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吸金逾5億元潛逃泰國…藍海集團董座夫婦遭遣返 上銬畫面曝

劉真過世4年…辛龍動向曝光!胡瓜全說了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00:別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別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圖片來源/ingimage
別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者。圖片來源/ingimage

中國大陸曾經邀請日本中學生參加一項野外求生競賽,將中丶日學生各若干人放在深山中,不供應水、食物及任何物品,讓他們生活二十四小時,測驗他們野外求生的能力。結果發現日本學生求生能力比較強。在大陸曾經掀起一陣討論,為什麼中國孩子不如日本孩子?

貧困孩子看到希望

大陸為降低人口成長率,曾經實施一胎制,獨生子(女)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甚至被溺愛,產生了很多不良後果,這種狀況在城市富有人家特別明顯。大陸貧富差距非常大,有的鄉村非常貧困,而且鄉下地方並未嚴格實施一胎制,一家有兩個孩子以上的也不少。鄉下孩子知道如何在艱難中求生存,吃苦耐勞不在話下,惜福、孝順、努力求上進,有些人成績還特別好。我們在貧困孩子身上看到希望。

台灣的情況如何呢?大體上來説,是屬於前者。

有個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回家向媽媽哭訴,不想再上學。媽媽問他原因,原來在舞蹈教室上課要脱鞋子,下課時小朋友都走了,這個孩子不會繫鞋帶,就坐在那裡哭。孩子為什麼不會繫鞋帶呢?因為家中有菲傭,穿鞋、繫鞋帶都有菲傭幫忙,孩子因而失去了自己動手做的機會。有次在美國紐約,我講這個故事給朋友聽,有位媽媽笑著説,她家兒子就是這樣的,家裡有傭人,孩子將腳伸出去,傭人就蹲著替孩子穿鞋。

看重孩子的家教

有些孩子吃飯時,坐沒坐相,吃相也不好,把飯打翻,撒了一地,不僅沒有一點歉疚的感覺,反而若無其事的坐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反正有人會處理。這樣的孩子長大會怎麼樣?躺著想都知道!

箴言第二十章4節:「 懶惰人因寒冬不肯耕種, 到收割時候,他必討飯,而無所得」。我想上帝也是很公道的。有些富有人家請了傭人,孩子少了自己動手的機會,久之,孩子就變成懶惰的人,長大後可能很難有成就。

有位媽媽陪剛考上大學的兒子,上街購買住校的日用品。搭捷運時,兒子不知怎麼買票,媽媽叨念:「都要讀大學了,怎麼連捷運車票都不會買?」兒子説:「每次我要買票,您都説由您來,我從未買過,當然不會呀!」各位父母應該瞭解,我們絕對無權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過馬路或走天橋,常見父母牽著孩子走,孩子要自己走,還會被父母斥責,久之,孩子連單獨過馬路的膽量都沒有了。在大陸經常看到老人家抱著小孩,儘管孩子的身高已到爺爺奶奶的胸口,還是被抱著走,看起來非常怪異。有次我問他們「孩子這麼大了,還要抱著,不累嗎?」他們都笑著説:「不累!不累!」也許這就是含飴弄孫的樂趣之一吧!在大陸,有人研究發現,許多孩子骨骼發育不全,究其原因,是孩子小時候都是爺爺奶奶整天抱著,缺少爬行的運動。

以上只是舉一些生活上的小例子,目的在警惕父母,對孩子的事,不要經常越俎代庖,不要剝奪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

延伸閱讀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9:管好孩子的口腹之慾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8:善用經驗法則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7:栽培孩子要找好土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396:啟發思考

相關新聞

闕志克/民主政府裡最危險的部門

大法官詹森林在憲法法庭辯論中提問「廢除死刑違反多數民意,但大法官是否一定要跟民意妥協?」這個問題直指憲法法庭存在的根本原...

盛治仁/鑑往知來 一窺「消失的愛」

好友陳文茜最近出版了新書「消失的愛」,乍看書名會以為是談抒情小品,事實上這是去年她在重病下還堅持完成的創作,內容一點都不...

方祖涵/凱特琳.克拉克帶來的新狂熱

WNBA華盛頓神秘隊的主場在城裡最南端的娛樂體育競技場,僅能容納四千兩百名觀眾,是聯盟最小場館。雖然球季五月中才要開始,...

施振榮/從「微笑曲線」看表演藝術如何永續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朱宗慶老師,在四月廿九日於名人堂發表他對表演藝術與「微笑曲線」的看法,希望表演藝術界能因為...

蘇益仁/賴清德準總統的癌症三支箭

四月廿七日,賴清德準總統與政府團隊參加了健康台灣顧問團隊的最後一場結論會議,提出了多項未來方案,以確保健康台灣政策的執行...

劉維公/第三波創意經濟

二○一八年八月,音樂家馬友友啟動全球巡演的巴哈計畫(the Bach Project)。巴哈計畫為期兩年,馬友友在六大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