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台南豆仔粿流傳百年漸消失 只剩安定保安宮旁這攤吃得到

台南元宵豆仔粿流傳百年漸消失,178線公路安定保安宮旁還吃得到。記者周宗禎/攝影
台南元宵豆仔粿流傳百年漸消失,178線公路安定保安宮旁還吃得到。記者周宗禎/攝影

台南市幾百年前許多靠海先民,每逢元宵節家戶自製用豬油煎來祭拜「公嬤」祖先、外型類似蔥油餅的「豆仔粿」,流傳至今正逐漸消失。台南安定部分老社區聚落居民還年年元宵拿「豆仔粿」祭祖,但已不見民眾自製、還好還有陳家小吃攤堅持賣了近半世紀傳統,明天元宵節凌晨就上工準備,一路賣到黃昏天黑。

在地耆老說,早年因為鄉下人都很窮,「豆仔粿」主要原料是用黃豆研磨豆漿後剩下、台南人俗稱「豆頭」的豆渣,後來台灣經濟稍為好轉、豆渣多改給豬吃,直接以黃豆磨粉當粿仔來煎。每到元宵節賣蚵仔煎、蚵嗲的小攤也會兼賣賺外快,就像清明節賣潤餅皮一樣。

近年台灣生活水準提高、已少人用這種東西來拜祖先,現在只剩下台南安定區陳家,每周六日下午在安定保安宮旁路邊擺攤,一擺已40多年,不過陳家不用黃豆,而是用白碗豆來作豆仔粿,因為口味獨特總是能吸引路過民眾、不少在地人百吃不厭,每到周末都來光顧。

陳家第二代接手攤子,每塊20元的「豆仔粿」算是價廉物美的安定在地銅板美食,生意一直很好。許多外地嫁來安定的婆婆媽媽一吃就十幾二十年。無患子生技老董王高榮說,小時候因為家裡很窮,老媽就常常用「豆頭」煎餅給孩子吃,到現在依舊回憶無窮,想回味童年就買來品嘗一下。

明天元宵節,陳家總動員從清晨四點就開賣,一路賣到黃昏。老闆說,這是老祖先留下來的獨特祭祖小吃,也反映了時代演變,雖只剩他們一家在做,但女兒已經接手,會繼續保留這項古早味傳統美食。

台南元宵豆仔粿流傳百年漸消失,178線公路安定保安宮旁還吃得到。記者周宗禎/攝影
台南元宵豆仔粿流傳百年漸消失,178線公路安定保安宮旁還吃得到。記者周宗禎/攝影
台南元宵豆仔粿流傳百年漸消失,178線公路安定保安宮旁還吃得到。記者周宗禎/攝影
台南元宵豆仔粿流傳百年漸消失,178線公路安定保安宮旁還吃得到。記者周宗禎/攝影
台南元宵豆仔粿流傳百年漸消失,178線公路安定保安宮旁還吃得到。記者周宗禎/攝影
台南元宵豆仔粿流傳百年漸消失,178線公路安定保安宮旁還吃得到。記者周宗禎/攝影

延伸閱讀

開運吉日來了! 2023「元宵節」求財、求子、求桃花時機及15大禁忌曝光

元宵節來了!新東陽、點水樓「炸元宵」應景開賣

中捷元宵送列車燈籠「竟與3年前一樣」? 議員質疑「清庫存」

台南民代揪社團企業元宵節前夕贈弱勢米、麵、湯圓

相關新聞

走進嘉義的阿凡達! 豐阿縱走之「大瀧溪線鐵道」 讚嘆有如步入納美人國度

udn走跳旅遊/布魯 日治時期日人為了伐木,在阿里山區修築了多條鐵道用來運送材木,其中早已停駛的眠月線成為近年爆紅的健行路線,而由眠月線的塔山車站叉出、更早停駛的大瀧溪線,則幾乎完全消失在廣

連假去哪玩?台南井仔腳瓦盤鹽田旅遊攻略,體驗百年鹽業文化

【旅奇傳媒/編輯部整理】台南好山好水,除了市區古蹟、美食吸客外,北門的井仔腳鹽田也是喜歡台南的遊客不容錯過的景點!黃偉哲市長說,「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清一

十坪、僅十席座位! 台南老屋宅「十平料理店」 蘊藏濃濃人情味與日料握壽司

本事空間製作所設計的台南「十平料理店」;圖片提供/本事空間製作所 老宅、老屋、老木頭與老巷弄,一間就像是深夜食堂裡的主角山型屋,混合著濃濃日式懷舊風格的日本料理店「十平料理店」安靜地座落在台南的巷弄

嘉義手作早午餐超彭湃!「養牛人家」綠盈牧場直送鮮奶最新鮮

【養牛人家】是嘉義在地知名綠盈牧場的直營門市,主打新鮮自產的鮮乳所製作的優格,而提供的早午餐、義大利麵、甜點與各式飲品,在製作上也不馬虎,讓顧客在早晨醒來的第一餐就能吃到滿滿的營養餐點與能量。

6公尺高台灣黑熊!鄒族逐鹿文創園區 走訪原民文化體驗在地

將鄒族先人傳統古獵場遺址veoveoana改建,也在名稱中將此獵場名字融入,就是為了致敬於祖先智慧與文化。更在場內設有篝火廣場,在此舉行一年一度盛大鄒族祭典「分享季」。

厚皮才過癮!台南「貓舌頭小籠包」只販售2口味照樣熱賣,招牌厚皮是在地人懷念的味道

澱粉控看過來!誰說小籠包薄皮才好吃,厚皮有勁道又Q彈,這間位於台南北區的「貓舌頭小籠包」專賣厚實感小籠包,除了多汁鮮肉外,紅豆包也不能錯過!飽滿豆沙不過甜,咬下一口伴隨淡淡奶香,沒幾口就能炫掉一顆。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