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出國卻超愛!「東京台灣祭」人潮爆棚 網見現場吉祥物笑翻

「台灣祭」於4月15日至5月28日舉辦,現場人山人海。圖/取自●【爆廢公社二館】●
「台灣祭」於4月15日至5月28日舉辦,現場人山人海。圖/取自●【爆廢公社二館】●

東京知名景點晴空塔現正舉辦「台灣祭」,從2017年開辦至今,致力於推廣「在日本的台灣夜市日常」,知名台灣美食現場都吃的到,除了美食外,像是算命、釣蝦等娛樂活動也體驗的到,甚至有網友看到台灣的「知名吉祥物」笑翻。

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二館」發文表示,他最近到東京晴空塔參加了「台灣祭」,現場看起來人山人海,相當受到歡迎,除了有賣各式各樣的人氣小吃外,還發現擺出了台北市知名地標「歪腰郵筒」仿造品,以及台南市的吉祥物「魚頭君」。

台南市吉祥物「魚頭君」。圖/取自●【爆廢公社二館】●
台南市吉祥物「魚頭君」。圖/取自●【爆廢公社二館】●

現場有台北市知名地標「歪腰郵筒」仿造品。圖/取自●【爆廢公社二館】●
現場有台北市知名地標「歪腰郵筒」仿造品。圖/取自●【爆廢公社二館】●

網友看到照片也笑回,「沒想到還有郵筒出場的份」、「台灣人去日本參加台灣祭,說不出來的奇妙感覺」、「歪腰郵筒為什麼沒有台灣人排隊拍照呢?哦對了這裡是日本」、「人也太多」、「魚頭君欸,笑死」,但也有人覺得「這是騙日本人的,東西貴又不正宗」、「這個已經變成一年四季都有的活動了」。

「台灣祭」於4月15日至5月28日舉辦,除了在日本的留學生和上班族能一解相思愁外,也很受到日本人喜歡,旅遊電商平台KKday曾公布「解封後入境旅遊洞察」,發現來台的旅客前5名為韓國、日本、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不過日本產經新聞社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認為,許多日本人沒有錢了,因此會從出國改為國內旅遊。

日本 馬來西亞 台灣人 美食

延伸閱讀

台灣這服務讓日本人好羨慕 原因曝光引熱議:上一輩留下來的

台人一窩蜂赴日…日本人卻不來台灣觀光?矢板明夫點「3大關鍵」

台灣處處比人差?日本人狂列11優點 網友感動:句句說進心坎

日本人護照持有率超低「都不愛出國?」 網曝2點:沒有國家贏得了

相關新聞

開快炒店爸媽揪親戚幫捧場…「19道菜+酒水」女兒收13600元 網見理由罵翻

除了進公司就職,也有人選擇創業開店,當親朋好友來消費時,不少人會提供打折、招待等優惠,然而有民眾卻遇到完全不一樣的的情況。一名網友表示大姑姑家的小孩開了一家快炒燒烤店,爺爺奶奶邀親戚們一同去捧場,15個人吃了19道菜。不料,最後竟被收13600元,原PO並透露原因,文章一出,大姑姑家的行為也引來網友批評。...

大學生嫌每月23k生活費不夠 網狂酸:想躺著領上班族薪水?

現在物價飆升,許多家長體貼孩子,會給予較多的生活費,但若孩子過度索求,恐引發親子爭執。日前有位大學生就控訴家裡給的生活費過少,指出他今年北漂到台北讀書,父母給他一個月生活費2萬3千元,讓他直呼「根本不夠!系上有很多活動都要參與,爸媽到底知不知道在台北一個月2萬3很難生活?」文章曝光後,馬上引發許多網友撻伐。

紅包漲價行情曝光最高達6萬元!網憂:只去親朋好友場了

有人認為這張行情表可以做修正,「泛泛之交,600就差不多了」、「10年前就已經是1人到3000為基底,而且不分場合,確定這表是新的?」,還有人質疑:「包6萬的是1個月收入20萬的人嗎?」。

「存載具 vs. 存會員」哪個中獎機率高? 內行人揭真正好康

統一發票112年9、10月期中獎號碼已出爐,現今許多民眾為求環保,而選擇使用載具,但有些店家會詢問消費者是否直接將發票存進店家會員,有網友便很好奇,存載具或是存到會員,哪一個發票中獎機率比較高?引發討論。

台灣飲料太甜?日本人「喝一口嚇壞」!內行人揭台日文化差異

台灣擁有許多特色小吃,對於外國人而言,常常讓他們感到非常驚訝。有一名網友在網路上引述插畫家「神無眠」的作品,分享日本人來台灣嘗試手搖飲,卻被「加糖的茶」嚇了一大跳,不僅震驚不已,也無法理解綠茶為何要加糖。貼文一出後,也引起不少網友熱議。

什麼高級食物不僅昂貴又難吃?網友一面倒點名「它」:吃不懂!

講到高級食材,你心中會浮現什麼料理?多數人一般認為會是帝王蟹、龍蝦、魚翅、鮑魚、松露、海膽等高級食物。對此,有一名網友好奇詢問「什麼貴的食物其實沒有很好吃」?意外引起眾多網友熱烈討論,紛紛點名1食材,表示「吃不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