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羅馬仕行動電源召回…5高層「全員逃走中」 他申請退款竟排第18萬位

三元能源大火勇消受傷遇險 陳其邁急奔現場勒令全線停工

簡立峰專欄/AGI非炒作 美中在賽道分岔口走的路線不同

到台北哪一個夜市必逛?饒河最多人力推 寧夏1原因不被推薦

饒河夜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饒河夜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夜市是台灣各地常見的特色景點,每個地方都有屬於當地的知名夜市,吃喝玩樂一應具全。有一名網友就發文請大家推薦,如果外地人到台北遊玩,哪一處夜市是必去的。貼文一出,多數人都力薦饒河夜市

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這個月(9月)他要來台北一趟,因為想去逛逛台北的夜市,但不知道哪一個夜市比較好玩好逛,於是發文詢問住北部的鄉民「你們心中有哪間夜市是必去,然後什麼東西必吃的嗎?」他說自己有事先上網爬文,找過很多夜市,例如饒河、士林、臨江街等等,不過因為時間有限,只能選擇一處去,所以想問問大家的口袋名單,看哪一處是推薦一定要去的。

鄉民們紛紛力薦各個夜市特色,「如果要多樣性,逛久一點的話,士林夜市比較大,搭捷運去的話,是在劍潭站下車喔」、「單純吃東西饒河夜市,要逛衣服士林夜市,士林一半以上攤位都不是吃的」、「通化街夜市推爆」、「推南機場,雖然不大但食物幾乎沒什麼重複跟雷的,饒河也不錯」、「樂華、三重三和夜市,雖然在新北啦,比起觀光夜市更喜歡去這些」、「通化!食物都不踩雷」。

當中饒河夜市是最多人的選擇,「只愛饒河,每次去台北都一定會去逛」、「推饒河!買完食物可以去彩虹橋吃,然後在河濱走走看景,下午夕陽、晚上夜景都蠻美的」、「外地來觀光的話,我會首推饒河!我覺得蠻長的,給我一種傳統的感覺,想得到的攤販都有,攤位很多,走馬看花逛很爽」、「還沒去過饒河之前都是去寧夏,去過饒河的就回不去了」。

不過有不少網友認為寧夏夜市攤位少不好逛,「在地人不推寧夏,沒有廁所(要跑到公園上)」、「寧夏個人覺得不推,攤位很少」、「不要寧夏,10分鐘就走完了,很少」、「寧夏真的不用,超短又超窄超擠,逛了很躁」、「寧夏真的先不要,人潮擁擠,大部分攤位都要排隊,東西又很少,去逛都不知道要吃啥」。

饒河夜市 夜市

延伸閱讀

草莓控快筆記! 士林最強「宣原草莓蛋糕」預購日出爐,爆量「雙層草莓蛋糕」排隊也要吃

士林地檢招聘5名檢察官助理 月薪46K書面審查招聘金融、科技人才

大久保勇太住士林遇火災 公司曝他「昏迷指數3不太樂觀」:盼奇蹟發生

饒河夜市水果攤坑殺遊客與士林夜市同老闆? 市場處:不同

相關新聞

造浪者成真!賴佩霞成郭台銘副手 網讚「超猛」許願幕僚有她

賴佩霞早在出演電視劇「人選之人」中,因為演技出色,曾被網友大加讚賞,並要她直接出來選,果然真的「順應民心」,成為總統候選人郭台銘的副手。現年60歲的賴佩霞,最高學歷為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法學博士,為藝人隋棠的婆婆,藝人謝沛恩的母親。此番出戰參選中華民國副總統,將創下台灣首次有演藝圈人士投入參選總統大選的紀錄。

70歲老婦嗆「廢掉博愛座」: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近期台北捷運發生多起博愛座衝突,甚至有老人因上班族不讓位而大打出手,引發是否廢除博愛座爭議再起。一名70歲的老婦人直言,應該廢止博愛座,「不該讓一些老不死的在那邊張牙舞爪」,怒酸「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好市多又出現神品!他買「日本西點禮盒」追劇回神後半盒吃光

知名美式賣場好市多裡面販售的商品包羅萬象,民眾也時常在裡面挖到寶藏,日前有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裡面分享自己買到的零食,吃過之後讚不絕口,引起一票贊同聲浪,還稱是過年送禮好選擇。

景點全都要走一輪!她不解「有錢人出國1舉動」 全場秒懂:我也是

你出國時會把所有知名景點都走一遍嗎?一名女網友分享,觀察身邊幾位富裕的同學,每次出國都顯得非常隨意且從容,不像自己總狂查資料且排滿行程表。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她愛用淘寶購物「台灣的半價」 內行人推另一電商:更便宜

隨著科技不斷地進步,網路購物已經成為現代人消費模式的主力,電商平台也看中商機,積極搶攻這塊大餅。有一名女網友透露自己習慣在淘寶買東西,價格便宜,還不會被台灣的中間商抽成,貼文引起兩極評論,還有人推薦另一個電商「拼多多」。

飯店棉被為何都要塞床墊下? 房務人員現身釋疑「真相超簡單」

出遊住飯店,你是否有發現通常棉被都塞進床墊下面?有網友對此感到好奇,發文詢問為何棉被不自然放著就好,反而要塞進床墊下,到底有什麼原因?貼文引起不少討論,甚至還有不少房務人員出面解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