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永豐銀斥資141億元 收購柬埔寨微型存款金融機構領導者Amret

花蓮觀光產業紓困振興3方案細節出爐 力拚6月上路

基隆崁仔頂大樓震後嚴重龜裂 議長籲市府劃入都更改建

基隆明德等3棟大樓震後鋼筋裸露、龜裂,住戶盼拆遷改建。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明德等3棟大樓震後鋼筋裸露、龜裂,住戶盼拆遷改建。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市中心蓋在旭川河上方的明德、親民、至善三棟大樓,位愛一路已有44年歷史,老舊建築物都連接在一起,這次花蓮強震後,連結通道受損出現鋼筋裸露、位移裂縫,還有2樓梁柱有大裂痕,當地3里長陳情,擔心有安全疑慮,盼速改建。議長童子瑋說,市府應立即介入,評估拆遷補償的可能性。市府表示,結構是否安全將待鑑定報告。

明德大樓1樓就是著名的崁仔頂魚市場,花蓮強震後鋼筋裸露、龜裂嚴重,今天童子瑋會同相關單位會勘。

「當天地震上下劇烈搖晃,2樓一處梁柱斷裂嚴重。」仁德里長王朝成說,住戶很擔心建物能不能再撐到下次大地震,多同意拆除另地改建。

童子瑋表示,過去政府在河上蓋3棟大樓增加商業空間,下方是日本人闢建的人工運河,但汙水都往下排到基隆港,長期以來大樓存廢引發爭議。每棟有住144戶,共計432戶,除住戶外,還有報關行等很多商業空間,但只有建物所有權,沒有土地所有權。

童子瑋說,強震後住戶和商家都住得提心吊膽,應立即進行安全鑑定、補強措施,並研議是否有拆遷補償的必要性,評估都更的程序,都更有很多型式可討論。

童子瑋認為,未來應建立基隆市的危老都更檢驗平台,公部門投入調查,建立機制讓民間、民意代表來提報,並整合都發處、工務處等單位,定期進行公開的基隆市都市更新說明會回應民意。

童子瑋建議,這3棟大樓重新規畫其他土地興建,不宜再原地重建,才能符合的問題,也讓現地旭川河重見天日,應是未來努力方向。

結構技師張眾佳說,建造年代已久,當年的耐震規範已不符現在的要求,檢視後發現有很多鋼筋外露、水泥剝落,伸縮縫也沒有設置,是否能抵抗下一次地震,要等後續鑑定報告出來,才能判定要補強或拆除的動作,屆時市府會再和住戶協調與討論。如果有達到危老重建的標準,可爭取危老容積獎勵。

市府都發處副處長副處長謝旻成表示,這3棟大樓結構安全問題,還要經兩個技師公會確認,才會做出紅黃單判定,目前全市剩一處被貼黃單待改善。

基隆明德等3棟大樓震後鋼筋裸露、龜裂,住戶盼拆遷改建。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明德等3棟大樓震後鋼筋裸露、龜裂,住戶盼拆遷改建。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明德等3棟大樓震後鋼筋裸露、龜裂,住戶盼拆遷改建。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明德等3棟大樓震後鋼筋裸露、龜裂,住戶盼拆遷改建。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明德等3棟大樓震後鋼筋裸露、龜裂,住戶盼拆遷改建。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明德等3棟大樓震後鋼筋裸露、龜裂,住戶盼拆遷改建。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明德等3棟大樓震後鋼筋裸露、龜裂,住戶盼拆遷改建。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明德等3棟大樓震後鋼筋裸露、龜裂,住戶盼拆遷改建。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明德等3棟大樓震後鋼筋裸露、龜裂,住戶盼拆遷改建。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明德等3棟大樓震後鋼筋裸露、龜裂,住戶盼拆遷改建。記者游明煌/攝影

基隆港 童子瑋 花蓮強震

延伸閱讀

災後建物評估持續中 內政部:紅單49件、黃單79件

403地震受災戶租屋補貼、房屋重建 安置措施一次看

花蓮地震661校受災 損失逾24.3億元

花蓮強震全台校舍災損達24.3億 東華大學占20億

相關新聞

回響/基隆唯一申請中央補助「拉皮」 塗料整修既美觀防濕 房價也看俏

本報報導,台灣部分建築外牆劣化,潛藏「磁磚雨」風險。基隆市中正路永隆大廈,是基隆唯一申請到中央補助「拉皮」的建築物,用塗...

林姿妙帶隊爭取冬山交流道審查過關 預計2031年完工

宜蘭縣冬山鄉人口數占全縣第三,國5通過冬山鄉卻未設交流道,且冬山市區與國5現有交流道距離過長,影響產業發展,地方爭取增設...

花蓮困境 農產繞一大圈運北農成本增一倍、保鮮期也打折

花蓮地震後蘇花公路每天僅限3時段通行,大貨車不能走,花蓮共同運銷27噸大貨車,必須繞一大圈走南迴送到北農,要提早3小時出...

體育館設備老舊 基市籌4千萬改善

基隆市立體育館近期辦大型演唱會和球賽,市府發現硬體設施有待提升,下月將向市議會提出追加預算1150萬元,搭配向中央爭取補...

花蓮震後拚觀光 奇萊玩一夏報名

花蓮市公所的「奇萊玩一夏」自行車活動今年規畫3條路線,長度分別為35、59及63公里,跨越花蓮市等5市鄉,搭配導覽解說、...

小礁溪賞螢 國外遊客慕名來

宜蘭縣小礁溪賞螢活動起跑,人潮爆多,首場螢火蟲賞螢活動,長達1公里賞螢道路滿滿都是人,導覽解說也受歡迎,吸引遊客紛紛圍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