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接見環團 蔡英文:平台及建言都會交接給新政府

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今天下午接見「2024年第21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環保團體代表」。圖/取自總統府提供影片檔
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今天下午接見「2024年第21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環保團體代表」。圖/取自總統府提供影片檔

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今天下午接見「2024年第21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環保團體代表」,環團提出90案建言,有15案是新提案。根據總統府新聞稿,蔡總統表示,這是她任內最後一次與環團在總統府見面,不論政府與環團建立的溝通平台,或是環團建言,都會交給新政府。

兼具總統當選人身分的賴清德說,蔡總統推動台灣第一次的能源轉型,他希望未來能夠在此基礎上持續努力,但能否成功需要靠大家共同合作,「未來召開這個會議時,也希望大家能夠站在協助政府的立場,共同面對每個議題」。

蔡總統表示,從2019年建立列管制度到現在,環保團體這5年所提出的建言案,已經有將近七成解除列管,也代表台灣各項環保問題,一步步找到公私協力的解決方法。相信過去政府和民間一起面對過許多複雜且困難的議題,未來也能共同尋求最好的解決方案,讓台灣邁向永續發展。

蔡總統提到,8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已展現出成效。截至今年2月,台灣光電加風電的裝置容量,與8年前她剛上任時相比增加13.7GW。目前離岸風機也已經安裝完成296 座,累積裝置容量達到2.37GW。台灣不僅成為世界上少數離岸風電突破2GW的國家,再生能源的發展也在亞洲地區位居領先地位。去年台灣再生能源發電已經達到267億度,相較於2016年127億度,成長將近110%。

蔡總統表示,過去8年,環團長期關注的「礦業法」及「海洋汙染防治法」修法工作,已在去年完成;去年也完成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和「氣候變遷因應法」,成立碳權交易所,核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這些都有助於台灣穩健邁向2050淨零轉型,海洋保育法方面,行政院也已經送交立法院審議。

蔡總統指出,去年她承諾要調查鹽寮、福隆沙灘是否流失的問題。這一年來,已成立跨部會小組啟動調查,最近也召開相關會議。目前關心的彰濱工業區晶鼎焚化爐案,中央政府除要求開發單位必須重新辦理說明會,也多次公開表達,這項計畫如果無法得到彰化縣政府和縣民支持,將會依照合約進行檢討,各部會代表也會做更完整說明。

蔡總統認為,環境保護涉及的面向既深又廣,需要環保團體集結民間力量一起找出問題。相信過去政府和民間一起面對過許多複雜且困難的議題,未來也能夠共同尋求最好的解決方案。

蔡總統說,今天是她任內最後一次與大家在總統府見面,「賴副總統、未來的總統也在現場」。不論是政府和環保團體建立的溝通平台或是各位的建言案,都會交接給新政府,「今天不只是交接,也是交流,期待大家提出寶貴意見,也再次感謝大家協助政府推動各項政策,對台灣環保工作的貢獻」。

蔡總統、賴清德與環團代表共同聽取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簡報「能源轉型低碳+韌性提升國家競爭力」,並進行意見交流。環團代表與各部會意見交流後,蔡總統與賴清德也分別回應。

蔡總統表示,環保議題是國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部分議題跟社會的經濟發展有時會有相違背的地方,因此困難度確實很高,需要花時間處理所有癥結點。總統也說,她很珍惜與環團代表們互動的機會,盼環團未來能夠支持新任政府,讓這個基礎上做得更好。

賴清德表示,新政府上任後,還是會如同蔡總統跟大家一起奮鬥一樣,守護國家的環境。他指出,環境會議的定位,是雙向合作的平台,政府跟大家是一體的,為國家環境共同努力,有些議題必須要借重環團的視野,而政府在做的事情,也會透過這個平台讓社會瞭解,期盼未來能共同面對問題。

再生能源 環團 賴清德

延伸閱讀

422地球日環團會見總統 賴清德提「第2次能源改革」

陸媒專訪林中斌 稱賴清德上台後不會在兩岸暴衝

世界地球日與總統有約 環團針對環境議題提政策建言

賴清德提淨零5大策略 啟動第2次能源轉型加速氫能

相關新聞

藍白聯手!電業法修正案逕付二讀 調電價須立院同意

電價調漲引發民怨,藍白日前合作在立法院通過電價凍漲提案,但經濟部稱電價調漲是依法執行業務。

綠批藍委赴陸 傅崐萁:賴清德也想賣台嗎?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日前率團赴陸參訪,大陸宣布開放馬祖觀光旅遊,遭民進黨痛批是「賣台之旅」。傅崐萁與同行立委昨天舉...

NCC委員依政黨比例任命 藍推入法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爭議不斷,現任NCC委員「綠油油」,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等提出NCC組織法第四條條文修正...

全台最大怪手「魯夫號」開拆花蓮富凱大飯店 力拚2周內完工

花蓮市富凱大飯店屋齡約44年,於23日規模6.3地震後傾斜,工程單位先用土石堆填到3樓,離地約8公尺高,藉以固定建物,並...

國會改革怎麼改?借鏡英、美調查權的省思

近來由於台灣在野黨的修法提案,「調查權」、「國會聽證」、「藐視國會」等詞彙頻頻在政治新聞版面上出現,也幾乎確定將成為本會期政壇攻防的主要戰場之一。然而,各方許多說法不但常忽略各國作法差異極大,也經常有望文生義的嫌疑,比如誤以為藐視國會是針對官員的態度;同時,許多人明顯受到台灣經驗的過度引導,比如誤以為調查權的本質必然在於揭弊。

傳大陸漁民傳登上高登島?軍方:未登島 是在附近島嶼發現

馬祖地區有漁民今天下午16時許目擊有1艘陸籍小船停靠在北竿鄉軍事管制區~高登島,隨即打電話向馬祖海巡隊與軍方報案;馬防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