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16:210 麥卡錫成美國史上首位被罷免下台議長

美債殖利率攀16年新高 道瓊大跌430點、那指下挫1.87%

年前大掃除清出「每家都有的櫃子」!網全笑了:還真的有

網友在臉書分享一張籐編櫃照片,稱是「每個人家裡都有的櫃子」,果然許多網友大喊「我家也有」。圖擷自路上觀察學院
網友在臉書分享一張籐編櫃照片,稱是「每個人家裡都有的櫃子」,果然許多網友大喊「我家也有」。圖擷自路上觀察學院

馬上要過年了,很多人家都趁假日進行大掃除,整頓環境,有網友在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分享一張「每個人家裡都有的櫃子」照片,引起熱烈回響。

趁著過年前大掃除,很多人都會出清大型家具,再請清潔隊員收走。有網友貼出一張大型家具照片,稱是「每個人家裡都有的櫃子」。只見圖片中是籐製的三層櫃子,還有藤椅、音響等各式家具、家電用品,看得出都有年代感。

網友點頭,「我家也有」、「這缺點就是不擋灰塵,加上藤編凹凸不平放書東倒西歪,放泡麵零食也沒有抽屜保護防老鼠偷吃,底部又常常有可怕的紅豆蛋蛋⋯⋯真是很雷的家具」、「留著給喵用」、「從小就在我房間,現在也還在」、「致命傷就是祖傳三代用不壞,難怪店都倒了」、「我懷疑這櫃子是當時的標配!但我沒有證據」、「我是房仲,我看過無數次」、「還真的有!民國70年代-80年代必備」。

也有網友看到亮點,「旁邊的揚聲器很快就會被撿走了」、「最下面的是山水比較晚期的擴大機,有點價值」、「擴大機也可拿,如果是老年代零件比較原始的,找老師傅修一下就又生龍活虎」。網友表示,「這種藤編家具國外現在超流行說」、「這個現在在國外超流行欸,售價2萬台幣」。

po文釣出專業網友,「台灣到處都有這東西是有歷史典故的,1970時台灣藤編家具出口量極大,尤其集中在台南關廟一帶。藤椅、藤架、藤沙發那時候大量被製造出來,後來由於台灣最大藤原料來源印尼開始限制出口,才逐漸式微。」

網友分享外國網站,類似款藤編櫃賣到近千澳幣(約21,089台幣)。圖擷自購物網站
網友分享外國網站,類似款藤編櫃賣到近千澳幣(約21,089台幣)。圖擷自購物網站

印尼 家電

延伸閱讀

近藤麻理惠的整理魔法:逆襲歐美的「日本收納學」

影/大掃除前最好先摘戒 新北婦人手傷卡戒求助消防隊

入厝前大掃除 最怕這四大盲區

年前大掃除好崩潰!居家這10個地方 網路一致公認「最難掃」

相關新聞

藝人的烏龍死訊 讓人回憶他在歌壇的輝煌紀錄

近日一場消息誤傳的風波,讓「劉文正」這個名字再度攻上了所有主流媒體的版面。現在大約三十歲以下的年輕朋友,很有可能只是曾經聽聞這個名字,但是對他是誰、做過甚麼,或許也只有很微薄的印象;更遑論去理解劉文正在他的全盛時期,在電影與音樂等領域當中所創下的輝煌紀錄,以及當年風靡萬千少女的王子形象。

只聽過「交筆友」? 90年代更炫的社交活動「香腸族交友」

無線電運用電波將訊息傳遞到兩邊,讓使用者可以隔空對話,只要找對頻道互相連通,就可以跟形形色色的人聊天,而且費用相較電話低廉很多,一時間成了不少人的興趣。

他好奇「直笛貼符咒掛牆」要幹嘛? 原因竟與風水有關

每位老闆都希望自己的店能門庭若市,因此皆會特別注重店內風水。日前,有網友在「路上觀察學院」分享特殊景象,只見店家用兩張符咒將直笛包起來,並將其貼至牆上,讓他忍不住發文詢問「不太懂…」

哪句話判定台灣人還是中國偷渡客? 靖廬收容所成遣返中繼站

1990年代末期2000年初,兩岸關係情勢未如現今緊張,台灣大量的工作機會吸引不少中國偷渡客前來台打工賺錢,從事毒賭黃等黑工造成社會問題。根據台灣官方統計資料示,中國大陸民眾偷渡至台灣的人數在2003年達到高峰,一舉突破千人大關,為歷年高峰,大量的偷渡客湧入讓警方抓不勝抓,被逮的偷渡客聚集在靖廬收容所等待遣返回國。

我國寶咧!「茂伯」海角七號爆紅 清脆月琴聲成絕響

「我國寶咧!」對於這句經典台詞,你是否還印象深刻?2008年創下票房冠軍的台灣電影《海角七號》,不只成為魏德聖導演的知名代表作,更在短時間內捧紅多位演員,而其中飾演「茂伯」的林宗仁,絕對是最為獨特的人物!

小潘潘獨挑大樑主持靈異節目 挺胸暢聊鬼事|不可思議的世界

早在1990年代靈異節目就廣受觀眾喜愛,歸功於台視「玫瑰之夜」的「鬼話連篇」票房長紅,帶動整個靈異故事的市場! 隨著時間推移,2004年,一檔由緯來綜合台製播的靈異綜藝節目《不可思議的世界》也成為經典靈異節目之一。《不可思議的世界》由身材姣好的「小潘潘」主持,帶領電視機前面的觀眾,透過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起發掘隱藏在這個大千世界表象底下,許多讓人想不透,覺得不可思議的人、事、物真相,如:風水、命理、星象、超自然、幽浮、古文明、靈異傳說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