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COP28峰會/全球冷氣碳排 2050年要減少68%

捷運「這位置」超多通勤族愛 她曝一人恐怖經歷:容易被包夾

有網友透露坐捷運一類型的坐位被包夾的經歷,掀起網路熱烈討論。 情境示意圖。圖/canva
有網友透露坐捷運一類型的坐位被包夾的經歷,掀起網路熱烈討論。 情境示意圖。圖/canva

許多雙北地區的民眾上班或出遊會選擇搭乘捷運,不僅快速便利,座位規劃也相當舒適。不過,日前有女網友在Dcard提及,一個人絕對不要坐捷運裡一種位子,因為會讓有心人士有可乘之機,「坐這位子容易被堵死」,掀起網友熱烈討論,許多人震驚留言,「聽妳這樣講才發現真的很危險」、「我超喜歡坐這個位子的...有人走掉還會特地過去那種,怎麼感覺真的很可怕」。

北捷運除了呈現縱向的8人座和3人座外,也有呈現L型規格的2+2座位,這類2+2座位有4個位子,各有不同優缺點,從以下實際的捷運圖片舉例,許多網友在Dcard提到,1號座位旁邊有透明擋板,也離捷運開關門比較近,堪稱是捷運最佳座位,「1號最好,頭可以靠又離門近」、「每天早上上班大家都是搶1號,真的很睏,靠著睡有夠爽」。但有人指出,擋板容易出現別人的「頭油垢」,不敢將頭部靠著。

有些民眾喜歡選3號坐位,不僅能靠窗睡覺,也不會感受到走道上人擠人的感覺。 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有些民眾喜歡選3號坐位,不僅能靠窗睡覺,也不會感受到走道上人擠人的感覺。 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此外,偏愛3號座位的人也很多,這派網友解釋,3號座位靠窗不會有走道「人擠人」的感覺,如果累了,還能靠著旁邊睡覺,「我喜歡坐3號,打瞌睡手撐頭很方便」、「我喜歡看外面風景,所以選擇3」。但3號座位是4個座位出入最麻煩的,如果當下有人坐2號座和4號座,需要閃避才能出來。

日前也有網友透露坐3號座位有不愉快經歷,曾經遇到兩名有心人士搭檔坐2號、4號座位,將她一個人包夾堵住,最後雖然平安無事,也讓她對3號座位留下陰影,「不管男生女生,一個人搭捷運千萬不要坐3號,如果有壞人搭檔坐在2、4,你就被堵死了,本人經歷過,勸世一下」。

有女網友提及坐3號位子被包夾的恐怖經歷,掀起網友討論。圖/Dcard
有女網友提及坐3號位子被包夾的恐怖經歷,掀起網友討論。圖/Dcard

該段話一出立刻掀起網友論戰,許多人震驚留言,「我也很喜歡坐那個角落,沒碰過沒想過,這樣以後要小心了」、「我超喜歡坐3號...有人走掉還會特地過去那種,怎麼感覺真的很可怕」、「沒想到竟然會有人利用這個做壞事...」。

也有人認為此話太過危言聳聽,「不要亂講好嗎?最美的風景是能有什麼壞人?」,其他人則反駁出門在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如果其他兩位子都有人且是壞人的話,當你不敢出聲的時候,確實是會被堵住啊...」、「如果2、4是同夥,看到一個落單女生坐在3,2、4想幹嘛真的躲不掉,兩個人就把妳卡死了要怎麼出去,謝謝妳的提醒,大家出門在外都要觀察周邊環境」。

捷運 Dcard 北捷

相關新聞

男曾受霸凌當老闆後「公司不用台大生」 網酸:好險我清大的

學生時期被霸凌的陰影,有可能會影響人一生的心理和人格發展。有一位男網友跟其他同學曾在國中同學會上,被考上台大的同學指責是「沒前途的人,未來出社會也只是窮苦低下階層,生小孩,小孩會很可憐」。原po之後成為公司老闆,發誓「只要學歷是台大畢業的,我公司一概不錄用」,但卻遭其他人酸「你這家公司前景堪虞」。

老闆上演「漂浮術」? 夜市90元「滿杯草莓」側看竟「中空」

逛夜市當心被當「盤子」!有民眾昨(5)日前往新竹市某夜市,花90元購買「滿杯草莓」,乍看之下杯子裝滿了草莓,但該民眾事後從側面看才發現,中間竟是「中空」的,讓他趕緊PO網告知鄉親購買前要看清楚。

海底撈員工不會跳「科目三」遭負評 前員工發聲:沒義務跳舞給你看

「科目三」為繼「誓言版求佛」、「我姓石」之後在台爆紅的抖音神曲,魔性的舞蹈讓大批網友爭相在社群平台模仿這股風潮也燒進台灣海底撈。然而,近日有民眾在台灣某間海底撈分店留下負評,原因是「沒有一位店員會跳科目三」。

他疑惑「日本鄉下很排外嗎?」 熟悉文化網友解釋原由

日劇中常出現日本鄉下社區居民排外的情節,通常外來者居住一段日子後被排斥,讓大家感覺日本人很排外。有一位網友在PTT提問「日本的鄉下真的很排外嗎?」,想問這是劇情還是反應真實生活?

不用支援收銀!他讚日本超市1設備「台灣該引進」 網:其實有但不好用啊

現在不少店家、賣場會提供「自助結帳」的服務,讓消費者省去等候的時間,不過在台灣多數顧客仍習慣到傳統收銀台結帳。近日…

南投旅遊請民宿代訂4000元大餐 打開超傻眼:像菜市場買的

許多民眾在國內旅遊時,會請民宿代訂餐點,不過近日就有一名網友分享,他到南投魚池旅遊,請民宿老闆代訂一桌4000元的餐,沒想到拿到餐點後,讓他超傻眼,引發眾人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