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5歲台灣女子在澳洲失蹤…警公布照片特徵 2周內第3個下落不明華裔女子

京華城高容積第一個大禮包 游淑慧揪關鍵人物是他

走出百年府城的常民風土地貌

充滿在地元素的印花,躍上布包、杯墊、襪子。
充滿在地元素的印花,躍上布包、杯墊、襪子。

【文字/Casca 攝影/林韋言】

楊子興帶著我們來到錦源興所在的中正商圈,這裡是他最熟悉的生活範圍。地面路標「雞朝」兩字相當引人注意。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楊子興製作的Podcast節目「小南生・小老闆的臺南生活」與當地里長聊過這話題。百餘年前,這一帶是臺江內海淤塞留下的窪地魚塭,人們用木板、竹籬笆搭建聚落,遠看很像雞籠,因此被稱作「雞朝(寮)」。

雞朝的歷史,能連結到這趟散步旅行的隱形要角──臺江。這座遼闊的「內海」,因曾文溪改道等因素積沙成陸,將臺南的海岸線往西推進,改變水域與漁業風貌。曾文溪的沖積土壤,則讓嘉南平原成為臺灣最大糧倉。腳下這片海埔新生地,其實有著快速變動的農漁地景。

文創裡的農漁風土

來到小巷裡的錦源興,會先被櫥窗展示的烏魚子印花布包抓住目光,緊接而來的驚奇,是能將商品盡收眼底的小巧透天店面。

1950年代,得益於臺南運河的開發,小吃、商家匯集的沙卡里巴市場(盛り場,讀音sakariba,意指人群聚集處)向外擴張,讓比鄰的雞朝華麗轉身,贏得「新盛場」美名。戲院林立、寸土寸金,發展出占地三坪左右,一樓是店面,二樓是倉儲與辦公室的「三坪透天」。38歲的楊子興,三年前就在其中一棟透天老屋打造商店兼展覽的複合式空間,延續家族布莊的百年品牌。

「這棟其實不是錦源興的起家厝。」楊子興說,19世紀末,今日的神農街一帶,有著臺江內海陸化後形成的五條商用港道合稱五條港,是臺灣最熱絡的貿易樞紐。他的外曾祖父張相在五條港成立錦源興,從事布料進口、染整、批發零售。

到了1990年代,臺灣紡織業面臨產線外移、成衣業興起、傳統布行沒落的衝擊,錦源興也在2012年熄燈。楊子興那時在臺中經營品牌設計公司,為客戶服務多年,一直想做專屬自己的原創設計。直到一趟京都旅行,他被當地振興老產業的案例觸動,決定重新擦亮錦源興的招牌。「老產業需要轉型,錦源興轉做設計研發,再從臺南的布廠、染整廠、印花廠到車縫師傅、身心障礙者的手作工坊,把在地產業串起來。」不只延續紡織業的「形」,楊子興還想為創作注入風土肌理。他記錄家族長輩及街區耆老的口述歷史,許多內容也成為他的設計靈感。

沿陡峭的磨石子樓梯來到二樓,眼前出現一面鮮亮活潑的花布牆,湊近細看,藍白拖、紅板凳、黑面琵鷺千鳥紋、烏魚子,令人會心一笑的在地元素印花由楊子興設計,再請老師傅裁製成衣帽、鞋襪、布包等織品,當中幾款印花圖案,蘊藏臺南農漁物產符碼。

他打開一匹印花布,普普風的黑色圓點,襯著玉井芒果、關廟鳳梨、麻豆文旦, 用視覺就能感受一股香甜。楊子興說, 日治時期外銷的香蕉、鳳梨、柑橘,打響臺灣「水果王國」稱號。臺南別具特色的冰菓室,更是仕紳聚會、在地人約會相親的好去處。他把這意象融入印花,意外受到日本遊客喜愛,「在日本人印象裡,臺灣是物產豐盛的南國,水果是很具代表性的符號。」

另一款印花布的設計亮點,取自虱目魚的命名典故。臺南是虱目魚養殖之鄉,虱目魚粥、魚湯更是臺南人早餐心頭好。這魚的名稱從何而來?有人認為是西拉雅語「masame」,有人說是日文的さば(saba),另一個最廣為人知的傳說,是當年鄭成功初抵臺灣, 對這條魚的美味大感驚豔,詢問旁人那是「啥物魚」(siánn-mi̍h hî,什麼魚),不料被誤會成國姓爺賜名,轉音寫為「虱目魚」。既然虱目魚的身世眾說紛紜,楊子興乾脆把所有詞源並陳在花布上,引起客人好奇,他再進一步講解。「我希望印花不只用來講述家族故事, 還能作為載體,延續臺灣文化。」

府城的農漁風土,藏在文創設計裡。楊子興揹起海藍色的蚵仔印花布包,帶我們沿著中正路,走進府城歷史與家族記憶。

走出雞朝,對面的古雅建築,是日治時期臺南四大戲院之一的「戎館」,以掌管漁業與財富的戎神(惠比壽神)命名,光復後改名赤崁戲院。楊子興說,戲院歇業後,戎館一度成為銀行、速食店,現由臺南在地的黑橋牌食品買下,並修繕、復刻戲院樣貌,作為門市兼展場。

戎館的牆面,復刻昔日中正路的繁華街景。
戎館的牆面,復刻昔日中正路的繁華街景。

沿著河道發展 看見街區繁華沒落軌跡

漁業、戲院與財富,這三個元素濃縮中正路的百年風華。在張相創業錦源興的前一年,日本開闢連通安平的臺南運河(也稱新運河),在安平、臺南各設一處船渠,取代淤積後機能漸失的五條港。臺南船渠位在今日中正路的尾巴,伸入市區,形狀有如盲腸,又稱「運河盲段」。除了貨船往復,在安平近海捕撈的海味,也直送大菜市的魚賣場批發、販售。

新運河開通後,魚賣場基於空間、衛生管理需求,遷往臺南船渠南側新建的現代化魚市場,也是臺南第一座漁獲拍賣專門市場。日本人大力發展近海漁業,機動漁船川流不息,沿岸的造船、修船、製冰、冷凍業大發利市。

至於空下的大菜市魚賣場,改為清洗、保存、運銷農業產品的「香蕉倉庫」,那時日本人在臺灣成立各類農業產品運銷組織,香蕉倉庫是其中一環,參與臺灣香蕉出口榮景,現為臺南市市定古蹟「原臺南州青果同業組合香蕉倉庫」。

越來越熱鬧的大菜市,空間不敷使用,繼續向外擴建。形成雜貨、衣物、南北貨、流行商品與餐廳美食的大型集散地。隨著當局填土整地,在雞朝周邊建造棋盤式街廓,大菜市的商業活動往運河盲段移動,人潮與錢潮連為一線,成就庶民娛樂雲集的「臺南銀座」。

但到了1970年代末期,臺南運河步上五條港的淤積後塵。市政府填平變成水溝的運河盲段,漁獲買賣移往安平,魚市場改為漁會辦公室。在楊子興記憶中,運河盲段的地景,是填海為陸後興建的住商混合建築「中國城」,與中正商圈繁華的黃金年代。

他回想起小學時最快樂的事,是段考後和媽媽搭公車,從臺南南區的家出發, 到中正路吃麥當勞、買衣服、看漫畫。外型如城堡的「巧立兒童百貨」能買到最流行的童裝;另一側「年輕貴族」百貨有許多時尚品牌櫃位;仿中式建築的中國城集美食街、戲院、冰宮於一身,很多臺南小孩都有在這裡溜冰的記憶。

來到大菜市,近百個攤位從魚肉蔬果、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內側是南臺灣最大布市「西門商場」,喊賣聲不斷。「以前我跟媽媽會先吃碗福榮小吃店阿瑞意麵的餛飩麵配虱目魚丸湯,再買票看場電影。」全盛時期,這裡有多達20家電影院,商鋪一位難求,新盛場裡就有第四信用合作社的分社,荷包滿滿的店家,都用塑膠籃裝錢去存。

1993年開挖長達十年的海安路地下街工程,像一波駭浪,讓繁華歸於沉寂。楊子興回憶,工程沒帶來預期的繁榮,還截斷人潮與交通,造成商圈移轉,大菜市與中正商圈沒落,五條港的發展痕跡也被抹去,成為治安死角的中國城,被拆除改建成河樂廣場,魚市場也差點不保。

他帶我們尋找藏在招牌後方的老建築立面; 河樂廣場裡的中國城遺構;我們站在變成停車場的空地,想像昔日門庭若市的大樓商場。大菜市經過街區振興,靠近國華街的商店街已恢復活力,日治時期的市場古蹟本體剛完成修復,再現華麗的馬薩式屋頂。府城的農漁風土,在街區的歷史記憶裡。

戎館是日治時期臺南四大戲院之一,整修後已對外開放。
戎館是日治時期臺南四大戲院之一,整修後已對外開放。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鄉間小路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鄉間小路粉專》。

※本文由鄉間小路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企業發心扶助 首創移動式戲院助野台歌仔戲晉階內台戲

長洲戲院停業26年重生 遊客可扮唐伯虎點秋香

精選50家府城美味 忠孝SOGO「臺南美食物產展」登場

爭霸舞林決戰府城!全運會台南軟身起舞 獎金31萬

相關新聞

【鄉間食堂】好吃不過餃子

【鄉間食堂】好吃不過餃子

【餐桌上的產地】吃一顆美味與時共進的臺灣水餃

「人的口味會變,食材也是。」三十多歲接手「克林台包」經營的劉音岑,迄今已十二年,談起這些年大刀闊斧的營運策略,將原本地方老店改造成傳承在地文化的臺南名店,她語氣明快俐落、思路清晰的說:「百年前的天氣、環境跟現代已然不同,食材的味道也已有所變化……緊抓著『以前的味道』不放,不願適度改善、調整,這樣的店其實滿難找到未來。」與時共進,維護傳統滋味文化,更不斷嘗試追求各種現代美味可能,是克林台包逾七十年仍屹立茁壯的原因之一。

【鄉間食堂】追憶逝水餃食——臺灣水餃

各地都有自己的餃食,或許形狀不同,但都稱為水餃。臺灣早期也發展出獨具特色的水餃,採用地瓜粉做外皮,包覆蝦米、筍丁與肉末;和現代熟知的麵皮水餃形狀相似,但作法不同,我從小到大也都跟隨長輩的叫法,理所當然稱它為「水餃」。曾幾何時,我心中的水餃被改稱為「水晶餃」,儘管十餘年來我極力試圖為「臺灣水餃」正名,但水晶餃之名幾乎已取代自小熟知的水餃。無奈一道臺灣庶民古早味的水餃,正在我眼前逐漸失真,而我卻無力挽回。

【餐桌上的產地】酒肉穿腸過 農婦向前衝 吳佳玲與她的米酒孟婆湯

【餐桌上的產地】酒肉穿腸過,農婦向前衝 吳佳玲與她的米酒孟婆湯

【餐桌上的產地】一甲子的山海歲月 銅礦山的大薑軍

【餐桌上的產地】一甲子的山海歲月 銅礦山的大薑軍

【餐桌上的產地】延續傳統好滋味 黑羽番鴨養成記

【餐桌上的產地】延續傳統好滋味 黑羽番鴨養成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