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強敵Switch 2來勢洶洶 Sony執行長沒在怕:頂級體驗非PS5不可

NBA/魔獸與吹耳哥BIG3幹架懲處出爐!2人因「太菜」逃禁賽

川普要伊朗無條件投降 卻造成MAGA內部分歧矛盾?

【餐桌上的產地】酒肉穿腸過 農婦向前衝 吳佳玲與她的米酒孟婆湯

手把青秧,插滿田畦;有田有米,是我佳玲。
手把青秧,插滿田畦;有田有米,是我佳玲。

【文字 蕭函青/照片提供 吳佳玲】

宜蘭小農中,吳佳玲未必是最懂酒的一位,但她賣米酒的花招百出,確實很少有人超越。自稱諧星農婦的她,擺攤時會熱情招呼客人:「你應該有煮飯吧?」但現代人很少開伙,她就會改問:「那你會喝酒吧?」若客人沒喝酒,她還是鍥而不捨:「沒關係!要不要用酒來作菜?」在她使出渾身解數、說學逗唱一番後,有時候客人沒買米,卻帶了一支酒回家。

七十五年次的吳佳玲,曾是宜蘭最受關注的青農。二〇一二年她跟著「台灣農村陣線」來到宜蘭參加務農培訓,最後竟留下來種田,種出了自有品牌「有田有米」,甚至種出了老公跟孩子。如今她已是小農界的網紅,粉專追蹤人數破萬。她用輕鬆詼諧的文字描述務農生活甘苦,時而分享小孩臉肉嘟嘟的照片,廣受歡迎。

即使如此,要靠種稻養家活口,仍然非常困難。二〇一九年時她把田交給老前輩照顧,與先生黃京國一起搬回臺中石岡。他們整頓鄰居荒廢的橘園,投入新的戰場。「種橘子第三年,雖然還沒有辦法賺到很多錢,至少訂單很多了,這就是經濟作物跟糧食作物的差別。」米酒亦同,賣酒是她重要的經濟收入。

吳佳玲以父之名,深溝邊打造出獨一無二的「海金米酒」。
吳佳玲以父之名,深溝邊打造出獨一無二的「海金米酒」。

為了用米酒殺出一條血路,她積極參與市集擺攤,現場教客人做特調:「二十度的酒你加上雪碧、檸檬、薄荷和冰塊,四十度的就放冷凍庫,慢慢喝,隔天宿醉不會頭痛喔!」連帶小孩的媽媽她都可以推銷:「家庭主婦晚上來一點啊!喝完就不會想打小孩!」然後自己笑得花枝亂顫,客人也被她逗樂。

「冬天吃薑母鴨,就是要摻咱臺灣道地的米酒啦!」
「冬天吃薑母鴨,就是要摻咱臺灣道地的米酒啦!」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鄉間小路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鄉間小路粉專》。

※本文由鄉間小路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砂石車暴衝進共乘停車場!宜蘭駕駛疑恍神偏移 波及4車無人傷亡

寒流離開!宜蘭尚未傳出農作物災情 上將梨趕緊補充營養

宜蘭三星打卡新地標 天送埤落羽松旁「破布烏觀景台」

路易莎進駐宜蘭傳藝園區 鴨賞、金桔入菜單 還有百本繪本免費看

相關新聞

【鄉間工藝課】存放生命美好經驗的檳榔葉鞘盒

劉大衛(Yawi Akin)與林駿逸(RahicLa'om)共同經營的「拿鞘 Nature」將在二○二六年滿十年了。曾在淡水開設的原住民部落生活選物店,販售各種部落風格選物,後搬回花蓮專注發展檳榔葉鞘商品;疫情過後的如今,已拓點至日本的京都、神戶、和歌山等地,進而發現日本對各式特殊材質的喜愛,開啟檳榔葉鞘作品輸出國外的契機。倆人深居花蓮鳳林,貼近產地採集每一片檳榔葉鞘素材,以懷抱世界觀的經驗,潛心手作每一樣商品。

【鄉間工藝課】種蕉取絲 織回噶瑪蘭之名

沿臺十一線南下進入花蓮縣豐濱鄉,看到臨海的梯田,就代表來到了以噶瑪蘭族為大宗的新社部落。還沒走進漆成海藍色的「LALABAN新社香蕉絲工坊」,便看到路邊有幾棵香蕉樹,出來迎接我們的工藝師潘靜英說,噶瑪蘭人到哪裡都會種香蕉樹:「我們噶瑪蘭的香蕉樹不只種來採香蕉吃,整棵香蕉樹都可以利用:它的葉子可以包食物或放祭品,乾燥後是阿嬤驅除病魔的法器,莖幹中間的香蕉芯可以涼拌或煮湯,當然還有我們的香蕉絲工藝。」

【鄉間工藝課】在生活裡 留一縷竹香:老字號竹編工廠的翻轉路

天赦庄,座落嘉義縣溪口鄉,被稻浪環抱的小聚落。這裡不產竹,卻曾有近千人以竹編為業,憑藉一雙雙巧手,造就享譽全臺的竹編王國。蔬果籃、雞籠、竹桌椅……強韌耐用的竹編用品,相伴臺灣人的日常起居,見證蔬果出口榮景,但難敵被紙箱、塑膠取代的命運。走過半世紀輝煌,「新日益竹器」是當地碩果僅存的竹編工廠,為老技藝注入新靈魂,創造需求、開拓市場,延續竹件在生活裡的存在價值,凋零中的產業,才有機會回血續命。

【鄉間工藝課】用月桃編織傳統部落的未來

「桃布里文化創作空間」創辦人潘雅莉,信手捻來為我們示範編月桃蓆,展現編織工藝師的流暢技藝,但看到攝影師不斷抓拍手部特寫,忍不住大笑自嘲:「讀者看到會不會覺得,哈囉這個工藝師怎麼這樣……編月桃還作美甲ㄋㄟ。」四十歲出頭仍保有二十多歲熱情、活力的她,親和個性顯現言行之間,自小被屏東豔陽晒亮的奕奕笑容,成為她以月桃編織守護部落文化傳承、延續的個人標誌。

【食堂外的產地】神的果實在濁水溪邊跳舞

「那時我們一直在尋找合適的臺灣可可豆,有人跟我說竹山的林政弘有在種。一聊之下理念契合,出發點都是為了健康,就想說合作看看。他的可可品質、風味都好,我跟他說好,只要你不放棄(種植),我就會繼續(挺在地)。」依循尚唐坊唐貫榮提供的線索,我們來到位於竹山鎮南雲路,「思惟巧克力工坊」的所在地……可是,怎麼店門口掛的招牌是「明德奇木藝品店」?

【鄉間食堂】一切為心跳──可可果與巧克力雙重拍

位於新北中和的「尚唐坊」,以逾十多年的時間投身研發巧克力食品;位於南投竹山的「思惟巧克力工坊」,則致力在島嶼種植可可樹、推廣臺灣出品的可可──是什麼樣的因緣際會,讓兩位年輕創辦人唐貫榮與林政弘,在各自生命與創業的路途中雙線交會?這段可可對上巧克力的奏鳴曲,不約而同都與「心跳」的重拍有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