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梵關係將生變?梵蒂岡:盼在中國派設常駐代表

楊文科宣布竹縣營養午餐即刻解除「粄條禁令」 小朋友最快5月1日吃到粄條

新竹縣長楊文科大讚粄條好吃,更不吝舉大姆指連連稱讚。記者巫鴻瑋/攝影
新竹縣長楊文科大讚粄條好吃,更不吝舉大姆指連連稱讚。記者巫鴻瑋/攝影

新竹縣長楊文科今天宣布,原本受寶林粿條食安事件影響而暫停在縣內營養午餐供應的粄條,今起即刻全面開放恢復,鼓勵民眾多用行動支持客家米食。不過,新竹縣教育局補充說明,多數學校因為已公布4月份菜單,無法隨意更動,因此最快5月1日小朋友才會再次吃到粄條。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中午與楊文科前往芎林鄉街上的美濃粄條店用餐,用實際行動支持店家。楊長鎮表示,米食文化是代表客家飲食文化相當重要的一環,無論是叫粄條、面帕粄,又或是閩南鄉親所稱的粿仔條,都是同類米食,但受到這次食安事件衝擊,讓不少店家業績都被打趴、產業受到打擊,因此希望透過實際行動支持店家,也呼籲消費者多給粄條信心。

新竹縣從4月1日起即暫停高中以下各級學校營養午餐使用粿仔條、粄條,改以炒麵等其他食材替代,不過楊文科今天宣布,為鼓勵受影響的粄條產業、重建消費信心,因此響應客委會號召,恢復營養午餐粄條供應。

楊文科今天中午與楊長鎮及立委徐欣瑩,率團前往芎林鄉市區的「美濃樓」粄條店用行動支持店家,不僅大啖炒粄條,楊長鎮還多點了一碗湯粄條與眾人分享,大讚無論是新竹北埔、新埔,又或是高雄美濃、東部粄條都十分美味,盼消費者多給客家米食信心。

「食粄條毋使驚!」徐欣瑩大力呼籲消費者不用怕粄條會有問題,粄條是客家人重要的飲食代表,不過多是新鮮手工現做現賣,且每個地方的粄條都各有風味,希望消費者能夠繼續支持客庄粄條。

竹東徐姓國小生家長贊同恢復粄條供應,相信縣政府會做好把關,但也要求相關單位應主動檢驗食材安全性,才不會讓家長擔心孩子吃的不安全。

同樣身為家長的新竹縣議員蔡蕥鍹表示,作為學童家長的她最能體會家長們對於營養午餐食安的擔憂,縣府應要求營養午餐食材供應廠商出具檢驗報告,同時將相關報告、食材溯源、菜單等資訊公告在智慧校園App「School+家長」上,讓家長可以線上查閱。

湯粄條料理是客家米食代表之一,純白的粄條又有「面帕粄」之稱。記者巫鴻瑋/攝影
湯粄條料理是客家米食代表之一,純白的粄條又有「面帕粄」之稱。記者巫鴻瑋/攝影
楊文科(左3)、楊長鎮(左4)等人大啖粄條,用實際行動支持粄條美食。記者巫鴻瑋/攝影
楊文科(左3)、楊長鎮(左4)等人大啖粄條,用實際行動支持粄條美食。記者巫鴻瑋/攝影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點湯粄條與眾人分享,希望透過實際行動號召消費者支持粄條。記者巫鴻瑋/攝影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點湯粄條與眾人分享,希望透過實際行動號召消費者支持粄條。記者巫鴻瑋/攝影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點湯粄條與眾人分享,希望透過實際行動號召消費者支持粄條。記者巫鴻瑋/攝影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點湯粄條與眾人分享,希望透過實際行動號召消費者支持粄條。記者巫鴻瑋/攝影
客家炒粄條每家店家都有獨門醬料,因此口味各有不同也各有擁護者。記者巫鴻瑋/攝影
客家炒粄條每家店家都有獨門醬料,因此口味各有不同也各有擁護者。記者巫鴻瑋/攝影

新竹 楊文科 粄條 食安

延伸閱讀

寶林茶室案衝擊外食信心 百貨業者加強食安把關

寶林食安風暴延燒 美濃粄條一條街 業績掉一半

藍委憂寶林案傷客家粄條買氣 籲客委會澄清重振

邦克列酸並非常見 學者揭「產生環境條件」:粄條袋子不抹油就能避免

相關新聞

台電才說要挽回民心…桃園下午又停電!蘆竹上萬戶受影響

桃園半個月停電20次引發關注,台電總經理王耀庭今天上午到台電桃園區營業處,表示將推動專案巡檢,全力加強檢視線路及弱點設備...

桃園又停電了 八德區2997戶受影響台電搶修中

桃園市又無預警停電了,八德區下午2時有2997戶停電,原因仍在查明中,台電人員正全力搶修。據悉,台電事發後緊急處理,目前...

快儲水!桃園5區明停水 影響7萬6137戶

台水公司表示,為確保供水設備安全及配合能源政策,明日上午8時起至周四上午2時,辦理「龍潭給水廠高壓電氣設備檢驗等工程」,...

小人國停電周邊687戶也遭殃 台電抱歉:包商修剪樹枝誤觸高壓線

桃園市最近頻頻無預警停電事故,今天中午龍潭區小人國主題樂園突然停電,引起許多正在園區遊玩的遊客和校外教學的國小師生驚呼「...

桃園龍潭小人國中午突停電 遊客小朋友大驚 業者回應了

桃園市最近接二連三停電,桃園市龍潭區小人國主題樂園今天早上也突然發生停電,遊客拍下畫面,還有不少國小師生來校外教學,直呼...

食安疑慮+1!桃園網友買便當驚見新鮮「加菜」...還在蠕動

近期食安風暴獲高度關注,不過桃園有網友於臉書po出近期前往桃園楊梅某燒臘店買便當當晚餐,一回家要吃時發現便當裡有蛆,嚇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