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他怨安卓手機發IG「被降低畫質」!想跳槽蘋果iPhone 15 網挺:遠超乎你想像

亞運網球/第7金花落詹家姊妹 「台灣內戰」贏了梁李配

關注藍白合 小笠原欣幸:在野整合可望大幅超越賴清德

帶一堆金紙被宮廟拒燒並指「沒意義」 他委屈網路討拍

網友帶成堆紙錢準備燃燒,反被宮廟指沒意義。圖擷自Facebook
網友帶成堆紙錢準備燃燒,反被宮廟指沒意義。圖擷自Facebook

由於環保意識抬頭,政府在尊重宗教信仰及民間風俗的前提下,宣導減少燒香、燒紙錢、燃燒鞭炮已行之有年,不少宮廟也跟進時代趨勢;然而,日前有名網友發文分享,自己將紙錢放上供桌拜拜,遭師父批評「又不能在這裡燒,沒意義!沒意義的東西幹嘛放上去拜!」事後網友回家花四小時燒金時,回想經歷既委屈又生氣,回應「沒意義?!你才沒意義!你⋯⋯都沒意義!」

原PO在「爆料2公社」描述,他與朋友兩人將幾大捆金紙搬到廟門口,先是一名先生說此處不開放燒金紙,也不會幫信眾統一帶往他處處理,事先不知情的他只好退而求其次把金紙放上供桌拜拜,並在一旁填寫疏文上的資料。

此時穿著袈裟的師父出現再次提醒,原PO也客氣表示晚點會帶回家燒,殊不知對方竟說「又不能在這裡燒,沒意義!沒有意義的東西幹嘛放上去拜!」隨即轉身離開。網友回家後,花費四小時才將全數金紙燃燒完畢,但想到白天聽到的話仍氣憤不平,「我都客氣、虛心的接受了!為!什!麼!?為什麼還要說⋯⋯讓我不舒服的話」。

底下網友則多支持宮廟的做法,「宮廟都不喜歡信眾自己帶金紙去燒,因為金爐會耗損,也不知道信眾到底燒的是什麼」、「陋習還燒得這麼爽,神佛看到你這樣才要哭泣」;也有人安慰原PO心誠則靈,燃燒紙錢補運不如靠自己或者多做善事,「換現金捐出去做好事比燒一堆金紙好太多了」、「很多事情還是要靠自己,信仰只是輔助」。

更有精明網友點出潛在的受益者與受害者,「看到別人花幾百,甚至上千元買發財金在拜拜,我心裡都在想是賣發財金的店家發財,不是買去拜拜的發財」、「燒4小時,你鄰居應該比你還想抱怨吧」、「我鄰居每個月都燒好幾次,超困擾的,整個車庫跟門口還有車子上都是灰燼」。

為減少焚燒金紙產生空汙,各地方政府都有推動「紙錢集中燒」政策。圖/台中市府環保局提供
為減少焚燒金紙產生空汙,各地方政府都有推動「紙錢集中燒」政策。圖/台中市府環保局提供

爆怨公社 信仰 環保

延伸閱讀

買房要拜誰?網友一致推「衪」超靈驗 哪裡拜有訣竅

公務員薪水待遇遠不如科技業? 網友點出最大差別

「重機是否愛超速?」 他引數據掀網路論戰

相關新聞

不如像Kelly a繼續當公主!務實女怨勤儉持家卻不被疼愛

「流水席之亂」引起輿論熱議。有女網友在「匿名2公社」表示,與先生正處於想離婚階段,她怨自己雖然從婚禮、結婚、婚後都沒有像Kelly a那樣大吵大鬧,但並未因此得到幸福,一路走來讓她大嘆:「真的不如像Kelly a這樣繼續當她的公主」。

流水席之亂 網:全台8到9成女生都像「輔大陳若儀」

一名自稱擁有「輔大陳若儀」稱號的準新娘,透過社群網路批評未來婆家打算舉行流水席婚禮,引起輿論熱議。在第9集疑似是小姑出面爆料,這婚應該結不成之後,有網友在「匿名2公社」表示,「其實目前全台大概8到9成女生都會出現Kelly a的行為,連在貼文底下酸Kelly a的也大多是,她們只是暫時把雙標人格隱藏來。」

柬埔寨被騙7天遭性侵9次 台女驚傳下海拍片「一片799元」

今年八月,台灣人遭詐騙前往柬埔寨慘被性侵或摘器官事件震撼全台。當時一名IG網紅因在當地7天內遭性侵9次的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同情;未料該名女子本月開始透過經銷販賣「下海拍片」3P影片,讓網友在Dcard大嘆:「難免讓人對於當時的同情,覺得有種多餘的感覺,還是真的只是單純炒人氣?」。

主播怨「俄」羅斯發音被糾正像打嗝 網曝:原譯名根本沒它還超美

台灣新聞主播、中英雙語節目主持人路怡珍,昨(21)日於臉書PO文表示,因最近很常分享烏俄消息,有名以簡體字留言的網友,要求全球串連早安新聞、「浩爾譯世界」的「俄」羅斯念四聲,是不是可以改一下,理由是「不念鵝羅斯二聲『太難聽』」。

營養師PO文「婚禮不重要」 網說實話:一場豪華婚禮社交炫耀一輩子

一名在醫院任職營養師的「范范」在「匿名2公社」PO文,認為大家應該把婚禮看開,當做是一場浮雲;但隨文卻附上一張自己的豪華絕美婚紗照,網友最後幫忙點出此事的關鍵:「一場豪華婚禮可以拿來社交炫耀用一輩子」。

流水席南北戰意外少了中部!網好奇:奇怪a?怎會這樣

一名準新娘在社群網路引爆的「流水席南北之戰」讓不少網友熱議,在事件延燒數天後,有網友好奇發現:「每次戰北南,中部就會自動不見,奇怪a?怎會這樣?」釣出近兩千名網友留言,中部人到底在輿論中被劃分為「中南部」還「中北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