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滑鼠「輕量化」好痛苦!他曝碰一下「就捏爆」釣出一堆苦主認同

高雄小學校長偷拍少女…影片硬碟還藏校長室 重判9年

吃喝玩樂20家up! 「5/1勞動節」省錢術超佛「買一送一」 超商咖啡手搖、美食餐廳、樂園景點優惠總整理

開幕1禮拜就大排長龍!士林夜市開賣大陸傳統點心 網友不酸了:確實特別

有網友發現士林夜市開賣大陸傳統點心梅花糕。圖/擷自小紅書Alice、嘉爾的小草莓
有網友發現士林夜市開賣大陸傳統點心梅花糕。圖/擷自小紅書Alice嘉爾的小草莓

近年台灣夜市可以看到不少大陸小吃,例如冰粉、熱奶寶、煎餅果子,就連近期竄紅的「台南幽靈泡麵」,攤販使用泡麵來一客、阿Q桶麵等,並加入牛肉、關東煮,一碗價格150元也引發討論,一些網友秒認出這也是起源大陸,留言酸「這價格為何不吃牛肉麵?」,但話題依舊很高。近日又有人發現,士林夜市開賣大陸一款傳統點心,看起來軟嫩、料也很豐盛,而且該攤販才開賣一個多禮拜,立刻就大排長龍。

近期有網友在小紅書PO文表示,去台北士林夜市尋覓美食時,赫然發現有攤販在賣大陸傳統點心「梅花糕」,有紅豆泥、芋泥和起司玉米等三種內餡可選擇,再鋪上一層用糯米粉製成的漿,上面再鋪上紅棗、蘿蔔乾、玉米和小湯圓等,最後蓋上鐵蓋加熱等待,即可出爐。

該名網友直呼自己很幸運,居然碰上攤販擺攤的第一天,「終於吃到常常在網路上刷到的梅花糕,吃起來甜甜糯糯,熱呼呼地很適合冬天」,並透露這是老闆親自去大陸南京學的正宗梅花糕,目前紅豆、芋泥口味一顆是50元,而起司玉米則是60元。

IG美食部落客莉莉安也有去探店,直呼老闆「真的下重本」,像起司玉米就用了莫札瑞拉起司、羊起司和巧達起司,她也形容梅花糕實際口感,大讚配料很軟糯、香甜,下方餅皮口感很脆。

相關貼文曝光後,掀起社群熱烈討論,有別於先前幽靈牛肉泡麵的兩極評論,不少網友都給出梅花糕較正面的評價,紛紛直呼很酷、很特別,「在YT看好多次了,終於台灣也有了」、「這點心好特別喔」、「哇我第一次看到,而且看起來就很好吃」、「真的是全台唯一一家,我要去試試」。

也有網友吃完給出心得,「視覺效果很棒,芋頭餡料濃郁不甜」、「外殼超脆,上面的芝麻很香」。也有網友認為不必特別排隊購買,「其實吃到後面會有點膩」、「如果家裡有可麗露的模具也可以自己做,一整盤都是自己的」。

小紅書 泡麵 湯圓 美食 芋頭

延伸閱讀

把台灣夜市帶進日本的人:專訪三文字昌也,創造流動性的都市設計

相關新聞

70歲老婦嗆「廢掉博愛座」: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近期台北捷運發生多起博愛座衝突,甚至有老人因上班族不讓位而大打出手,引發是否廢除博愛座爭議再起。一名70歲的老婦人直言,應該廢止博愛座,「不該讓一些老不死的在那邊張牙舞爪」,怒酸「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好市多又出現神品!他買「日本西點禮盒」追劇回神後半盒吃光

知名美式賣場好市多裡面販售的商品包羅萬象,民眾也時常在裡面挖到寶藏,日前有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裡面分享自己買到的零食,吃過之後讚不絕口,引起一票贊同聲浪,還稱是過年送禮好選擇。

窮人孩子難翻身? 她列理由引過來人共鳴:真的很痛苦

羊水真是人生分水嶺?一名女網友在Dcard以「窮人的孩子難翻身」為題,分享臉書粉絲專頁「The Rich Mindset 富人思維」整理的四點,表示看完心有戚戚焉,第三點更是中肯,貼文發布後引發網友熱議。

點外送忘記買購物袋 她愧疚多給100元小費被男友酸「浪費錢」

外送小費應該給多少?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抱怨,近日使用外送平台叫了生活用品卻忘記加購袋子,第一位外送員接單後疑似因為不好拿而取消,第二位外送員卻客氣表示沒關係,愧疚的她最終給了100元當做小費表達謝意,男友得知後卻酸不如給他讓他去買,氣得原PO說「聽到整個火起來」,也好奇問網友應該給多少才合理。

全聯、家樂福各有擁護者 網友曝4大差異:異國商品找這家

全聯超市因門市遍布全台、商品齊全,一直是許多人心中的日常採買首選。近日有網友分享,住家附近10分鐘步行範圍內,同時有全聯與家樂福,但他近期偏好去家樂福更多,並列出4大原因,引發熱烈討論。

搭高鐵通勤台北-竹北「可行嗎?」 過來人曝心得:前三個月較痛苦

高鐵速度快,對於住家、公司分別在不同縣市的人來說,搭高鐵通勤似乎是最省時的方法。有一名網友發文透露自己每天搭高鐵通勤台北-竹北,上下班時乘客太多太擠,讓他覺得沒有任何生活品質。貼文引起討論,還有過來人分享經驗,直言「痛苦只有前三個月,之後習慣就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