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產量大崩8成5…口罩國家隊600廠 疫後剩不到百家

滯留鋒影響全台雷雨 吳德榮:今晚天氣好轉 周二再變天

經濟日報社論/碳費須考量綠色通膨與傳產存續

政府為協助企業因應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推出全球獨創的碳費政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為協助企業因應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推出全球獨創的碳費政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為協助企業因應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推出全球獨創的碳費政策,但並未通盤性地從碳稅、或碳排放交易(ETS)總量管制出發。一路演變至今,僅針對年排碳量2.5萬噸以上的大戶徵收碳費,在環境部設定的這些條件之下,目前碳費徵收的背後已逐漸演變為打擊本土傳統產業(水泥、石化、鋼鐵)龍頭之政策,偏離最初旨在協助企業因應歐盟CBAM的初衷,這不僅導致社會瀰漫綠色通膨的氛圍,也可能重創這些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而影響其在資本市場的評價與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環境部所提供給排碳大戶的自主減量計畫,僅採行「以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i)」進行「絕對減量」,這對於發展數百年歷史的傳統產業而言,技術、製程與原料的使用除非有重大突破技術,否則不可能在短短幾年之內大幅減碳。舉鋼鐵產業為例,整個一貫化煉鋼的生產過程無可避免地需加入冶金用煤與焦炭作為還原劑與熱源,但這也正是其主要的碳排放源(已占總排碳量85%以上)。鑑於這些產業特性,如英國、日本與歐盟各國都已經豁免冶金用煤及焦炭的碳稅費。

根據媒體報導,若環境部碳費真的以每噸300元進行徵收,以國內最大的鋼鐵企業—中鋼公司為例,其年碳排量約2,000萬噸,則其應繳納的碳費高達60億。對於需要承受中國大陸反傾銷壓力的中鋼(2002)來說,去年合併稅後淨利僅只剩16.82億元,如果碳費要被迫繳到淨利的3.6倍金額,除了百萬股民可能跳腳之外,這也明顯地違反政府協助企業的初衷,無疑將對正處於景氣復甦階段的鋼鐵產業造成嚴重打擊。

碳費的徵收不僅直接提高營運的成本,還會導致國內訂單紛紛轉向國外企業,進而侵蝕企業的獲利能力,陷入負面的發展循環,嚴重損害實體經濟發展,同時增加對這些產業的投資風險。這種情況也可能連帶導致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低估傳統產業股票價值,進一步加劇這些產業的融資壓力。這也就是為什麼台泥(1101)張安平董事長已經多次極力呼籲要成立台版碳邊境稅,否則將會導致國內公司面對國外公司的不公平競爭。

此外,傳統產業的龐大勞工就業人口面對公司淨零轉型的巨大經營挑戰,可能會遭遇到收入不穩定或工作減少的衝擊。目前環境部對於碳費推行,只著重在徵收的面向,完全不討論未來碳費基金如何幫助企業淨零轉型,導致企業面臨不確定性,無法大手筆投資淨零轉型的技術研發。現在的電價調整已經第一波衝擊台灣的物價,導致一向謹慎保守的中央銀行意外地升息半碼。考慮到水泥、石化、與鋼鐵產業皆廣泛地影響民生用品、建築、工程等領域;如果碳費政策未充分考量傳統產業的存續,屆時碳費搭配電價上漲的複合累積效果,綠色通膨合理預期將不會僅只是內政部研究報告所預估的房價成本上升1個百分點而已。

在日本,初期的碳稅設定為每噸約289日圓(約新台幣60元),而新加坡的起始稅率也僅為每噸5新幣(約新台幣115元)。這顯示環境部在實施碳費政策的最初始階段,必須更加細緻地考慮在地化與產業差異。傳統產業不僅構成了工業的根本基礎,還是國家國防自主化不可或缺的關鍵,因此,碳費政策應該被視為協助企業減碳的一種過渡期策略工具。環境部要推動台灣達到淨零目標,未來應當與環保團體密切合作,重新將重心回到推動台灣碳稅和碳排放交易總量管制機制才是正道。

社論

延伸閱讀

環境部:碳費2.5萬噸免計費 有但書

央行暗示6月不升息機率高 預期經濟維持溫和成長

台版碳邊境調整有譜?環長承諾:2個月內提報告

影/Q1碳費費率未果 薛富盛:以科學為基礎非喊價決定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打破黑羊白羊僵局,賴清德要有交流自信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會見前總統馬英九時表示,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二周後,大陸國台辦宣布,將採取積極措施推動包...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射出的弊案飛鏢,如今插在自己身上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近期流年不利。除麥寮鄉長補選輔選失利,他在台北市長任內的「台智光案」和「京華城改建案」都受到藍綠兩黨質疑...

聯合報社論/教改災難未重建,教育部又仇師毀校?

教育部近日公告「不適任教師調查」新規,明訂校事會議調查小組全數外聘,不再包含校內人員。全教總批評,教育部的作法形同在破壞...

聯合報社論/大法官廢死表忠,只會使人民更怨懟司法

憲法法庭開庭辯論卅七名死囚提出的「死刑釋憲案」,因十五名大法官中有三人申請迴避,只要七名大法官即能決定是否廢死。現任大法...

聯合報社論/可悲請辭秀,王耀庭自證只是廉價墊背

因備轉容量率連亮紅燈,各地又屢發生停電事件,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表態請辭,但旋即接受慰留。他隨後發表長篇大論,稱厭惡台電被當...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急診室內閣」真有改革決心?

賴清德的新政府宣布了幾波人事,仍留下「用人唯親」的印象。除財經閣員人事較能突破格局,引進實務界人才,其餘閣員多為政治任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