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疾管署指黴漿菌在台仍屬低度流行 醫師憂春節疫情爆發

蕭美琴准辭駐美代表 外交部:新任人選已在作業中

旅澳台人確診Omicron 篩檢後醫院直接放人「好啦回家吧」

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全球,各國致力提高第三劑疫苗覆蓋率。示意圖/Ingimage
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全球,各國致力提高第三劑疫苗覆蓋率。示意圖/Ingimage

Omicron肆虐全球,不少國家已將其視為流感,即使確診也不會強制隔離,一名旅澳台人分享,她近日確診就醫,院方直接放她回家,沒有任何追蹤觀察作業,部分公司甚至主張「隔離休息7天就能來上班」,她無奈表示,Omicron絕非流感,她不只確診後發燒、疲憊、頭痛,之後還可能有後遺症。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發文表示,她是一名旅澳台人,近日確診Omicron,然而澳洲每日確診數破萬,醫療系統早已不堪負荷,政府卻因為疫苗覆蓋率高、確診者多只有輕症,因此抱持「雙手一攤」的態度。

她到診所排隊篩檢,驗出陽性確診後,醫院院方沒有要求她留下任何資料以利追蹤,只是告訴她「好啦你可以回家了」,部分公司主張「隔離休息7天就能來上班」,澳洲人甚至笑稱「如果你現在都沒有熟人確診,那你應該是沒朋友吧」。

該網友說,「這不是說台灣過度緊張,澳洲會這樣,我覺得是政府有巨大的經濟壓力,所以現在堅持不再封城,然後只好這樣說服人民要與病毒共存,再怎麼想平常心,Covid都不是流感,即使輕症,也很有可能留下後遺症」。

該網友補充,她確診後拉了幾天的肚子、發燒一天、疲憊、頭痛,而且是吃止痛藥也沒有用的程度,她也說,「現在澳洲的whatever,我們這些生活在此的人,也已經有心理準備承擔那個未來了」。

其他網友則留言「防疫經濟成本大得不能想像」、「覺得我們亞洲比較希望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但歐美比較想要自由的心態也不能說人家錯」、「現在滿多台灣人會酸『緊張幹嘛?人家國外都已經正常生活,和病毒共存了』」、「過度保護大家都累」。

Omicron 澳洲 發燒 頭痛

延伸閱讀

確診像感冒「連醫院都不用去」 在荷台人納悶:台灣在怕啥?

Omicron確診人數恐大增 醫曝:台灣防疫警戒分數是發達國家中最低

古早味配菜沒落?網友指「這1罐」家庭必備:萬用

他勸「不買房」生活品質更好 網掀論戰:老了沒人要租你!

相關新聞

不如像Kelly a繼續當公主!務實女怨勤儉持家卻不被疼愛

「流水席之亂」引起輿論熱議。有女網友在「匿名2公社」表示,與先生正處於想離婚階段,她怨自己雖然從婚禮、結婚、婚後都沒有像Kelly a那樣大吵大鬧,但並未因此得到幸福,一路走來讓她大嘆:「真的不如像Kelly a這樣繼續當她的公主」。

流水席之亂 網:全台8到9成女生都像「輔大陳若儀」

一名自稱擁有「輔大陳若儀」稱號的準新娘,透過社群網路批評未來婆家打算舉行流水席婚禮,引起輿論熱議。在第9集疑似是小姑出面爆料,這婚應該結不成之後,有網友在「匿名2公社」表示,「其實目前全台大概8到9成女生都會出現Kelly a的行為,連在貼文底下酸Kelly a的也大多是,她們只是暫時把雙標人格隱藏來。」

柬埔寨被騙7天遭性侵9次 台女驚傳下海拍片「一片799元」

今年八月,台灣人遭詐騙前往柬埔寨慘被性侵或摘器官事件震撼全台。當時一名IG網紅因在當地7天內遭性侵9次的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同情;未料該名女子本月開始透過經銷販賣「下海拍片」3P影片,讓網友在Dcard大嘆:「難免讓人對於當時的同情,覺得有種多餘的感覺,還是真的只是單純炒人氣?」。

主播怨「俄」羅斯發音被糾正像打嗝 網曝:原譯名根本沒它還超美

台灣新聞主播、中英雙語節目主持人路怡珍,昨(21)日於臉書PO文表示,因最近很常分享烏俄消息,有名以簡體字留言的網友,要求全球串連早安新聞、「浩爾譯世界」的「俄」羅斯念四聲,是不是可以改一下,理由是「不念鵝羅斯二聲『太難聽』」。

營養師PO文「婚禮不重要」 網說實話:一場豪華婚禮社交炫耀一輩子

一名在醫院任職營養師的「范范」在「匿名2公社」PO文,認為大家應該把婚禮看開,當做是一場浮雲;但隨文卻附上一張自己的豪華絕美婚紗照,網友最後幫忙點出此事的關鍵:「一場豪華婚禮可以拿來社交炫耀用一輩子」。

笑到你心發寒!家門口出現「財神爺」 網友曝:來討財的

儘管農曆新年已經結束,但想必仍有許多人都希望財神爺能來到自家門口。不過,卻有名網友家真的迎來一尊真人版的「財神爺」,遲遲站在他家門口不肯離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