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Coldplay酷玩演唱會成「抓姦現場」 !已婚CEO偷情高階主管 男方道歉聲明網瘋傳

「剴剴條款」三讀通過!虐殺7歲以下童最重死刑 45綠委反對

普渡拜拜菜鳥端「釋迦餅」上桌 遭主管痛罵:妳媽怎麼教的

中元普渡拜拜有許多細節要注意。示意圖/ingimage
中元普渡拜拜有許多細節要注意。示意圖/ingimage

許多企業在農曆七月都會舉辦祭祀活動,一名女員工表示自己是新進菜鳥,被主管指派準備普渡拜拜的東西,沒想到因為準備釋迦餅禮盒,被主管責罵不懂禮俗,甚至直呼「媽媽是怎麼教的?」令她錯愕又難過。

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當時被主管指派準備中元普渡拜拜的東西,便想起前陣子出差去台東買的金釋迦餅禮盒,印象中有「事事皆佳(釋釋皆迦)」的寓意,因此也準備拿來祭拜,沒想到卻換來主管斥責不懂禮俗,稱釋迦不能擺在供桌上。而原PO當下馬上道歉,也將禮盒收回,不過對方仍沒有停止責罵,「甚至還問說我媽媽是怎麼教我的」。

原PO也自認沒有弄清楚相關禮節是她的不對,但主管似乎反應過激,不知道之後該如何相處,「大家覺得我該不該離職?我那時候準備的金釋迦禮盒,其實也不是真的水果釋迦,就是外表像釋迦的月餅」。

對此,網友紛紛表示,「罵到家裡就真的很不應該,我自己是覺得第一次犯錯還可以接受,而且我也相信原PO是一番好意」、「相信我真的要快逃,主管完全小題大作,EQ超有問題」、「如果是我的話會馬上離職欸,跟情緒控管有問題的主管相處,這肯定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也有網友說,「第一次聽到拜拜不能用釋迦」、「因為釋迦摩尼佛的頭髮很像釋迦,所以不敬」、「這邊是普渡,不是釋迦摩尼佛介意,而是好兄弟會不敢過來」、「說不行拿釋迦拜別的神,就是不要拿神拜神的意思,所以就算今天拜的是好兄弟,也不行拿神來拜阿」、「沒有不能拜的食物,只有拜了會有食安疑慮、不建議拜的食物」。

鬼月 釋迦 拜拜 Dcard

延伸閱讀

公務員女友愛旅遊「存款永遠10萬」 他想放生:太誇張了

好市多換聯名卡!小心突收「1,800元年費」 3招安全下庄

返鄉務農辦「青創貸款100萬」 他被制度害慘:要還41萬+違約金

國民黨2024大選會被「一事」害慘? 郭正亮預言:恐少50萬票

相關新聞

讚!小兄妹坐高鐵博愛座...見孕婦即熱心讓座 女童1動作暖哭網友

讓座理應發自內心,真誠行為才是暖心!台灣有女生表示,日前見到有2兄妹坐在高鐵博愛座(港稱「關愛座」),母親則隔着走廊坐在另一側,正忙於處理其他事情,其間有1名孕婦上車,女童見狀打算讓座,但遭到孕婦婉拒

純情男暈船「按摩店小姐」 想追人被1句話擊沉 網嘲諷:沒離開新手村

不少地方提供「打飛機」服務,但切忌「暈船」!臺灣1名男子在網上表示,去年底光顧「半套店」,雖然提供尺度較大的性按摩,但他聲稱「只有去純按摩聊天,跟稍微抱抱一下」,沒有脫褲子進行下一步行動,隨後認識1名按摩女生,竟然一見鍾情,甚至沒有尋找其他女生。由於女生說過「只有做手而已」,讓男子一直以為她只是接半套,直到1次大家聊天時,對方懷疑脫口而出,表示有客人會故意撕開保險套前面位置,男子才知道對方一直提供全套色情按摩服務,形容「心中的小世界有點塌掉,覺得很像被騙了許久」。

亂倫?偷聽到男友「第1次」對象 女友崩潰哭:好噁心

不少家庭組織也鼓勵父母及早向子女施行性教育,協助建立正確性觀念。臺灣1名女子在網上稱,偷聽到男友和家人的對話,意外揭發男友當年把第一次竟然獻給母親,原因是「媽媽要教他」,讓她無法接受,網友紛紛指「噁心死了......這算亂倫」、「這行為在臺灣是犯法的喔」,亦有別人質疑事件真確性,不排除有人虛構。

她開心網路交友遇天菜 卻因對方車子「心涼」退縮…網勸:勇敢點

現代人有許多都是透過交友軟體尋找另一半,但也不免因為網路與現實的不同而有落差感,日前網路論壇上就有一名女網友分享了自己網路交友的經歷,引起許多網友留言回覆。

她在日本「私處痛到不能走路」被急診拒收 回國就醫嘆:出國才知台灣有多好

台灣醫療備受讚譽,尤其是出國之後更加有感。近日有名女網友發文敘述自己在日本和台灣就醫的經驗,有感而發台灣的醫療對病患真的很友好,感謝醫療人員的努力和辛勞。

布萊N機票又出現「SSSS」!內行人曝1類人中獎率高:登機恐被抓下來

「機票達人布萊N」7日從桃園機場搭乘達美航空首航班機,飛往美國西雅圖,沒想到登機證被蓋了神祕的「SSSS」,必須進行高規格二次安檢,讓他哀號「已經不是第一次中獎」。貼文一出後,意外釣出不少苦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