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訪中 分析:難靠幾次溝通化解中美分歧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赴中訪問。中國學者剖析,不能指望透過幾次溝通化解中美分歧;中美高層對話符合兩國利益,恰逢美國選舉年,拜登政府需要一份合格的外交成績單。
布林肯(Antony Blinken)於24至26日訪問中國,前次訪問中國時間為去年6月,不到1年二度赴中訪問;澎湃新聞24日報導引述多名中國學者意見分析布林肯訪中意涵,直指中美保持互動有利彼此,不過雙方多個領域分歧難有突破性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系教授、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表示,中美兩國領導人在去年11月舊金山會晤後,中美關係呈現「止跌企穩」態勢,雙方在多個領域展開高層對話、溝通,相關合作一定程度地恢復;布林肯這次到訪,除了維持兩國關係穩定性,也會在國際熱點問題上交換立場、回應關切。
刁大明表示,布林肯不到1年二度訪問中國,這次訪問中國氛圍較上次好,前次主要是為了中美元首互動作準備;這次則是為了延續中美關係穩定性。可否長期保持這種穩定,美國需要做更多,要做到「以和為貴、以穩為重、以信為本」的基本遵循。
刁大明強調,中美若欲保持正常積極互動,必須相互尊重、雙向互惠。相互尊重是美國對中國要有正確認知,「要把承諾落到實處」;美國不要一味地考慮自己的利益,應該實現雙贏共贏,「唯有如此,才是中美關係正確的相處之道」。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韋宗友指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希望透過中美高層交流穩定在外交上得分;倘若中美關係不穩定,加上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等問題,拜登政府外交成績單是乏善可陳,將成為其尋求連任路途上的扣分。
韋宗友認為,美國對中國啟動301條款調查、炒作「產能過剩」等問題,有對內爭取支持的選舉考量;這些舉動將不利於中美關係,溝通效果大打折扣。由於中美關切問題的角度、重點不同,「不能指望通過一、兩次溝通就彌合分歧,取得突破性成果」。
韋宗友提到,美國認為中美是戰略競爭關係,也就是說,兩國非朋友也非夥伴,即使中美雙方有溝通、有對話,美國依然捍衛其所認為的利益,美國不斷施壓、指責,甚至是抹黑,這將破壞兩國溝通氛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