,預期女性就業上升帶來職場新面貌與勞動人口結構轉變,可為日本經濟成長提供足夠續航力。

一般人對日本印象就是高齡化、少子化,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更是雪上加霜,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2022年出生人數已連續7年創新低,跌破80萬人,女性平均生育子女數為1.25人。但女性就業率上升為日本經濟帶來曙光。

元大日本龍頭企業研究團隊指出,日本職場還有令人振奮的消息,今年三月「春鬥」的勞資談判成果,近期也逐漸顯現,日本政府甫公布5月基本薪資年增率1.8%創28年新高。

元大日本龍頭企業研究團隊持續看好薪資成長帶動的良性通膨,加速日本經濟成長,有利日股長期多頭走勢。基金操作將聚焦日本製造業復興題材,包括工業自動化、半導體、尖端醫療及製造業回流相關族群,並以日本龍頭企業為配置核心,採逢低布局策略,因應短期市場波動。

進一步細究,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努力推動「女性活躍推進法」,目的是打造讓女性閃耀發光的社會,一項一項鬆動根深蒂固的傳統「男主外女主內」觀念,包含改善育兒環境、要求一定規模的企業公布女性管理階層比率、稅制也友善未婚單親女性,這些都提升女性就業意願,也扭轉就業人口結構。根據OECD統計,2022年日本15-64歲女性勞動人口就業占比達74.3%,高於美國、法國,逼近G7國家中第一名的加拿大76.7%。

女性就業率節節上升,根據日本總務省勞動力調查,女性就業人口從2012年的2,769萬人,來到2022年的3,000萬人以上,25歲~39歲的女性從業人口首次來到八成,一改過往女性就業率在30歲婚育高峰期大幅下降至五成以下的現象。女性就業提高補足了高齡化、少子化的勞動人口數量危機。此外,可喜的是,隨著育兒條件改善,擁大學學歷女性子女數也有回升,來到1.74人。

從日劇題材也可看到變化,過去日本女性角色受限,日劇以愛情、親情劇居多,以結婚為目標的代表人物為《大和撫子》女主角神野櫻子,但隨著女性在職場發光發熱,越來越多職人劇以女性為主角,詮釋建築師事務所長、律師、刑警等,個性鮮明的《派遣女醫X》大門未知子當紅,為更多女性投入就業注入信心,也讓日劇題材更多元。

日本女性就業人數呈成長趨勢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勞動力調查,統計至2022年。
日本女性就業人數呈成長趨勢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勞動力調查,統計至2022年。

日本 職場

延伸閱讀

瓊斯盃/因疫情返日打球 美日混血介川翔還有NBA夢

日本將首派F-35A與澳洲聯合演習

Ferrari Enzo設計師在日本嚴重超速88公里被逮!會因此入獄嗎?

日本藝術家矢延憲司創作 屏東看海美術館「船仔貓」可愛登場!

相關新聞

美股指數連升二日 科技推升那指

隨著投資人在近期疲軟後買入科技股,美股收漲,開啟本周通膨數據吃重的一周。

AI語音酷似影星 OpenAI涉侵權

美國人工智慧(AI)公司OpenAI上周發布最新聊天機器人模型GPT-4o,用戶可對其說話並獲即時回應,但該模型五種合成語音其中一種...

新加坡新總理黃循財上任前表態反台獨 否認是美國盟友

15日晚間接任新加坡總理的黃循財6日接受《經濟學人》專訪,內容8日刊出。被問及在美中爭霸時新加坡的立場為何,黃循財回答:...

路透:美台4月悄悄在西太平洋舉行聯合軍演

路透引述4名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美國和台灣海軍4月悄悄在西太平洋舉行聯合軍演,但官方並未對外宣布,顯示美台在中國軍事威脅不...

立陶宛大選首輪結果出爐 現任總統44%得票率未過半 決選將在5/26

路透報導,立陶宛12日舉行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59歲的現任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以44%得票率領先...

美對陸電動車關稅 擬調漲三倍

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及美聯社等美媒十日引述美國官員和知情人士報導,拜登政府擬於十四日宣布將對中國大陸電動車關稅增加三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