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失控全因中共專制 美學者指若及時防疫:病例減少3分之2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楊大利新書談到新冠疫情,他指出,若當時大陸政府及時防疫,病例數將減少3分之2。路透社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楊大利新書談到新冠疫情,他指出,若當時大陸政府及時防疫,病例數將減少3分之2。路透社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楊大利3月出版新書談到COVID-19疫情在中國爆發後如何失控。他指出,若當時中國政府及時防疫,病例數將減少2/3,但專制體制封鎖消息、地方官員短視近利等問題,都讓疫情逐漸失控。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鑽研中共政局多年的楊大利(Dali Yang)於1日發行「武漢:Covid-19疫情在中國爆發後如何失控」(Wuhan:How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 Spiraled Out ofControl)一書。

楊大利接受每日電訊報專訪提到,若不是中國政府的失誤,這場造成數百萬人死亡的疫情原本可以避免;他並引用中國防疫專家鍾南山的估計,表示防疫措施若提前5天實施,中國大陸COVID-19病例總數將減少約2/3。

該書按照時間順序,分析何時出現COVID-19病毒、哪位人物得知病毒的出現,並以法醫鑒定的形式,詳述2020年1月底中國東部城市實施封鎖前的關鍵幾週、事件和錯誤。

書中提及,在2019年底,武漢幾位醫生認識到,在武漢流行「病因不明的肺炎」已出現人際傳播跡象,其中有部分專家擔心與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有關。另外,社群媒體上也出現匿名實驗室科學家發文,表示COVID-19病毒應與鼠疫同等對待,點出防疫重要性。

但中國政府遲至2020年1月20日,才由鍾南山博士宣布,COVID-19病毒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再加上之後的關鍵幾週裡,中國各種失誤、審查、政治利益和產生反效果的舉措,使得病毒失控傳播。

其中一個重大失誤是,中國政府沒有承認武漢新出現的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無關,華南海鮮市場被視為是第一個病毒傳播點,當時市場緊急關閉,使得民眾誤以為情況已獲得控制;楊大利認為這加深民眾虛假的安全感。

楊大利指出,中國是一個雄厚實力的國家,本可以在2019年底迅速掌握相關知識並推出防疫舉措,但初期優勢遭中國為維護社會穩定而壓制訊息的政治傳統削弱,成為不利抑制疫情的因素。

書中以武漢醫學界一開始封閉消息為例,表示疫情初期醫院員工感染狀況遭掩蓋,且相關領域的專家發言被排擠。楊大利形容,身處在疫情期間的醫生活在灰色陰影下,看似英勇的醫生並不會是直言不諱的醫師,武漢醫學界對譴責的恐懼是真實存在的。

書中提到,地方政客短視近利,也成為疫情失控的主因之一。地方官員一心想維護城市形象讓民眾放心,大肆舉辦新年慶祝活動,像是當時的武漢市及湖北省,仍極力邀請居民申請共計20萬張的參觀景點免費通行證,當地媒體甚至還讚揚已遭感染的表演者仍繼續表演的行徑,都讓疫情越發不可收拾。

楊大利表示,父親在其年幼時在中國死於傳染病,使他長期關注中國對肝炎、肺結核等傳染病的處理方式。但以目前中國複雜的治理體系,難以相信中國在往後面對新型態病毒時能有更好的處理。

失控 新冠肺炎 武漢 疫情

延伸閱讀

禽流感又肆虐?南彰海岸數百鴨屍亮防疫紅燈 警追「棄屍人」

小琉球浮潛聯合漲價遭公平會重罰235萬 7業者打官司抗罰結果出爐!

大聯大、中華 四檔聚焦

防疫險理賠效應 富邦產宣布減資116億元、減資後股本30億元

相關新聞

成大生犀利問「習任期正當性」準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接招應答

準陸委會主委、現任海基會秘書長邱垂正7日上午應邀赴成功大學政治學系進行「現階段兩岸情勢與因應」的專題演講,演講後,面對現...

歐盟盼北京影響俄國 結束侵略烏克蘭

中國大陸、法國和歐盟三方領導人昨天在巴黎舉行三邊會談,重點聚焦中歐經貿爭端及北京在俄烏戰爭中扮演的角色。歐盟執委會主席范...

中國大陸、法國、歐盟 今三邊會談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抵達法國,展開對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等歐洲三國的國是訪問,也是他時隔五年再度訪歐。

習近平今訪法 馬克宏:我們需要中國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五日)出訪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歐洲三國,是他近五年來首度訪歐。從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接受「經濟學...

大陸海警 第6度巡查金門海域

金門漁船翻覆二死案遲未解決,大陸海警局昨天繼續在金門海域「常態化執法巡查」,大陸海警發布的地圖顯示海警船距離大、小金門分...

北韓恢復允許大陸公派留學生入境 新冠疫情後首次

據中國大陸駐北韓大使館消息,41名大陸政府獎學金留學人員2日抵達北韓首都平壤。這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北韓首次允許外國公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