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南楠西區地震災情嚴重 黃偉哲宣布停止上班上課

嘉義縣大埔鄉傳地震災情 1月21日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南韓醫「超時低薪」掀罷工 政府祭鐵腕:全吊銷執照!一文看懂白色風暴

圖/中央社
圖/中央社

【撰文/黃明惠整理】

南韓政府今年2月初宣布自2025學年度起,每年將大規模增收2千名醫學生,藉此解決國內醫療人力不足、高齡化社會需求問題,然而這項政策卻引發南韓醫界不滿,數千名實習住院醫師為表達抗議集體請辭,導致醫院人力不足,病患跟傷患求助無門,在醫院到處詢問:「這裡有醫生嗎?」

南韓政府宣示立場不會在「必要」改革上讓步,週一(3/4)更宣布將啟動程序,針對參加罷工行動的7千名住院醫師,全部吊銷執照。韓國保健福祉部第二次官(副部長)朴敏守更直言這項懲處將無法逆轉,會永久留下紀錄,不利於醫師未來職涯。

這場醫療改革掀起的白色風暴,至今已持續將近半個月,《今周刊》整理相關重點,帶讀者了解始末。

南韓多次推動改革卻都未果

時序回到2000年,當時南韓政府推動一項「醫藥分家」改革,解決醫生以藥養醫,老百姓醫藥費過重的弊端,卻導致醫生罷工。

最終醫藥分家改革雖然成功進行,但政府也做出妥協,承諾減少醫學院招生人數10%,這也是為何南韓全國醫學院錄取人數從2006年開始,連續18年每年被限制在3058人,低於此前的3507人。

南韓最近一次醫界罷工則是在2020年疫情期間,當時南韓醫療系統一度因人手不足而崩潰,時任文在寅政府因此提出在10年內每年招收多400名醫學院新生,當時的實習住院醫師隨即展開無限期罷工,後續考慮到當時疫情嚴重,文在寅政府最後作罷。

尹錫悅喊多收2千名新生 成本次罷工事件導火線

南韓政府今年2月初拍板,自明年起醫學院總招生名額,將從現有的3058名,增加到5058名,每年增加2千人,預計2031至2035年間,會多出1萬名醫學生進入職場。

南韓政府的給出的理由是,對於準備照顧老化人口和培養足夠的醫師,此舉可緩解當前醫師短缺的問題。

如果政策最終定案,將會是南韓自2006年後,相隔快20年後首度增加醫學生名額。依照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顯示,南韓每1000人只有2.6名醫師,遠低於37個已開發國家3.7名的平均水準。

而OECD發布《2023年健康狀況一覽》(Health at a Glance 2023)報告也指出,南韓醫生在2021年的年均總收入比韓國全體勞動者的平均收入高出2.1至6.8倍。

南韓醫師長期待遇:低薪、長工時

路透社報導,南韓的實習住院醫生採36小時輪班制,每週值班時間經常超過100小時,相比之下,美國醫師的輪班時長則少於24小時,每週工時也不超過60小時,且成為住院醫師後,第1年月薪約5000美元(約台幣15.8萬元)。

然而,一名25歲的柳姓住院醫師透露自己薪資是靠「血汗工作」換來的,柳醫師說他每週值班逾100小時,包括加班費在內的月收入僅200萬至400萬韓元(約4.7萬至9.5萬元台幣)。

另一名金姓住院醫師也說自己某次值班34小時後,喝了一杯咖啡接著就昏倒了,他更透露自己每週值班長達80小時,換算下來時薪僅約237元台幣。

罷工醫師訴求什麼?

主導這次罷工的韓國實習住院醫師協會(Korea Intern Resident Association)發布聲明,對於政府增加醫學生的手段不表贊同,認為除非解決「醫療服務工資低和濫訴等基本問題」,否則增加醫師總數不會有任何幫助。

也有醫師表示,政府改革計畫應該正視「長期忽略的真正問題」,追根究柢是由於國民健康保險的財政激勵措施不當、醫療訴訟風險,才使得兒科和心臟內科等某些關鍵領域的專科醫師短缺。

醫生罷工、病患遭殃「手術無限期延後」

南韓醫界自2月20日開始大罷工,在全國100間主要教學醫院中,有萬名專科醫師集體遞出辭呈,等於占全體醫師超過7成。

然而,罷工事件一天未趨緩,隨著開刀日將近,更多的事被通知手術無限期延後的病患,就有癌症患者表示:「如果罷工時間拉長了,院方說沒辦法保證能進行手術,為什麼我好像成了罪人、為什麼偏偏非要犧牲我呢?」

民眾表態支持 或讓尹錫悅民調加分

正因為不少南韓民眾無法看病、手術時程延後,社會也出現怨言,反向挺南韓政府對醫學院擴招一事,更認為醫療人員只是自私地為保住自己的飯碗。

路透社報導,南韓政府強勢應對醫生群體罷工潮,被民眾視為是對特權階級開刀,因此讓尹錫悅的支持率飛升至3個月來的最高點。

根據蓋洛普2月26日公布的民調結果,尹錫悅的支持率已上升到41.9%,為2023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也讓尹錫悅所屬的國會保守派在4月選舉之前可利用此議題,有機會重新獲得國會多數席位。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3場劫難1年內全發生,病到連張衛生紙都拿不住…叱吒科技圈的吳惠瑜劫後體悟:別為榮華富貴賣命

台積電進軍熊本不是美國黑船再現!「三星教訓」讓台日雙方知道:不要跟對手合作

新制勞退分紅來了!319萬人能拿超過5萬、半數勞工領逾2萬...勞退帳戶怎麼查?4種方法一次看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黨內孤鳥石破茂 四度問鼎首相失敗為何這次成功突圍?「兩大原因」讓他意外出線

從政三十八年來,石破茂素以敢言聞名,尤其在安全保障和外交政策有獨到見解,卻始終缺人和。在自民黨聲望跌落谷底之際,這位非主流政治家,能否做出一番新氣象?

99.9%的人不適合買儲蓄險、投資型保單! 專家:買孩20年終身壽險 不如買他身上

儲蓄險、投資型保單是國人喜愛購買的險種,但不少人因此進入理財誤區,認為透過儲蓄險存錢,效率比定存快,還能擁有保險保障;購買投資型保單,保險之餘還能理財。真是如此嗎?定方財務顧問總經理洪哲茗、副總邱茂恒認為,保險重點在於轉嫁風險,應與投資目的分開,購買保險確保收入中斷時生活無虞,並使用有效率投資方式累積財富,退休後達到財務獨立、保險愈買愈少的生活。

2025繼續跟著AI衝一波?精材、達發…「雙層濾網」篩好股 10檔名單出列!

展望2025年,AI相關題材仍是投資主軸,且大浪延伸至上下游及周邊產業。 眾多AI概念股中,有哪些2024年營運成績亮眼、未來還可望持續乘勢上揚的公司?

東京空廚試菜!張國煒要求星宇「跑快點」 3萬英尺端和牛壽喜燒…光小菜就要花16小時

開航即靠著胡同、蜷尾家等聯名一炮而紅,星宇機上餐有不能輸的壓力。當米其林餐點不再稀奇,星宇又要怎麼靠細節拿到致勝的門票?

拿現職的危勞 增退休警消福利?月退俸能領7.2萬 在職的不領情「未爆彈留給下代拆」

在野陣營憑藉國會多數,對蔡政府推動的年金改革進行全面反撲。這回藍、白合力修法端前菜,將退休警消的年金所得替代率上調到最高80%,已然引發所有公務人員要求比照辦理的骨牌效應。

2025金融股股利誰最香?富邦金、中信金…外資最看好它:這2檔「輸給大盤」得再加油

14家金控2024年前11月獲利大賺高達5714億元創史上新高,年增近六成!由於2025年金控股利發放預估不錯,可望高於2024年,使得存股族搶存金融股。 對此,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在報告中列出,最看好哪幾檔金融股,同時也點名2檔表現「輸給大盤」因而不看好,目前預估有3家現金殖利率上看4.5%,其中中信金現金股息最為可口,殖利率預計上看5%。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