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葉丙成任教育部新政次 教團:應先認識「這件事」

千萬美金誰受惠?台捷密約首曝光 徐巧芯質疑外交部「干預他國內政」

遭雷擊停電休館一天 澎湖水族館苦笑「用電鰻發電可以嗎?」

「陸民眾對美已心涼」環時評中美會談: 籲美以行動救信譽

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左)、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右)。(歐新社、美聯社)
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左)、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右)。(歐新社、美聯社)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10日至11日,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於維也納會晤長達8小時。雖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此次會談有助紓緩緊張的美中關係,但中共黨媒「環球時報」13日發布社評卻指出,中國反應之所以「不冷不熱」,是因為美國長期以來損害中國利益的作為,已讓大陸民眾「心涼」,並借此呼籲美方不能僅透過口頭表態,而該以實際行動證明,重組美國在中國社會已接近破產的信譽。

環球時報13日發表題為「華盛頓光拿話焐不熱中美關係」的社論,文章指出,此次中美高層會晤吸引國際關注,雖外界普遍認為是緩解雙方緊張,並釋放一定積極信號,但中國的反應沒有美國強烈,好似「不冷不熱」,這都歸咎於「美國在中國社會的信譽已經無限接近破產」。

文章提到,美國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所作所為,一次又一次讓本來對美國懷有善意和好感的中國社會失望、憤慨,讓中國民眾的心越來越涼。許多大陸網友都不相信美國能「改弦易轍」,大量網友表示不相信華盛頓會改變對華敵視態度,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

文章直言,美國既然幹了這麼多損害中國利益的事情,就不可能指望中國人無動於衷,甚至對你熱情。中國並不是故意冷落美國,而是中國民意的真實反映就是這樣。文章更說,既然華盛頓經常把中國人民掛在嘴邊,那麼中國對美民意的巨大變化,就更值得美方深刻反思。

文章再指,中國民眾眼中的美國有著三個印象:一是不願意看到中國繁榮富強,遏制打壓中國不擇手段;二是不尊重、挑釁中國核心利益,阻止中國實現統一;三是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文章強調,是美方不斷用實際行為證實、強化著中國人的這三個印象,中國人想不這麼認為都不行。

它說,這一次的會晤是在中美之間的互信已經受到嚴重傷害的背景下進行的,美國在中國社會的信譽已經無限接近破產,需要進行「破產重組」。因此美方不可能僅僅通過口頭上的表態,就到中國社會來套現(獲利)。

文章進一步指,如果是中國人誤會了美國,那麼就請美方拿出證據證明它是個誤會,否則,這既是中美關係緩和的障礙,也可能成為中美關係更加糟糕的激化因素,「人的心涼了,再把它焐熱起來就要費些功夫」。

文章最後提到,美方此前接連放出風聲,抱怨中方不接他們的電話,想在輿論上製造「美方想談但中方冷淡」的印象,這讓中國人更加確信,美國發出的溝通提議「目的不純」,無非是想把「搞壞中美關係的鍋」扣到中國頭上。

文章強調,中美關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方一直從負責任大國的立場出發,苦口婆心地勸誡美方端正對華認知,回歸理性,扣好中美關係的第一粒鈕扣。我們也希望,美方能拿出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確在「負責任地管理競爭」,而不是以機會主義方式與中國打交道。「華盛頓需要清楚的是,那種想要『吃乾抹淨』的美式外交,在中國這裡一定撈不到任何油水」。

美國 華盛頓

延伸閱讀

《如何跟你的貓談論槍枝安全?》美國經典難題的嚴肅惡搞之書

影/自動駕駛車槓上美國消防隊?每天都來找麻煩!

本周房產熱話/中捷事故1死10傷!台中奇葩建築「金5雞」引熱議 麥當勞全台關不停...汐止南昌、土城裕民都要熄燈

美宣布副國務薛曼6月退休 替補人選備受關注

相關新聞

習近平今訪法 馬克宏:我們需要中國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五日)出訪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歐洲三國,是他近五年來首度訪歐。從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接受「經濟學...

大陸海警 第6度巡查金門海域

金門漁船翻覆二死案遲未解決,大陸海警局昨天繼續在金門海域「常態化執法巡查」,大陸海警發布的地圖顯示海警船距離大、小金門分...

北韓恢復允許大陸公派留學生入境 新冠疫情後首次

據中國大陸駐北韓大使館消息,41名大陸政府獎學金留學人員2日抵達北韓首都平壤。這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北韓首次允許外國公派...

新規上路 台人禁任陸黨政軍職擴大

陸委會今年初曾預告,修正禁止國人擔任中共黨政軍職務公告例示,將範圍進一步擴大到大陸海協會、全國台聯、孔子學院等具政治性的...

廣東高速坍塌事故 增至48死30傷

大陸廣東梅大高速公路茶陽段一日凌晨發生路面塌陷事故,截至二日下午二時,已發現廿三輛車陷落,死亡人數上修至四十八人,卅人受...

廣東路塌36死 習近平時隔一日發聲:及時排查風險隱患

中國大陸正值「五一黃金周」假期,不幸1日凌晨,廣東梅大高速往福建方向發生高速公路路面塌陷事故,截至今早已釀36人死亡,3...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