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訪陸最後一站!傅崐萁等立委參觀北京車展 大陸民眾瘋問「他是誰?」

文組起薪了不起30K…「本多終勝」理組待遇好就勝利? 專家:錢少更需要理財規劃

新台幣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台幣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前陣子小編在網路上看到一篇理財文章,內容寫道:「省錢存錢,其實就是在存你生活的底氣。」這句話讓人看了很有感,每當戶頭裡多一分錢,就多一分自由,可以探索自己期待的生活;同時,也多了一分勇氣,可以更坦然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事並大聲說「不」!

說到理財,一定要聰明理財,相信看過小花平台專業理財文章的讀者一定深諳一個道理,存錢的習慣是日積月累的,不必等到「身懷鉅款」才能培養,因為這些都是偷懶怠惰的藉口,就從現在做起,由一塊錢開始累積,殊不知每一粒小沙子都有可能是堆成大山的功臣。

會不會理財與讀文、理組無關,端視是否超前部署!

說到理財規劃要趁早,這又讓小編想到先前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標題名為「羨慕理組高薪理財!30K文組男嘆『沒錢』遭轟:根本無關」,內文提及一名讀文組的男網友發現,身旁理組同儕普遍薪水高、早投資,反觀文組起薪了不起30K,因此特別羨慕理組高薪能早早理財「是不是理組都比較早開始投資?」

針對此一論點,許多理科網友紛紛提出反駁:「文組也有賺錢的啊,像是金融、法律業」、「文組跑去當業務,薪水也可以很高」、「我在工地曬太陽,一樣定期定額投資股票」……;不過,也有另一派網友持不同看法:「理工人薪水高是一回事,會不會投資是另一回事,不要混為一談」、「牽拖什麼理組,周遭一堆早早投資的,人生財務沒規劃與文理無關好嗎」,此一論點與小編的想法比較相似,會不會理財與讀文組或是理組無關,端視其是否及早開始財務規劃並進行資產配置。

你是否也陷入「有錢才理財、沒錢不理財」的誤區?理財專家說,就是因為「窮」才更要學,且你與有錢人之間的差異,可能就是少做了以下兩件事:

第一件事、沒錢更需要財務規劃,收支才有機會由負轉正。

負面思考:抱持著「有錢就理財、沒錢不理財」的觀念,即便有了一些存款,通常只會存入銀行或是郵局,殊不知過於單一的存款來源,扣掉通貨膨脹後,戶頭裡的錢可能全被通貨膨脹吃光了,從而形成所謂的「隱形損失」。

正向建議:首先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善用金錢,把金錢儲蓄起來,該花的花,不該花的一毛錢都不浪費,「別等到花完錢之後,才存那些剩下來的錢,而是先存錢,再花那些多出來的錢。」

第二件事、小錢也能投資,切記千萬不要「借錢投資」。

負面思考:為了賺更多錢,不少年輕人選擇「借錢投資」,參與炒股、購買虛擬貨幣……,這在南韓被稱為「靈拉族」,指的就是為了借錢投資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連自己的靈魂都能出賣。

正向建議:所謂的「理財」,無非就是要讓自己愈來愈有錢,而不是荷包愈來愈薄。根據理財專家提供自我風險承受度試算公式:「100-目前年齡=可承擔風險比重」,例如:目前年齡35歲(100-35=65),則代表可將手中閒置資產中的65%,投入較高風險像是股票等積極型投資工具,其他35%則建議投入保守型的投資;透過這樣雙向的投資配置,有助於穩健增長財富

◎本文已獲小花平台授權轉載,原文出處於此

文組 理財 省錢 薪水 財富 資產

延伸閱讀

「新青年安心成家房貸」懶人包! 利率、年限、額度、寬限期一次看懂

勞保繳24年死後一毛錢都領嘸? 內行揭掌握1關鍵:多領150萬

這檔「迷因遊戲股」被名人吹捧轉虧為盈 股價從17元飆漲至400元又跌破40元

為何傾向投資ETF?專家舉台積電和宏達電為例:股價從1300跌到60元

相關新聞

薪資不如同業…人資主管開大招「歡迎投別家公司履歷」! 作家:權力的腐敗與傲慢也會出現在職場

「這是競爭對手目前所開出的空缺,如果大家覺得公司薪酬不好的話,歡迎大家投遞履歷。」在會議尾聲,這位人資主管放了大絕招!

主動提降職淡出職場…做再多心卻越累「升遷」沒意義! 存股哥:預計36歲「半退休」

如果在工作中無法實現自我價值,那升遷對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我也不想眷戀這個職位。

特斯拉盤後股價大漲10%!馬斯克的10%目標定律:學會積極面對90%的失敗

所謂的「10%目標定律」就是設定目標時,只要達到目標的10%,就可以開始行動,不必等到一切條件全然成熟。

月薪高達9萬卻「0存款」問題出在哪? 律師:理財的錢沒有先行保留

有位網友PO文說他月薪9萬元,單身未婚,扣掉房租1.5萬元、孝親費2萬元、就學貸款1萬元,2年間出國4次,沒有存錢,問大家問題在哪裡?

公司內最「面善心惡」的部門是它! 職場老鳥教戰:要把握好三點原則

公司內最「面善心惡」的部門就是「OO」,恰恰好說明了不能交心的理由。

善用銀行貸款「炒房炒股」套利好簡單? 專家:那為什麼不自己炒要給你炒

時不時就會聽到看到有這樣的論調:「要善用銀行,佔銀行的便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