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企業意圖濃…蕭茲率德企業團訪陸 分析:對陸防範不等於脫鉤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率多名企業家訪中國。學者分析,德國汽車產業連結中國很深,難以做到脫鉤,只能朝「去風險化」前進;蕭茲訪中是務實表現,調整德中關係是漸進式的。路透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率多名企業家訪中國。學者分析,德國汽車產業連結中國很深,難以做到脫鉤,只能朝「去風險化」前進;蕭茲訪中是務實表現,調整德中關係是漸進式的。路透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率多名企業家訪中國。學者分析,德國汽車產業連結中國很深,難以做到脫鉤,只能朝「去風險化」前進;蕭茲訪中是務實表現,調整德中關係是漸進式的。

蕭茲今天清晨飛抵重慶,展開3天訪問。這是蕭茲從2021年12月任職德國總理以來第2次訪問中國,上一次訪問時間為2022年11月。在訪問中國前,蕭茲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呼籲,「重新平衡」歐盟、中國貿易關係。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今天對中央社剖析,梅克爾(Angela Merkel)執政時期多次赴中訪問、加強經貿溝通,蕭茲作法是延續梅克爾;在歐盟對中態度趨於防範的情況下,蕭茲這趟訪問是務實表現,照顧企業意圖濃厚。

李大中表示,歐盟對中態度影響德國對中傳統關係定位,德國選舉後組成聯合政府,其中有對中態度偏於務實型,也有對於中國在歐「攻城掠地」反彈的聲音,這些在德國聯合政府內有很多討論;在德中長期經貿合作背景下,德中關係的調整會是漸進式的。

他強調,對中經貿不可能做到脫鉤(decoupling),會朝「去風險化」前進。縱使美中競爭激烈,都不會做到脫鉤;德國是中國在歐貿易第一夥伴,做不到完全捨棄,只能透過市場分散去達到降低風險目的。

李大中提到,美歐間其實存有矛盾,例如美國通膨削減法案衝擊歐洲產業,歐盟國家間對於中國態度也不盡然相同,對中看法有一致也有分歧;對於北京來說,這正是其可以拉攏的空間,北京經常對歐洲國家呼籲,保持戰略獨立性,盼能藉此抵銷美國將中國列為競爭對手所帶來的壓力。

李大中認為,蕭茲這趟訪中是務實表現,對於產業等重要議題,將會充分表達德國看法,對於其他議題也會有所拿捏,因為他必須對德國內部交代,也要應對來自美國的壓力;各個國家正根據自己適合的光譜所在位置與中國打交道。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宏仁對中央社表示,德國是歐洲汽車強國,中國傾銷廉價電動車到歐洲,德國將是受損最嚴重的對象。蕭茲這趟訪中的重要目的也在於此,與中國政府達成策略溝通目的,蕭茲必須有多一點主動性,對於國內企業、廠商有所交代,歐盟調查顯得有些緩不濟急。

關於蕭茲、馬克宏提到,「重新平衡」歐盟、中國貿易關係,王宏仁解析,德、法站出來講話是對中國有所施壓;雖然德、法對中關係處理、作法上有些歧異,不過在歐盟、中國貿易不平衡部分達成共識,所以「重新平衡」的呼籲是在對中國釋放施壓訊息,期盼貿易不平衡狀態被矯正過來。

王宏仁指出,歐洲國家對中貿易現在不談「脫鉤」了,因為完全脫離與中經貿關係,這是不太可能的,目前目標在於先將貿易逆差部分翻轉,這是透過很多作法可以實踐的,例如加徵關稅、要求中國政策改變等,這也是「重新平衡」希望的方向。

北京 德國 歐盟 溝通 蕭茲 風險

延伸閱讀

蕭茲訪中兩手策略?一邊不尋求脫鉤 一邊宣布護衛艦8月靠港東京

德國總理蕭茲已飛抵重慶訪問 豪華企業團隨行

蕭茲啟程訪陸!俄烏戰爭、台海局勢成焦點 「重新平衡」歐中貿易關係

馬克宏與魯拉牽手同遊亞馬遜 網友歪樓笑:在拍結婚照?

相關新聞

習近平5月5日訪歐 盼扭轉中歐關係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五月五日啟動為期六天的歐洲訪問,行程包括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這也是新冠疫情爆發後,近五年來...

陸恢復台灣文旦柚輸入 農業部長:沒接獲消息 盼透過平台協商

立法院國民黨籍立委17人訪問大陸,再次獲得兩岸交流具體突破,繼稍早大陸文旅部宣布先開放福建居民赴馬祖旅遊後,大陸海關總署...

藍立委會王滬寧 籲開放陸客遊

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昨天下午率領十六位黨籍立委,與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新疆廳」會見,他公開表...

習近平會布林肯:兩國應做夥伴

暌違近一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於北京再度會見來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習近平強調,兩國應該做夥伴,而不是當對手;應該彼...

布林肯離滬抵北京:美中應管控雙邊關係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廿四日抵達上海,展開對大陸三天的訪問,他在昨天傍晚已經抵達北京,並將與中共外長王毅會面,大陸國家主席習近...

布林肯訪中誠意多少?陸學者:觀察美對台獨冒險的管控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24日至26日期間訪中國大陸,外界關注中美將關注台灣議題。對此,上海東亞所副所長包承柯25日對本報表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