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回不去了?楊丞琳被爆IG退追許瑋甯 網震驚揪出關鍵內幕

幾乎一模一樣!統測考題疑抄外國網站文章 教團:傷害測驗可信度

桃園外送員凌晨等紅燈突倒地 「原因曝光」警暖送便當

高鐵運量爆表 超越疫前高峰 日均量19.7萬人次

台灣高鐵。記者楊文琪/攝影
台灣高鐵。記者楊文琪/攝影

疫情期間與觀光業同為海嘯第一排的運輸業,在疫後隨著出遊熱度升溫,也迎來了久違的人潮,其中台灣高鐵(2633)在票價不變下,2023年前十個月不但旅客快速回籠,客運量還超越疫情前2019年的高峰,日均運量衝高到19.7萬餘人次創歷史新高。

台灣高鐵在2007年1月5日通車營運,因高鐵票價遠高於國道客運和臺鐵,且當時西部航線仍在營運,因此,通車第一年的載客量為1,555.5萬餘人次,但在高鐵票價低於航空客運,且旅客發現等機搭機與高鐵行車時間相差無幾,且班次更多可以選擇下,航空旅客快速流向高鐵,使得高鐵客運量逐年成長。

與航空相比,高鐵擁有快捷、運量大、票價具競爭力、受天候因素影響較小的優勢,通車第二年明顯磁吸航空客群,台北-台中、台北-嘉義、台北-台南等航線一條一條被高鐵打趴,陸續宣布停飛,而曾是國內航空業黃金航線的台北-高雄航線,也在2012年8月31日飛完最後一架次後,正式退出市場。

運輸業界分析,高鐵因便捷、準點、舒適,發生狀況少,受到很多旅客的信賴,且多年來國人已逐漸習慣搭乘高鐵南來北往,加上即使物價不斷上漲,高鐵還是維持最初通車時的票價,使得高鐵運量年年成長,疫情前2019年達到高峰,全年載客量為6,741.1萬餘人次,日均量18.4萬。

業界指出,疫情期間旅客擔心遭到感染,致使各運輸業載客量都急速下滑,但三年疫情,很多人的想法出現轉變,認為應該要對自己好一點,不管是出遊或返鄉,寧可多花一點錢來搭乘快速、舒適的高鐵,也不想為了省點車資而耗時去搭長途客運或臺鐵,所以過去高鐵經常在例假日和連續假期人潮湧現的情況,現在平日的尖峰時間(如上下班)主要車站同樣人潮洶湧。

據台灣高鐵公司統計,2022年10月國境解封後,國人勇於出遊或返鄉,當月搭乘高鐵的旅客量就達538.8多萬人次,到2023年10月每個月的運量都在五、六百萬人次,中秋連續假期9月15日當天旅運量甚至達31.8萬餘人次,創2007年通車營運以來單日最高紀錄,合計2023年前十個月的運量為6,010.1萬餘人次,日均量衝高到19.7萬餘人次,也改寫歷史新高。

高鐵運量刷新,除了一般旅客的搭乘外,台灣高鐵公司多年來推廣「高鐵假期」的旅遊產品逐漸獲得市場肯定,也推升了運量的成長,因為高鐵假期「車(票)加酒(店)」有優惠價,相當划算,且其搭乘時間大多在非假日的離峰時間,不會與上下班和假日搭乘尖峰時間重疊,銷售量也連年成長。

由於台灣高鐵疫情後營運大爆發,連續假期經常一位難求,甚至連自由座車廂都塞得滿滿,為感謝員工的辛勞,台灣高鐵去年12月中董事會通過2024年度平均加薪4.9%,超過一半的員工加薪幅度都在5%以上,且公司還決定發給每位員工2.3個月的年終獎金,以及加發每人1.2萬元的營運激勵金,為歷年來台灣高鐵發給員工最高的年終獎金,令人羨慕。

疫情 高鐵

延伸閱讀

雲林虎尾產業園區開發案露曙光 外漂科技人才有機會返鄉工作

台鐵板橋站已25年 老舊廁所飄惡臭民眾批「丟新北的臉」

高鐵年終六個月 加發1.2萬

高鐵消防分隊今落成啟用 全台僅4輛70公尺雲梯車進駐

相關新聞

中鋼股東紀念品瘋什麼?近11年品項總整理 網敲碗7項實用夯品

中鋼股東紀念品發放歷年來皆造成話題,股民大排長龍搶先兌換的情景已是常態。今年股東紀念品將在下(5)月23日至30日領取。共125萬名股東將可領取今年發放的不鏽鋼抗菌砧板組,最後持股「上車日」則為昨(17)日。

墾丁小琉球春節訂房不到7成?均價一看驚呆了 他卻喊「支持國旅」!

新聞說墾丁小琉球春節訂房不到7成,儼然國旅寒冬。

Lexus 1-2月合計掛牌4,963台 奪回豪華車市場No.1

Lexus品牌1-2月份合計登錄4,963台,再次取得豪華車市場龍頭寶座,展現2024年制霸豪華車市場的魄力與決心。

長榮機師春節假期若罷工 估平均一天至少影響1.5萬人

長榮航空(2618)機師勞資協商陷入僵局,交通部長王國材今日表示,勞資雙方對於薪資的認知差距仍然非常大,而且都很強硬,交...

看似日常的洗衣產業與時俱進 自助洗衣店2815家創新高 近5年成長翻倍

財政部發布統計通報指出,看似平凡日常的「洗衣」工作,隨時代改變,產業卻與時俱進。自助洗衣店自106年突破千家後,期間仍不...

危老時程獎勵明年歸零 雙北蛋黃區搶搭末班車強力推案

地震喚起民眾對老屋的危機感,但危老條例的時程容積獎勵將於明年畫下句點在即,,據住展雜誌統計,去年北台灣危老重建案推案量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