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遭周刊爆男友是200公分經紀人?李多慧罕見用中文回應「感到非常疲憊」

神學士掌權後...赴阿富汗旅遊暴增十倍 「這國」遊客占最大宗

屏東榮總傳醫療暴力!7旬翁闖門診揍醫師 勸架護理師動胎氣

礁溪國小地下停車場公共藝術 《憩礁溪》腳腳漫步在溫泉

礁溪國小地下道的公共藝術《憩礁溪》,呈現溫泉泡腳意象。記者戴永華/攝影
礁溪國小地下道的公共藝術《憩礁溪》,呈現溫泉泡腳意象。記者戴永華/攝影

國5通車後加速礁溪觀光產業蓬勃發展,停車位不足。縣政府兩年前爭取4億餘元興建礁溪國小地下停車場,最近完成停車場《憩礁溪》公共藝術,今天舉辦啟用儀式。公共藝術以地下道方式呈現,牆面藍色系的水紋彷如溫泉流動,泡腳時的水下腳、石頭、落葉等意象,感受漫步溫泉的視覺體驗。

為紓解假日塞車及車位不足問題,礁溪國小操場地下2層停車場提供358席汽車位,前年8月29日完工使用,是礁溪鄉市區車位最多的停車場,停車場外觀仿「抹茶山」意象,緩坡山陵芒草,曾經榮獲第22屆公共工程金質獎。

從礁溪國小要到對街有一處「行人地下道」使用40餘年,提供學童及民眾穿越礁溪路及育才路的安全通行空間,與地下停車場相連結。

縣府交通處表示,地下道建於民國70幾年,年代久遠、設施老舊,需整修提供行人友善步行空間,縣府依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規定,公有建築物應提撥1%經費設置公共藝術,藉此機會擇定該地下道及兩側出入口作為停車場的公共藝術地點,美化空間,讓地下道更通透明亮。

縣政府表示,名為《憩礁溪》公共藝術,是由藝術家羅萬照、林育正創作,以溫泉意象發想,把地下道空間分割成數道水紋線條,呈現地下道中潛藏的溫泉流動,依不同材質去呈現腳、石頭、落葉,透過詼諧幽默方式,讓民眾沉浸入泉中的感受,有如漫步在溫泉的視覺體驗。

啟用儀式中,由縣長林姿妙,縣議員林聰池及莊淑如帶領學童穿過地下道,對街就是知名的蔥油餅排隊名店,另一側是郵局等機構,林聰池建議把目前15分鐘的免費停車時間延長到30分。

該停車場目前委外經營,林姿妙要求在地下道入口處,增加停車場位置的指引標誌,讓外地遊客來到礁溪觀光,清楚知道礁溪國小停車場位置,停好車輛後悠閒去逛街、購物、吃美食。

公共藝術《憩礁溪》地下道入口的護欄扶手,有著大大小小的溫泉泡泡。記者戴永華/攝影
公共藝術《憩礁溪》地下道入口的護欄扶手,有著大大小小的溫泉泡泡。記者戴永華/攝影
礁溪國小地下道的公共藝術《憩礁溪》,呈現溫泉泡腳意象。記者戴永華/攝影
礁溪國小地下道的公共藝術《憩礁溪》,呈現溫泉泡腳意象。記者戴永華/攝影
礁溪國小地下道的公共藝術《憩礁溪》完成,今天舉辦啟用儀式。記者戴永華/攝影
礁溪國小地下道的公共藝術《憩礁溪》完成,今天舉辦啟用儀式。記者戴永華/攝影
礁溪國小地下道的公共藝術《憩礁溪》,呈現溫泉泡腳意象。記者戴永華/攝影
礁溪國小地下道的公共藝術《憩礁溪》,呈現溫泉泡腳意象。記者戴永華/攝影
礁溪國小地下道的公共藝術《憩礁溪》完成,今天舉辦啟用儀式。記者戴永華/攝影
礁溪國小地下道的公共藝術《憩礁溪》完成,今天舉辦啟用儀式。記者戴永華/攝影

停車場 公共藝術 林姿妙 標誌 溫泉 藝術家

延伸閱讀

力麗威斯汀酒店公益住宿券超搶手 宜蘭人享2大限定優惠

拚拍賣價 林姿妙下田插秧籲認購宜蘭米

相關新聞

林姿妙帶隊爭取冬山交流道審查過關 預計2031年完工

宜蘭縣冬山鄉人口數占全縣第三,國5通過冬山鄉卻未設交流道,且冬山市區與國5現有交流道距離過長,影響產業發展,地方爭取增設...

花蓮困境 農產繞一大圈運北農成本增一倍、保鮮期也打折

花蓮地震後蘇花公路每天僅限3時段通行,大貨車不能走,花蓮共同運銷27噸大貨車,必須繞一大圈走南迴送到北農,要提早3小時出...

體育館設備老舊 基市籌4千萬改善

基隆市立體育館近期辦大型演唱會和球賽,市府發現硬體設施有待提升,下月將向市議會提出追加預算1150萬元,搭配向中央爭取補...

花蓮震後拚觀光 奇萊玩一夏報名

花蓮市公所的「奇萊玩一夏」自行車活動今年規畫3條路線,長度分別為35、59及63公里,跨越花蓮市等5市鄉,搭配導覽解說、...

小礁溪賞螢 國外遊客慕名來

宜蘭縣小礁溪賞螢活動起跑,人潮爆多,首場螢火蟲賞螢活動,長達1公里賞螢道路滿滿都是人,導覽解說也受歡迎,吸引遊客紛紛圍過...

潮嚮青創市集 基隆國門廣場登場

2024「潮嚮.山海基隆」首場青創市集「海派一shot!」,昨天在基隆國門廣場登場,現場匯聚21家基隆在地青創品牌的風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