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等到治療就逝去!陳俊翰盼SMA藥物全給付
被喻為台版「非常律師」的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陳俊翰,自幼罹患罕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肌肉嚴重萎縮,不幸於春節期間離世,死因疑似肺部感染,引發呼吸衰竭,享年40歲。北榮神經醫學中心周邊神經科主治醫師蕭丞宗表示,SMA等運動神經退化疾病患者一旦感染病菌,易誘發吸入性肺炎,如無法順利排出肺部分泌物,可能導致呼吸衰竭,死亡風險極高。
蕭丞宗指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為一種因運動神經元退化,導致肌肉無力及萎縮的隱性遺傳性疾病,病人運動功能愈來愈差,喪失活動力,需長期臥床,仰賴呼吸器維生,幾乎無生活品質可言。
陳俊翰屬於早發性「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患者,隨著神經退化,逐漸失去活動能力,連帶呼吸、吞嚥等功能也不好,必須長期使用呼吸器,以致肺臟擴張不良。蕭丞宗表示,「失智症」、「巴森金氏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等神經退化疾病患者,肺功能均比一般人還要差,部分患者因為肌肉無力,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
臨床顯示,嚴重神經退化疾病患者一旦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細菌,容易引發肺炎等併發症,如果肺部的分泌物無法順利排出,導致呼吸衰竭,增加死亡風險。
研究證實,「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患者如果能夠持續接受背針或口服藥物等治療,約有一半以上患者運動功能獲得明顯改善,只要長期維持肺臟擴張功能,就可降低肺炎等嚴重併發症機率。
為此,長期以來,積極協助罕病病友爭取醫療權益的陳俊翰,今年1月參加記者會時指出,受到健保給付條件限制,全台共有300多名SMA患者,連同他在內,均無法獲得健保給付用藥(背針、口服藥物),僅接受症狀治療,以致全身肌肉退化萎縮,希望健保能夠大幅放寬用藥資格,造福每一個病友。
蕭丞宗說,陳律師生前的懇切呼籲及期盼,確實符合「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實際需求,如果能夠持續接受背針、口服藥物等治療,許多接受氣切,使用呼吸器的病友有機會可以脫離呼吸器,不僅提高生活品質,還能降低肺炎併發症風險。
對此,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表示,以往認為,已無運動功能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患者用藥的效果並不顯著,因此,給付條件訂在上肢運動功能評估大於15分。日前廠商提出臨床實證報告,申請擴增給付,希望全給付,讓所有SMA病患都可用藥。
健保署預期於今年3月召開專家會議,再經議價協商、共擬會議等程序,最快上半年就有望通過,造福所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病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