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發文諷死者腿壓爛「如肉燥飯」高醫工讀生遭停職 副院長出面道歉

孫兒們在哪? 余天心急如焚「社福介入還是沒下文」

AI 和減肥藥雙引擎 定期定額科技與生技成果佳

ChatGPT問世讓人們見識到AI在提高生產力上的能力,激起了一波AI投資熱潮,對AI的旺盛需求也助推Nvidia、微軟等科技巨頭股價表現強勢,無獨有偶,在生技製藥領域也有一個堪比AI的題材,那就是「減肥藥」,領頭羊是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與禮來藥廠(Eli Lilly),近期甚至陸續發現GLP-1減肥藥還可用於治療心血管、腎衰竭等疾病,也讓減肥藥領域與AI一樣開啟了一波大廠軍備競賽。而隨AI與減肥藥可能帶起了新一波產業革命,對於想參與行情的投資人而言,不妨考慮以定期定額方式來投資科技和生技股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強納森‧柯堤斯表示,2023年生成式AI成為市場主流,並重新點燃投資者對AI晶片、軟體、運算基礎設施公司的興趣,因市場認為AI是智慧型手機以來影響科技產業最大的事件。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指出,團隊正持續關注減肥藥前景,諾和諾德與禮來藥廠是領先者,但其他生技公司也致力於開發GLP-1藥物,安進預計將在2024年稍晚獲得臨床數據,日前被羅氏(Roche)收購的Carmot Therapeutics則正在進行注射型GLP-1藥物二期臨床試驗,口服型GLP-1藥物也處於一期臨床試驗階段。

隨市場對AI與減肥藥的需求爆發,研究機構紛紛給出了樂觀的預估,Statista Market Insights (2023.6)便預計生成式AI市場規模至2030年可望達到207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24%,而醫藥資訊顧問公司IQVIA(2024.1)則預計,至2028年的五年,肥胖領域醫療支出複合年增長率(CAGR)可望達到24-27%,是所有治療領域中最高。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聚焦在AI、雲端運算等「數位轉型」主題,前十大持股中包含了Nvidia、微軟、AMD等AI領域指標股,企圖抓穩生成式AI投資契機,而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則大小通吃策略,布局產品線多元、營運穩健的大型股外,也持有具題材、爆發力強、可望受惠於併購活動回溫的中小型股。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科技股和生技股的共同點是,波動度向來高於其他產業,使得投資人難以抓穩投資良機,但這不代表投資人與投資科技股和生技股無緣,長期來看,科技股可望持續受異於科技發展趨勢,而生技股則擁有人口高齡化及隨之而來龐大醫療支出等長線題材加持,因此一個參與科技股與生技股長期投資趨勢的良方是定期定額,根據統計,任意期間定期定額投資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及NBI生技指數三年都能取得不錯的成果,平均漲幅分別達20.2%、25.04%,正報酬機率均超過八成,此外,投資人也可藉由美國穩定月收益平衡型基金為核心並搭配定期定額投資科技或生技基金來打造攻守兼備的投資組合,並共享科技股中長期投資利基。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成立以來任意月份進場「定期定額」投資的報酬率(資料來源:理柏資訊)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成立以來任意月份進場「定期定額」投資的報酬率(資料來源:理柏資訊)
NBI生技指數成立以來任意月份進場「定期定額」投資的報酬率(資料來源:理柏資訊)
NBI生技指數成立以來任意月份進場「定期定額」投資的報酬率(資料來源:理柏資訊)

AI 生技股

延伸閱讀

印度澳股 投資潛利大

科技七雄之外的投資機會

AI熱潮是否會重演2000年網路泡沫?法巴銀:有明顯差距

投資獲利想彎道超車 鎖定AI新科技

相關新聞

同事升主管後「換位置換腦袋」完全變了個人? 作家坦言:這是必要之惡

角色不同,競合關係就不同。位置變了,腦袋跟著變,是必要之惡。

零風險…每月爽領3453元利息! 三圖整理無腦存款懶人包

存滿102萬元,每月領滿3453元!

去日本旅遊…日幣匯率一路走低怎換最划算? 醫師「7原則」:準備多種支付方式

日幣對美元一時跌到160...上次跌到這個數字是34年前,日本泡沫經濟時的1990年4月。

科技業每年5月上班必聊話題! 再職員工:所得稅12萬…當月薪水還不一定夠付

雖然外面都說科技業薪水高,但每年報稅金額,其實就跟我們承受的壓力一樣驚人啊!

自願降職薪資少5千…「投資股票」才有底氣隨心所欲! 存股哥:喜歡這份工作但跟人相處疲累

我喜歡這個工作,但讓人感覺疲累的往往是跟人的相處。

28歲當上主管薪水多3成…卻一點都不快樂! 過來人曝「副作用」:努力能被公司一筆勾銷

28歲我升上了主管。薪水漲3成,帶一群團隊,每週直接對老闆做匯報。剛升職的時候走路都有風,我也可以加入商業雜誌最愛寫的「30歲成功人士」俱樂部了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