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汪小菲和館長直播吃飯 百萬網紅驚呼「變超多」:比很多富二代強

孤立、飆罵、過勞...公視傳霸凌 員工提告、勞檢判違法

地震!上午11時27分台東海端規模3.5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3級

【鄉間食堂】饕客的劇場式吃鍋

夜深仍滿是人潮的薑母鴨店。
夜深仍滿是人潮的薑母鴨店。

【文字/攝影 施彥如】

對我來說,薑母鴨的必要條件——湯頭如何香醇,鴨肉如何久煮不爛,薑母如何辣暖肺腑——都是其次,各家有各家的擁護;但黃燈籠紅炭火,徒手端起陶鍋的老闆,和排在人行道騎樓間、那蹲下站起必須要用到一點臀肌力的低矮桌凳,才是薑母鴨之所以是期間限定,深深吸引我的地方。

作者彥如,現役編輯,編過數本食譜,對飲食多有見解。
作者彥如,現役編輯,編過數本食譜,對飲食多有見解。

薑母鴨彷彿被當成冬冷剋星,有它就能過冬。
薑母鴨彷彿被當成冬冷剋星,有它就能過冬。

節氣大雪前一日,我和先生自復興崗探病返家已過九點半,興起吃薑母鴨的念頭,想以充滿人氣火鬧的空間,濃郁酒薑鴨香,驅一驅探視後的沮喪與十二月初冬微涼的氣溫,遂前往住家附近的連鎖薑母鴨店。

離打烊尚有兩小時,店家裡外都聚集了人潮。看起來剛結束社團活動的大學生們,幾十人圍成一圈,打屁閒聊等位子,不時爆開外人難解其意的笑聲;幾位彷彿剛下班的中年男女,眼神停滯雙頰潮紅,桌上堆滿喝空的幾手玻璃酒瓶。店內幾張矮桌,客人吃的進度不一,有呆等湯沸、擺滿整桌生食材的;也有將啃完玉米芯堆成一座小山、用勺子撈漏網煮料的。整間店鬧哄哄,矮桌凳排到店家外頭,蔓延至隔壁與隔壁幾間店面騎樓。三角錐與成排停妥的機車腳踏車,隔開汀州路地下道口,夜歸的行車呼嘯而過,街邊店家關上招牌,拉鐵門歇息,對街是闃暗寂靜的客家園區。而這頭人聲鼎沸如鍋中煮物,怦然響徹夜深。

老闆在爐臺前點大火滾鍋湯,拌麵線,分葉菜與鍋料,我們等了一會兒,被領到離店最遠的騎樓邊坐下。拿著粉紅菜單,想吃的鴨心與茼蒿已售完,兩人合吃,不若多人聚餐易分食,能點的樣數少,因此格外珍惜選項。在單子上無需思考地快速劃了小份薑母鴨鍋底、麵線、生豆皮、玉米筍與鴨血肝,最後姑且以冒險家精神,在沒吃過的鈴鈴卷旁劃上一劃,再至冰箱拿一瓶冰透的生啤,開瓶器撬開瓶口真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鄉間小路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鄉間小路粉專》。

※本文由鄉間小路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羊肉爐、薑母鴨補冬聖品的前身! 1980年代街邊林立的「香肉店」

沉浸式表演 北京大放「藝」彩

高雄男吃薑母鴨酒測超標 開車拒檢逃逸吞19.5萬罰單

招待3千幼生看劇場 謝國樑:今年達成1區1室內兒童樂園

相關新聞

【食堂外的產地】神的果實在濁水溪邊跳舞

「那時我們一直在尋找合適的臺灣可可豆,有人跟我說竹山的林政弘有在種。一聊之下理念契合,出發點都是為了健康,就想說合作看看。他的可可品質、風味都好,我跟他說好,只要你不放棄(種植),我就會繼續(挺在地)。」依循尚唐坊唐貫榮提供的線索,我們來到位於竹山鎮南雲路,「思惟巧克力工坊」的所在地……可是,怎麼店門口掛的招牌是「明德奇木藝品店」?

【鄉間食堂】一切為心跳──可可果與巧克力雙重拍

位於新北中和的「尚唐坊」,以逾十多年的時間投身研發巧克力食品;位於南投竹山的「思惟巧克力工坊」,則致力在島嶼種植可可樹、推廣臺灣出品的可可──是什麼樣的因緣際會,讓兩位年輕創辦人唐貫榮與林政弘,在各自生命與創業的路途中雙線交會?這段可可對上巧克力的奏鳴曲,不約而同都與「心跳」的重拍有關。

【食堂外的產地】文青花生農 創作新世界

透過雲林農會推介,我們找到一九八六年生的第二代花生青農張谷榕,畢業於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曾有擔任編輯經驗,原於中部補習班任教,因為父親身體不適,返鄉與弟弟張富凱一起接手家裡農務,撐起面積約二十公頃的田地,主要種植臺南14號花生、玫瑰紅花生與蒜頭。

【鄉間食堂】花生豐盛 百年品牌大進擊

桃園市中壢區的中正路上,有一家在地經營約一甲子的「張豐盛商行」,裝潢不同於印象中的老店,簡潔明亮。販售花生、芝麻商品,還開發多種抹醬,同時兼賣各式雜貨和日式餅乾、糖果,而最有人氣的,則是多種自製口味霜淇淋與義式冰淇淋,搭配店內花生醬風味更佳,社群平臺上商行也有破千則標籤討論。賦予老店新風格的幕後推手是老闆張豐格,一九七六年生,從父母手上接班主持營運,至今已二十多年。

【食堂外的產地】受泰雅土地照顧的黃檸檬

「小時候家前面種了兩棵檸檬樹。採收時,爸爸會把檸檬切片泡熱水,加上一點蜂蜜,做成小朋友的飲料。」Yata Kazyo因為記掛童年那杯甜甜暖暖的溫柔滋味,才有了長大後種出的這一大片檸檬園。家裡從爺爺、奶奶輩開始農作,她與先生Mama Ratang改種果樹,如今與果園第三代的女兒YabungRatang一起經營「喇當大叔的果園」。 *Yata:泰雅語,阿姨輩敬稱。Mama:泰雅語,叔叔輩敬稱。

【鄉間食堂】一瓶隨遇而安、珍藏風土的臺味果醬

「得獎後因為比較多採訪的關係,回頭看這些年做果醬的歷程,才發現自己好像做了滿多事。」習慣了隨遇而安的鄧聖強笑起來,說人生只要能賺點錢,有時間打電動,可以吃喝玩樂就好。「我們兩個人的生活型態其實很不一樣。」鍾文平戲稱自己帶點自虐,面對生活總是預先規劃、條理分明地處理極致,「不過,說到工作上各種細節的堅持,以及鑽牛角尖的程度,我們確很像。」這對四十歲左右、彼此扶持多年的伴侶,在二○一六年成立「果食男子工作室」品牌,而今十年煮一醬,在國際大賽嶄露頭角,展現的不僅這些年默默奮鬥的成果,大約也是屬於倆人情感,深刻的見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