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罕病律師陳俊翰過世 台大醫:肺部感染為成年SMA患者主要死因
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陳俊翰,於2月10日因肺部感染被送至新竹台大分院急診,經急救後在隔日離世。台大醫師指出,SMA患者因疾病肌肉退化特性,肺部感染是成年患者主要死因。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簡穎秀表示,SMA患者因肌肉長期萎縮、無力,咳痰功能不佳,導致氣管通氣功能不好,常出現呼吸衰竭,必須長期配戴呼吸器,常因一次肺炎,就導致敗血性休克死亡。
全國目前約有400位SMA患者,依發病年齡及嚴重程度分為4種類型。簡穎秀指出,第一型患者是無法站立,病童3至6個月就須使用呼吸器,過去因呼吸照顧不佳,常在6個月、1歲內就過世;第二型患者則可以存活至20、30歲;第三、第四型患者壽命與正常人差異不大。
簡穎秀表示,SMA現存患者以成年患者較多,肺部感染正是患者的主要死因;建議病人注重營養,增強抵抗力,並施打新冠肺炎、流感等疫苗,避免病毒感染,也建議注意環境衛生及個人衛生管理。不過,因疾病造成肌肉退化特性,呼吸衰竭患者要恢復至不使用呼吸器有其困難。
SMA治療共有背部注射針劑、口服藥物及基因治療三種,全民健保均已納入給付,但設有給付條件。簡穎秀表示,SMA是退化性疾病,運動神經元一旦死去,就難以救回,治療時機是關鍵,早一點用藥,才能幫助患者維持在比較良好的狀態。
根據罕病基金會資料,SMA是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若父母都是致病基因帶因者,子女遺傳到父親和母親的變異基因便會發病;發生機率約一萬分之一,台灣每年出生的新生兒當中約有25名罹患此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