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本「小手」昔啟發台積電 今失落的半導體王國能否重返榮耀

為什麼我存不了錢?原來財庫、福報都因為「這件事」流走了

38歲「中國巴菲特」突傳死訊 網傳旗下基金踩雷地產股

0056看齊00878…改「季配息」和納入收益平準金! 最快7月就進行

元大高股息(0056)再度做出重大兩大變革。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元大高股息(0056)再度做出重大兩大變革。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因應投資人對於台股ETF一年多次配息的需求、連續12年配息且填息的紀錄保持者元大高股息(0056)再度做出重大兩大變革:由年配改為季配息、同時納入收益平準金機制,讓投資人領息次數更有感,除息月分訂為1、4、7、10月,今年7月將進行第一次季除息,且能採平滑方式穩定配息給投資人。

繼去( 2022 )年與時俱進擴充成分股檔數至50檔後,元大投信今(26)日指出,0056持續與時俱進以符合市場需求,改為季配後,過去一年一次的除息前後進場策略,將可季季參與,且投資人不用再於「季配」與「長期穩定高息紀錄」間取捨,可透過「新0056」長期穩定參與台股指標企業配息果實,完整建立個人現金流資產布局。

元大投信指出,0056長期配息且填息表現優異,深獲投資人信賴,成立以來持續帶動投資人感受到「以ETF取代個股」的優勢,促成存股領息風潮,以往每年除息前後更有「0056現象」,包括參加除息尋求高配息率的「愈配愈買」、除息後以較低成本增持的「配完再買」,甚至是單純瞄準填息價差的「配完才買」,都能透過0056建立投資策略,在正式改為季配後,更可以季季參與。

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4月底台股季配ETF的投資人達184萬人,而總檔數14檔平均成立年數為1.67年,而0056不僅已有超過15年的成立時間,改為季配息後,94萬投資人將自動轉換為季配息,大幅擴大台股多次領息的投資族群。

更重要的是,0056改為季配後,投資人除了不用再於「季配」與「長期穩定高息紀錄」間取捨,同時0056於1、4、7、10月除息,還有望牽動市場從「標的選擇」,逐漸轉向「資產配置」,完整建立個人現金流資產布局策略。

元大高股息ETF研究團隊指出,0056自2007年成立以來,引導投資人在價差之外更透過分散風險方式存股領息,在過去的15年已繳出亮眼的配息成績;而隨著投資人積極尋求現金流作為所得替代,0056以季配息方式提供解決方案,進入下一個15年「新0056」將持續陪伴投資人長期穩定參與台股指標企業配息果實。

元大投信提醒,投資人選擇高股息ETF時,除應注意配息率是否與追蹤指數息率差異太大,可能使ETF長期績效落後追蹤指數,參加配息時也要留意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報酬率,配息金額會自ETF淨值扣除,宜一併留意淨值之變動。

元大投信 0056元大高股息 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 ETF 季配息 收益平準金

延伸閱讀

14年來最長!台股明年交易天數增 台股、券商同享利多

富邦特選高股息30領多少配多少 近四次配息率達12.5%

00878、00713皆有「收益平準金」! 他問:00919也有會是穩配8%的原因嗎

00878「填息」股價更站上18元! 網問:獲利5%想先賣再買行嗎?

相關新聞

00929、00878、中信金…等標的皆能穩賺不賠? 他提「4原則」:做不到寧可別學

以每股22元的價格買進00878一張,不料股價下跌到21元,此時你就再買進2張;結果股價繼續下跌到20元,這個時候「就要」再加碼買進4張,以倍數買進、以此類推...

00922績效勝0050還更貼近大盤? 專家揪原因:關鍵應該出在台積電!

統計到今年八月底,台股績效最強的前10名ETF有一半都是高股息!不過根據過去回測資料,其實市值型ETF的長期報酬還是比高股息的表現要佳。至於現在市值型ETF是買進的時機嗎?財經專家阿格力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市場觀察。

00919「合理價格」是多少? 他用年化配息率推算:7%以下30.85元以上

採用9月22日00919收盤價格20.65元計算,年化配息率目前約落在10%~11%之間。

ETF一檔檔推陳出新…將有泡沫化危機? 他:猶記兩年前多數人只知道0056和0050

ETF的泛濫又會不會是曇花一現!只是投資巿場短期的亂象呢?

00919平均要每月加薪1至10萬需多少成本? 他曝光「加薪表」:5X張!

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連續兩次配發0.54元現金股利,截至2023年9月23日,群益官網公開資訊顯示,00919基金淨值組成,(B)可分配投資收益*:2.24元。

用00878的配息買00922還00923? 他:會選「這檔」理由有三點

將配息一部分資金繼續投入00878滾,另一部分投入市值型ETF去滾,這樣兩者都配到了,就不用看到另一邊突然暴漲覺得好可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