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地震災情不斷…國民黨立委團訪陸後 國台辦:捐組合屋給花蓮

劉柏立被拔除 媒體大亨竟可決定NCC主委?後續誰來接

王滬寧再釋對台善意!會談細節曝光 傅崐萁:希望大陸民眾走進台灣

為何15秒短影音讓人上癮、出現「抖音腦」?關鍵在這機制!一文看懂多嚴重

TikTok也成為Z世代最受歡迎的社交軟體。 美聯社
TikTok也成為Z世代最受歡迎的社交軟體。 美聯社

【文.翁申霖】

擁有逾10億活躍用戶的TikTok(國際版抖音)充斥許多有趣生動的短影音,讓人忍不住一看再看,不少人開始滑起短影音便停不下來,足見其讓人上癮的魔力,TikTok也成為Z世代最受歡迎的社交軟體。

2022年《公視主題之夜SHOW》更以TikTok為主題,播出澳洲公視紀錄片「TikTok:世界上最夯的APP」(TikTok:The World’s Most Popular APP),探討在短影音時代下,帶來的成癮威脅與資安危機。

有專家直接點名TikTok如何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大腦,最新研究表明TikTok恐怕會改變未成年人的「注意力長度(Attention span)」,年輕世代沉迷於短影音,導致產生像是吸毒般的「成癮」行為,甚至因此難以專注在無法即時提供滿足感的活動,這樣的現象又被稱作「抖音腦」(TikTok brain)。

(儘管「TikTok」和「抖音」都隸屬於同一家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但官方多次強調,TikTok和抖音是2個截然不同的平台,在中國境內的用戶只能使用抖音,TikTok則是針對國際用戶推出;兩者唯一共通點就是都有中國背景。)

根據similarweb.com的資料,TikTok躋身全球最受歡迎前二十大熱門網站之列,榜首依然由google.com霸榜,而TikTok目前名列第15位,相較於2022年5月又往上升3個名次。

截至2023年7月的資料顯示,全球最受歡迎的前五大網站分別是:

1. google.com

2. youtube.com

3. facebook.com

4. instagram.com

5. twitter.com

若單從社群媒體網路網站的類別看,TikTok也擠進全球最受歡迎的前五大社群媒體之列,僅居whatsapp之後,名列第5位。

截至2023年7月的資料顯示,全球最受歡迎的前五大社群媒體分別是:

1. facebook.com

2. instagram.com

3. twitter.com

4. whatsapp.com

5. Tiktok.com

打開TikTok,全是配上音樂的15秒短影音,搞笑、跳舞、寵物、溫馨,幾乎任何題材都能在TikTok上看見,短短15秒的有趣內容令人一滑再滑,在源源不斷的短影音中,構成哪些潛藏問題?

短影片成癮會對大腦造成什麼影響?

美國《THE WEEK》引述《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專欄作家Julie Jargon文章,短影音之所以能有大量的觀看次數,是與大腦的多巴胺(Dopamine)有關。多巴胺是一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它最重要的功能是讓大腦產生「獎勵機制」,也就是說當做了某些事,能夠帶給人快樂的正向情緒。

「為了追求大腦的獎勵機制(Reward System),你會持續不斷地瀏覽TikTok短影音。」辛辛那提兒童醫院(Cincinnati Children's Hospital)閱讀與識字發展中心(Reading & Literacy Discovery Center)主任John Hutton說明,「TikTok平台就像是一個『多巴胺機器』(dopamine machine),大腦大量分泌多巴胺就會增強對愉悅事物的渴望,如美味的食物、吸毒,亦或者是吸睛的短影片。」

而礙於片長限制,短影音內容通常較為浮誇,為的就是達到在極短時間內提供娛樂的目的,造成多巴胺異常分泌過度刺激大腦,帶來滿滿的紓壓、愉悅感;因此,用戶長時間觀看短影音,在習慣接受「短暫刺激」的情況下,只會令人愈來愈上癮,有如把短影片當成毒品攝取到近乎成癮的行為。

後續便會開始難以專注在無法即時提供滿足感、節奏較慢的活動內容,例如閱讀、寫作等,從而出現「抖音腦」(TikTok brain)的狀況。

神經心理學家Sanam Hafeez指出,「當你透過滑動螢幕看到讓你想笑的東西時,你的大腦就會受到多巴胺的刺激;反之,你可以快速地轉向會讓大腦產生多巴胺的影音內容。當大腦反覆處理快速,且具有獎勵性特點的內容時,用戶就會出現成癮現象。」

針對TikTok如何影響大腦的研究,目前還處於早期階段,不過,中國貴州財經大學(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與美國西密西根大學(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於本月發佈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短影音會對人們的專注力,甚至大腦的運作造成影響。

長時間觀看TikTok、Instagram Reels,或是YouTube Shorts等短影片,除了會導致成癮行為,令人難以將目光從這些精彩短片中抽離,這份研究也得出會影響孩童、青少年注意力的結論。

為什麼孩童的注意力特別容易受到威脅?

《華爾街日報》指稱,當兒童、青少年在做一些需要「長時間保持專注」的事情時,像是閱讀、解數學題、寫作,他們會啟動一種名為「定向注意力(directed attention)」的機制,而這一機制始於大腦前額葉皮質層(prefrontal cortex,PFC),是大腦中負責決策和控制衝動的區域。

「定向注意力是指能抑制分心、保持專注以及適當轉移注意力的能力。」克里夫蘭兒童診所(Cleveland Clinic Children’s)注意力與學習中心的臨床主任Michael Manos說明,「它需要更高層次的技能,例如預先做好規劃和確定優先次序。」

孩童跟青少年之所以難發揮定向注意力,更難擺脫眼前手機的誘惑,是因為「前額葉皮質層要到25歲才能發育完全。」

Michael Manos表示,TikTok上不斷變化的內容,在大量短影音衝擊下,用戶根本毋需長時間保持專注,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明顯降低。

「如果孩子的大腦已經習慣了持續性的變化,往後便會更難去適應數位世界之外,那些變化沒那麼快的非數位活動,並難以投入無法快速帶來滿足感的內容。」

《Attention Span》作者、美國心理學家Gloria Mark也向《連線》(Wired)雜誌表示,時下青年正經歷一場「文化灌輸(a cultural indoctrination)」,變相鼓勵他們習慣甚至更喜歡具有高度刺激的快速場景轉換,當短影音帶來密集刺激後,「其他一切都變得感覺很無聊」,無法集中精神在慢節奏事情上。

「在外力疊加的效應下,只會讓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注意力變得更加短暫。」

健康數據公司OM1首席精神科醫師卡爾·瑪奇(Carl D. Marci)博士直言,前額葉皮質發展得愈成熟,做出的選擇就會越明智,也就更能因應「快餐化」的短影片一波又一波的衝擊。

社群媒體有意解決這問題?

要如何挽救這般「短影音成癮」的窘境?除了練習自我約束之外,或許也得仰賴始作俑者——社群媒體的一臂之力。

面對外界對短影音負面影響的質疑,部分社交媒體公司已針對年輕用戶,實施限制長時間瀏覽的相關措施。以TikTok來說,TikTok不會在晚上9點後向13至15歲的用戶推播通知,且會定期建立影片,來提醒年輕用戶暫時放下手機別再滑影音,鼓勵他們步出戶外走走或是吃點零食。

至於YouTube的話,YouTube雖沒直接限制「YouTube Shorts」內容的功能,但發言人Ivy Choi強調,儘管短影音內容如何影響年輕人的研究才剛起步,但公司也正同步密切關注這一情況。

針對YouTube上的影片,母公司Google已做出應變措施,限制18歲以下用戶使用的功能,例如關閉兒童和青少年的自動播放功能; 並在預設選項下,13至17歲用戶的休息或睡覺提醒也會開啟。

專家也建議,家長若能主動努力平衡孩子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便能抑制成癮情況,來增強專注力,但這需要花費極大的努力才能辦到,「光是不讓孩子接觸科技產品是沒用的,若能在減少螢幕使用時間的同時,建立其他更有吸引力的活動,像是踏出戶外玩耍,那就會更有效果。」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沒法修理蔡英文,才打老婆小孩」,楊志良家暴說不道歉還拍桌…終於改口只針對這群人「深感抱歉」

延長退休年齡會是阻止勞保破產的最佳解方嗎?英國前央行副總裁:人口老化下的養老金改革挑戰

一個「靠台積電養大」的孩子,為何最後不碰股票?工程師慘賠600萬血淚:一開始只是想快點財富自由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延伸閱讀

TikTok安全政策更新 為用戶打造更透明的使用平台

TikTok不甘只當抖音歌產地 搭獨立音樂潮、變身串流音樂大魔王

Z世代「數位戒毒」拒智慧手機 美國功能型手機銷量增

《要塞英雄》與抖音傳奇「面癱哥」聯動!搭賽季口號 迷因本尊:我進去了

相關新聞

鴻海「輪值CEO」上路…為何制度不明、劉揚偉也要推?背後恐和郭台銘有關

原本以為僅是初期討論階段,實際上已在「摸石過河」的步調中正式上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宣布輪值CEO制度已在4月實施,積極推動新制的背後,他究竟有哪些盤算?

台灣會重演日本113悲劇嗎?專家揭1關鍵:島內不可能有規模8地震!看台日差別

花蓮403強震喚醒台灣人對大地震的恐懼記憶,回顧921大地震規模為7.3、918池上大地震規模6.8,而這次的403強震規模則為7.2,令許多人不免擔心台灣是否會發生規模8以上大地震,甚至也讓人想起日本觀測史上首度出現的規模9.0強震「311地震事件」。

年領百萬股息 年化報酬率24%!存股達人心法教戰:高息股存股看好「這6檔」

編按:從投資素人變存股達人,現為《存股助理電子報》總編輯的謝富旭,在「高股息投資哲學」方面有他一定的見解;近14年來,締造出年化報酬率24%的績效,如今並已達到年領百萬股息的成果,他的心得分享,值得參考。

勞保恐在賴清德任內破產!「繳少領多」成國際奇觀 年金改革4大解方

據勞保局公布的勞保基金精算報告,截至2023年潛藏負債飆破13.04兆元,較4年前暴增近2成,財務黑洞正以驚人速度擴大。

全聯遭罰2千萬!併大潤發未履行「1承諾」公平會動手 怕獨吞市場開7大負擔

全聯於2022年7月併購大潤發,公平會要求「7大負擔」,有條件同意兩強結合。然而公平會周一(4/22)公告,全聯未履行在申報併購大潤發時提出的結合承諾,因此公平會依照「公平交易法」第39條第1項規定,處全聯2000萬元罰鍰。

AI晶片量能提升為何變數是電力?台積電「太保守」 股價拉回就是重新進場好時機

台積電近日召開法說會,對全球半導體市場表現不如預期。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提及,總裁魏哲家會中看法稍微保守,但小摩(摩根大通)給予850元目標價,等於台積電將帶領台股衝到20881點,此時(股價)適度拉回,他認為是「給大家重新評估進場」的好時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