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嫌醋飯難吃遭「超派鐵拳」揍 Toyz今出庭稱:沒想過和解

真的要來了!劉德華宣布「台北小巨蛋開唱」時間出爐

LINE免費貼圖6款來了!母親節獻愛必備 這Q版爽用180天、2款名牌貨都會動

台灣人的深夜記憶:永和豆漿

圖說:台北市交通,永和清晨即景車輛行駛逆向車道,交通警察網開一面。日期:1978/09/23。攝影:陳進榮。來源:聯合報
圖說:台北市交通,永和清晨即景車輛行駛逆向車道,交通警察網開一面。日期:1978/09/23。攝影:陳進榮。來源:聯合報

你也曾在半夜去過永和豆漿店嗎?

永和豆漿是不少人吃早餐、宵夜的首選。在舊時光裡,沒有24小時的連鎖超商,深夜裡想吃個東西,就會在豆漿店裡點個豆漿配油條。

永和中正橋下的世界豆漿大王,是首創24小時營業的商店,也是深夜游子的好去處,一套大餅油條,一碗豆漿,撫慰了身心靈。世界豆漿大王成功的打響了「永和豆漿」的名號,讓永和成為豆漿的代名詞。

南北各式點心早餐各有所長

1978-10-11/民生報/08版/餐飲

【本報訊】台北原始性的早點是豆漿大餅油條,本來豆漿店都開設在永和,為了要吃豆漿,不惜乘計程車長征,一套大餅油條,一碗豆漿,至多十幾元,車資卻要化一百多元。永和的豆漿店,它的特點是一天一夜廿四小時不歇,成為台北夜市觀光節目之一。自從「喜萬年」在忠孝東路開設以後,吃豆漿油條原始早點的不必捨近就遠了。最近市區內又陸續開了幾家,裝潢衛生都勝於永和。

永和鎮上的小吃

豆漿、燒餅、油條 早已馳名大台北

油粿、肉羹、煎包 排隊立等蟹殼黃

1978-02-25/聯合報/08版/萬象

【顧景唐】台北縣永和鎮與台北市不過半座中正橋之隔(北半橋屬北市。南半橋屬北縣),別看它地方雖小,十餘年來的發展卻很迅速,特別是小吃,種類繁多,物美價廉,且各有它的特出處,很值得做一個介紹。

過中正橋在頂溪站下車,行數十步,兩旁就是遠近馳名的豆漿店。永和豆漿厚稠稠的,是它的特色,若干年前,端上一碗,浮面起衣,這種情形近年已較少見,雖然如此,永和的豆漿比起台北市或是其他地方那些淡薄得喝不出豆漿滋味的程度,還是勝上一籌。至於油條、燒餅由於調配得法,鬆脆適口,不黏牙齒,絕沒碱味,可說是老少咸宜。

每家除了歷史悠久的甜、鹹爐餅外,近年都有蔥油餅、蘿蔔絲餅和蛋餅的供應,此外加上小籠包、餃子等以增廣號召,花式上已不像過去那樣單純、保守。

永和豆漿還有一點與眾不同的特色,是打從傍晚六、七時起至翌日上午九、十時止,店開不夜,通宵營業,給那些夜戲晚歸以及影視、歌星、演員、舞女、新聞從業人員……等人不少方便,尤其隆冬季節,熱騰騰一碗下肚,確是驅寒妙品。

走前數十步,右為文化街、左為竹林路,這裡匯集不少南北口味的小吃店攤,包括冷熱飲,點心、如肉羹、肉圓、麵線、魷魚羹、粽子、湯圓、包子、餃子、兔肉、牛肉、螺肉、火鍋、海鮮……各式俱全,彷彿台中市中華路的縮影,其中比較特色的是文化街永和戲院前的蝦仁羹和蛋包蝦仁,花枝魷魚羹(兩種混合)。竹林路原十七巷口(中信公司附近對面)有個江浙籍的露攤,專烘蟹殼黃、有蔥油、芝麻二種,每天早上六至十時,下午三至六時各製作一次,每爐六十個,上下午各出一、二十爐,特點是質料道地,香甜酥口,風味佳美,所以攤內全家夫婦兒女動員;攤外顧客立候,雖沒有大排長龍,但每製一爐,瞬息即罄;也有一人包下一爐,常使後到者徒手而返,現在雖已漲到二元五角一只,十餘年來盛況始終不衰。

永和路(竹林路附近)大康西藥房隔壁有家不過半間店面專賣紅豆湯、綠豆湯的小店,他的紅豆經過一番挑選,甜濃適中,火候到家,不像一般偷工減料,看起來濃稠稠,其實是加了太白粉的紅豆湯,吃不出一點紅豆味來,另外粥拌豆和苦茶,也有其與眾不同處,是愛吃甜點的老永和常喜光顧的地方。

復興街口華南銀行旁邊有個專賣油粿(芋艿和米粉製成的圓糕)的小攤,別看它到處有售,是浸在油鍋中文火慢煎瞧不入眼的點心,由於配料合宜,吃起來香噴噴的極有風味,很多常臨的老顧客,於裹腹充飢之餘,還要包幾個回去帶給家人甚至餽送親友哩。

隔壁小攤的蒸排骨,也是上菜市場主婦們喜歡解饞的所在,一到晚上,同一地點,代之而起的是個專賣各種蛇肉、蛇丸、蛇粉和蛇湯的攤子,可以說是永和最早、最久的獨門生意(現在樂華戲院對面也開了一家大店)。

仁愛街永和路口,有家店面不大的板鴨店,除了門市零售外,還兼代客燒烤、油淋、鹽水雞鴨,工候到家,味鮮肉嫩,鹹淡也適中。

仁愛街的右邊(原郵局對面),聚集了許多當歸鴨、當歸羊肉、鵝肉擔、海鮮等小吃攤,也是消夜、充飢的好去處。

一路前行,鄰近教會中和堂,近年開了家揚州食堂「味和園」,以硝肉、乾絲、豆沙鍋餅見長,干絲作料講究,滋味鮮美,鍋餅別有風味、硝肉也頗不惡。缺點是必須耐心等候,急性子和有事在身的人不宜作座上客。

樂華戲院對面(永和國劇社樓下)有一家賣生煎包的上海飯店,包的全是瘦肉,較之時下只見白菜和肥肉的生煎包子,確有霄壤之別;這家的油豆腐線粉湯也不賴,為便利上班人員進早點,早上特在戲院門口加設一攤供應。豆沙粽子的豆沙,全是炒製的真正純紅豆,非常可口。

肉粽也是揀選上肉醃製數天後才包,所以非常入味,絕非一般急就章浸泡醬油後即行包製的鮮肉粽所可同日而語。樂華戲院旁邊有個出售肉圓、魷魚羹、四神湯的小攤,營業不錯,其實隔壁巷子內類似的小吃店何止五、六家,但是生意可就比不上這個露攤熱鬧了。

樂華戲院的後門旁(自強路站下車的右邊巷子內)有幾家小吃店攤,其中最叫座的要算香肉,牌子很老,幾乎終年有賣,經常可以看到人們一杯在手,嚼皮吐骨,其樂陶陶。要吃香肉,中山路、保平路上也有公開寫出招牌的,目前售價每碗三十元,火鍋六十元,香肉的來源是否有問題(如經過毒殺等等),筆者不敢保證,有意嚐試的吃客,請你自己鄭重考慮。

每屆夜晚,保福路一段是各種地攤薈集之區,熙來攘往,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其中有家專賣赤肉湯圓(帶有五香味的瘦豬肉湯糰)和芝麻湯圓的小店,祇要你走過,經常可以見到陳列著三、四十碗預先置就作料的湯碗,準備隨時將已經煮熟的湯圓,滾熱後供應顧客(唯恐臨時忙不過來),純粹台省口味,風味絕佳。

如果你搭二三八號公車或公路車去南勢角或中和鄉,在永和路站下車,對面有家餛飩大王,他們家的大餛純,堪與中華商場二樓的老牌溫州餛飩媲美;還有豆沙蟹殼黃,香酥甜美,恰到好處,算得上獨步永和。

福和路永和路口,有兩家毗鄰而居的吃食店:一是天津肉餅和肉粥,每種六元,調味得宜,食量不大的人,一個肉餅、一碗肉粥,十二元錢就可吃飽,稱得上價廉物美。一是隔壁孫東寶鐵板牛排、豬排(其實與台北中山北路某條巷子內的孫東寶扯不上關係)不過火候到家,不像有些店家烤得老老的咬它不開。

福和路中正路口有家掛著「雞肉飯」大招牌的小吃店,供應蚵仔煎、雞肉飯、肉飯、魚圓燙、肉羹、豬血湯………售價為五元至十三元,純粹台省口味,吃客用流不息,看似便宜,其實每種吃下來,一算數十元,胃口大的老饕也許肚皮還難填飽哩!

福和路上有家裝璜得很古典型的餅舖,綠豆糕、花生糕、杏仁糕、豆沙、豆蓉小月餅、老婆餅、雞油餅、盲公餅、核桃酥、鮑魚酥、還有每屆中秋的各式月餅……純粹廣東風味,十年前開設在中正路大新巷口,名既不彰、店也不大,由於製作精良,信用保證,始終如一(毫不減味),現在產品遍及台北市各區大小食品店(而且還有仿製品一較短長),那位由港來台打天下的中年女主人,終日周旋於店堂、顧客間,經營有方,業已名遂利就,成了富婆啦!

【同場加映】

唱老闆,燒餅油條一套!

不賣鴨肉的鴨肉扁 西門必「知」美食

→點我追蹤更多有趣的懷舊時光

相關新聞

藝人的烏龍死訊 讓人回憶他在歌壇的輝煌紀錄

近日一場消息誤傳的風波,讓「劉文正」這個名字再度攻上了所有主流媒體的版面。現在大約三十歲以下的年輕朋友,很有可能只是曾經聽聞這個名字,但是對他是誰、做過甚麼,或許也只有很微薄的印象;更遑論去理解劉文正在他的全盛時期,在電影與音樂等領域當中所創下的輝煌紀錄,以及當年風靡萬千少女的王子形象。

一隻炒作到數十萬台幣!台灣特有種「台灣犬」在90年代掀起「土狗熱」

如今在路邊,時常能看到體型結實,身形中等的台灣犬,其實不只是一般的米克斯,他們或多或少都混有台灣特有種「台灣犬」的血統。「台灣犬」俗稱台灣土狗,早期陪著原住民打獵,目前相當稀有,在台灣僅有數千隻。在80年代經由日本人發現,民間開始復育,當時台灣犬還掀起一波土狗熱,讓成犬的價格炒到了數十萬,幼犬也要數萬元。

「蓋酷家族」拍貼機勾起青春回憶:七、八年級生逛街不可或缺!

對於七、八年級生來說,「蓋酷家族」承載著許多國、高中的回憶,下了課與三五好友逛街,總是少不了「拍貼」行程,和朋友見證友誼的同時,也紀錄下少男少女們青春熱血的痕跡,修圖、美編、印製照片的「日系風格」帶來無限商機。

牛肉麵、搶鍋麵、酸梅湯 台北「城內」40年以上老字號小吃巡禮

清代台北城牆在日治時期被拆除,原台北「城內」成為日本人的生活區域。戰後由於日本人撤離,外省人移入,「城內」成為戰後台北最早的商業中心,也帶來各式外省小吃。老王記牛肉麵、龍記搶鍋麵、清真黃牛肉麵館、金陵酸梅湯。

S.H.E出道前曾在這節目表演! 中視經典綜藝節目《電視大國民》

中視經典綜藝節目《電視大國民》於1999年6月開播,2001年4月停播。主持人為陶晶瑩、吳宗憲,此節目深受廣大觀眾喜愛,陪伴無數觀眾度過了歡笑時光。

1飲料讓6、7年級生直呼好懷念 網讚「最早泡沫紅茶手搖飲」

隨著時代演進,許多商品都汰舊換新,有網友就分享一款小時候喝過的飲料,當初紅極一時,勾起不少六、七年級生的回憶,還有人說這款飲料是「最早的泡沫紅茶手搖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