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楊梅一號社宅公益棟沒門禁憂安全疑慮 住宅處:可研商

桃園楊梅一號社宅分為住宅棟及公益棟,公益棟去年9月啟用,而住宅棟今年4月起租,不過原在公益棟的管理中心移至住宅棟,導致沒門禁,大樓內還有幼兒園、托嬰中心,擔心人員複雜,建議設門禁管制。桃園住宅發展處回應,公益棟性質相當於服務公眾行政大樓,若各使用單位有共同管理之需,甚至決議設置門禁,可共同研商妥適管理模式,並由住宅處協助改善硬體事宜。
斥資逾13億興建的楊梅一號社宅,位在金龍一路及金龍三路上,公益棟去年5月點交,包含幼兒園、公托中心、終身學習服務據點、家照者支持據點、社區日間作業設施(小作所)、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及市民活動中心等,而住宅棟214戶本月起租。
市議員周玉琴表示,住宅棟啟用後,原本設在公益棟1樓管理中心遷移至住宅棟,衍生公益棟沒有門禁管制,任何人可自由進出每個樓層,造成設置於公益棟各樓層的幼兒園、社區大學、日照據點與市民活動中心衍生非常大的安全隱憂。
周玉琴建議於公益棟增設「門口對講機」到內部樓層,由每個機構自己管控門禁,對講機連線到住宅大樓的管理中心,省錢節省人力又確保安全。
住宅處回應,公益棟性質相當於服務公眾行政大樓,若各使用單位有共同管理之需,甚至決議設置門禁,可共同研商妥適管理模式,並由住宅處協助改善硬體事宜。
住宅處說,目前公益棟於早上7時由公托中心開門,晚上9時由社福單位關門,民眾在該等單位上班或營運時段內,均可市民活動中心、社區大學入內參與活動、洽公或尋求協助服務全區及戶外安全維護,仍由社宅物管中心負責。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