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無人商店」時代崛起,1991年首間「自助郵局」卻掀不起風浪

八十年底熱熱鬧鬧開張的全國第一家「自助郵局」(無人服務郵局),啟用近半年,卻得不到民眾的支持,每個月的營業額只有數萬元,連付房租都不夠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06/14 林俊良攝影)
八十年底熱熱鬧鬧開張的全國第一家「自助郵局」(無人服務郵局),啟用近半年,卻得不到民眾的支持,每個月的營業額只有數萬元,連付房租都不夠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06/14 林俊良攝影)

隨著現今無人商店的盛行,自助服務已成為現代消費的一大趨勢。然而,回顧1991年,當時首座自助郵局的啟用卻未能引起公眾的熱烈反響。

 【同場加映】
 超吸睛的可樂販售員! 卡哇伊機器人引爆小朋友瘋狂
 7-ELEVEN「預付卡」首發無現金支付的便利商店

☞點我追蹤更多有趣的懷舊時光☜

首座自助郵局設於台北市的信義路,擁有七種器具,包含函件收寄機、包裹收寄機、自動提款機、郵票冊出售機等,操作簡單快速,只可惜在當時「有噱頭卻沒賺頭」,自助郵局內的使用率卻遠低於預期,相比之下,許多行人更傾向於繞道前往傳統的郵局或其他郵遞服務據點。原本有意延長為24小時全天候服務,也因營業狀況而長時間止步。

或許是因為當時人們對於電子化服務的接受度較低,自助服務在1991年的初試啼聲中並未獲得預期的成功。然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如今的自助服務已經成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加入 報時光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經典好文即時看!

國內首座自助郵局啟用 保全人員巡邏

有7種機具自動服務 電腦設定開﹑關鐵捲門時間

1991-12-24/民生報/15版/生活新聞

【記者 李梅蘭﹑曾一定/報導】國內第一座自助郵局昨天正式啟用,為了維護其安全,郵局並僱請保全公司人員隨時巡邏,預料半年內另有13座自助郵局陸續設立。

目前的自助郵局營業時間限於上午8時至晚上9時,將來可能延長至24小時營業。

目前的自助郵局設有7種機具,其中掛號函件收寄機、包裹收寄機、封片出售機,都是國內自行研發而成的,再加上自動提款機、郵票冊出售機、自動磅秤和郵政資訊服務機,民眾到自助郵局,可以自己動手寄掛號信、包裹,或者購買信封、明信片、郵票,迅速而方便。

郵政總局長夏荷生表示,除了第一處自助郵局,未來半年內,將在台北第44支局,第87支局、第112支局、中和郵局、中和第3支局、台中第18支局、台中北屯投遞中心,台中第65支局、潭子郵局、南區管理局本局、高雄第26支局、左營郵局、鳳山郵局,陸續設立13座自助郵局。昨天自助郵局第一天啟用,許多集郵人士紛紛前往郵局寄掛號信,以取得首日郵戳紀念,以至於掛號函件收寄機前大排長龍。

自助郵局雖然無人看守,已做了保全措施,如鐵捲門自動拉下時,如果有小孩站在門口,鐵捲門會自動彈回上升,安全無虞。

其保全系統功能,尚包括:

(1)打烊時如仍有人逗留不去,保全系統可由人的體溫查知,自動發出警訊,由趕赴的保全員處理。

(2)自助郵局內如有人縱火,保全系統亦會發出警訊及啟動自動滅火裝置。

(3)郵局可用電腦設定或改變每天開門營業及打烊拉下鐵捲門時間。

據指出,日本有3000多家「無人銀行」,以獨立小坪數隔局單位營運(與台灣附設於銀行的穿牆式提款機相較,功能多很多),可以小成本延伸營業觸角,而台灣首處自助郵局成立,可能促進銀行業者成立「無人銀行」的意願。

民眾 懶得自己動手 自助郵局 生意慘淡

每月營業額區區數萬元 連付房租都不夠

1992-06-14/聯合晚報/05版/經濟‧生活

【記者蔡振源/台北報導】去年底熱熱鬧鬧開張的全國第一家「自助郵局」(無人服務郵局),啟用近半年,卻得不到民眾的支持,每個月的營業額只有數萬元,連付房租都不夠呢。

也因為如此,郵政總局原擬視營業情況,把這第一家自助郵局延長為24小時全天候服務的構想,遲遲不敢推出,更使得郵政總局在各地普設自助郵局的計畫遭受極大的阻礙。

去年12月23日,全國第一家無人自助郵局在台北市信義路四維市場附近開張,並由交通部長簡又新主持剪綵儀式,做為未來在國內普設推廣以及郵政自動化的試金石;但多數民眾「懶得自己動手」的結果,使得原對自動郵局寄望頗高的交通部郵政總局官員頗為心冷。

郵政總局表示,自助郵局中提供的自助服務項目有:自動提款、郵票冊出售、封片出售、掛號函件收寄、包裹收寄、自動磅秤、資訊服務(查詢郵政服務資料)等。

郵政總局統計,今年1到5月分,這座全國僅有的自助郵局每個月營業額在2萬餘元到4萬多元,營業情況不如預期。

郵政總局分析自助郵局營業不佳的原因,除了多數民眾不太願意自己動手外(尤其是自助郵局旁就是一般郵局),自助郵局內的自動出售機及收寄機多是國內自己研發的機器,故障率較高也是個因素。

目前自助郵局每天營業時間自上午8時到下午9時,國定及例休日照常開放,郵政總局希望附近民眾多加利用。

相關新聞

從農地到吸引輝達進駐 回顧北士科發展如何轉型科技重鎮

高科技產業是台灣的經濟命脈,全台各地設有多座科學園區,位於台北市洲美平原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就是其中之一,在過去這裡是一片農田,如今已轉型為高科技重鎮,包括華碩、和碩等大廠,近期更傳出美國晶片巨頭輝達宣布進駐。

還記得DJ「Lily C」嗎? 過去曾有個歌手夢 現今竟是加拿大市議員

深夜電台裡,Lily C 的聲音曾是無數聽眾在夜裡的慰藉。那是一種可以穿透耳機、悄悄鑽進你心裡的聲線,帶著一點俏皮、一點靈氣,還有一點她不願放棄的夢。

2001青春搞笑劇《青春6人行》蔡依林、梁詠琪都曾參一咖

2001年,華視推出一檔創新的節目《青春六人行》,由當時正值青春當紅的小S(徐熙娣)、阿雅(柳翰雅)、陳建州(黑人)、李威、吳姵文、周群達等六位新生代藝人共同演出。節目採情境喜劇形式,主打六位個性鮮明

木柵也曾有「劍湖山」 六億打造曾是全台最大室內遊樂園

雲林「劍湖山世界主題樂園」是畢業旅行的熱門地點,但你知道嗎?木柵也曾有個「劍湖山兒童玩國」!

13年前股價衝破1300元成股王 宏達電手機風靡全球如今風光不再

在台灣科技產業發展史上,2011年是宏達電攀上巔峰的關鍵一年。這家原本以代工起家的電子廠商,憑藉智慧型手機的成功佈局,股價飆升至1300元的歷史天價,成為台股新任股王,卻在競爭的激烈後,迅速跌倒了谷底,在手機市場的市占逐漸減少。

港星顧冠忠接演《天蠶變》「雲飛揚」走紅 30歲赴台8年開創黃金演藝期

1979年,顧冠忠因接替徐少強主演的電視武俠劇《天蠶變》,成功塑造出「雲飛揚」一角,一舉成名。後來繼續在《天龍訣》中詮釋同一角色, 1984年華視製作的《天蠶再變》更是第三度飾演,角色深入人心,成為其代表作之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