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可逆?哈佛20年實驗找到「逆齡開關」 想活百歲還有這段路要走

矽谷富豪年砸6千萬回春,非新聞當事人。 示意圖/ingimage
矽谷富豪年砸6千萬回春,非新聞當事人。 示意圖/ingimage

【撰文・翁申霖】

不久前,一名45歲的矽谷富豪為追求抗老、永保青春,竟將自己17歲兒子的血液注入體內,同時,為了延緩70歲父親持續衰老,這位科技大亨也把自己的血液貢獻給父親,完成罕見的「三代換血」,相信這樣可以實現逆齡回春,事件一曝光引發外界譁然。

雖說這種「另類療法」並未獲得科學證據支持,甚至有專家認為,如此舉動可能具有危險性;不過,早在先前就有類似實驗,研究人員利用老鼠證明「老化是個可逆的過程」,但能否適用於人類身上則有待討論。

整合支付服務公司Braintree創辦人布萊恩・強森(Bryan Johnson)在矽谷發跡,坐擁近50億美元(約1535億元新台幣)身家,有感於長期工作壓力及工時,導致自己的身型、外貌走樣,為了讓自己保持在年輕狀態,不惜每年豪砸200萬美元(約6142萬元新台幣)聘請30位醫師團隊替他打造「回春」計畫,而其中一項正是交換血液。

過去,布萊恩・強森經常接受匿名者提供BMI值理想、生活方式健康的血液,盼能藉此重拾青春,這次他則帶上兒子和父親,飛往德州阿靈頓(Arlington)一所名為「Resurgence Wellness」的診所,進行長達數小時的「三代換血計畫」。

據悉,換血過程並非從一個人體內抽出血後,立即注射到另一人的體內。而是要先把抽出的血液透過機器分離成液態血漿、紅血球、白血球以及血小板,再輸入體內。

哈佛老鼠實驗找到「逆齡開關」

在波士頓實驗室裡,透過基因工程技術,竄改基因,成功讓年老喪失視力的老鼠再次重見光明,除了恢復視力,甚至發育出更聰明、年輕的大腦,以及長出健康的肌肉和腎臟組織,幾乎接近「返老還童」的程度,《CNN》形容這項重大發現,彷彿是電影《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的翻版。

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布拉瓦特尼克研究所(Blavatnik Institute)遺傳學教授,亦是格倫衰老生物學研究中心(Paul F. Glenn Center for Biology of Aging Research)聯席主任大衛・辛克萊(David Sinclair),用實驗證明「衰老是個可逆的過程」,且可以隨意讓它前進或後退。

根據《CNN》報導,辛克萊花了將近20年時間,研究包括阿兹海默症患者在内的人體大腦幹細胞,發現疾病與老化共存,他直言,老化是不可逆轉的自然現象,而疾病也會隨著人體逐漸老化而陸續到來,但可以透過「重新啟動」(rebooting)細胞編程的逆向操作,讓老化的細胞回到最初年輕健康的狀態。

辛克萊提出「老化資訊理論」(information theory of aging),他認為衰老是因細胞失去讀取原始DNA的能力,導致忘了如何運作關鍵指令的結果。「如果運行的系統完好無缺,體內有備份的副本,就能夠重新恢復運作,逆轉老化過程。」

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指出,DNA可比喻為體內的硬體設備,而表觀基因組(Epigenome)則是軟體。表觀基因會因環境因素動態而改變,進而啟動或關閉基因,而引發這過程的可能是污染、環境毒素,或是長期缺乏睡眠、引起發炎的飲食,或是抽菸等。「作為軟體的表觀基因組如果能被控制,就能讓已衰老的基因重新恢復運作。」

「老化可逆」有望用於人類身上?

從辛克萊發布的老鼠實驗照片中可清楚看到,兩隻同胎出生的老鼠外觀看起來截然不同,一隻毛色漆黑亮麗、雙眼炯炯有神,明顯較年輕;另一隻則老態畢露、眼神黯淡,看起來年紀較大。

兩隻老鼠擁有一模一樣的年齡,外觀、體態卻大相徑庭,背後原因在於研究人員對其中一隻老鼠的基因動手腳,進而「竄改」了老鼠的年齡,使其肉體時鐘不以正常的時間運作。

實驗團隊指出,看起來較年輕的老鼠正是被改造了基因,將「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結合無害的病毒,植入原本視力已損壞的老鼠體内,進而讓老鼠更年輕、聰明及健康。實驗人員針對小鼠採用的「逆齡」系統,目前結果表明,不僅可應用於單一個組織或器官,還能應用在動物整體。

除了小鼠實驗,辛克萊團隊也已針對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身上測試「逆齡」系統;從實驗中得到的結果,在人類對抗老化及延長壽命上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辛克萊對這項技術未來有望成功發揮在人體身上相當有信心,共同執筆論文的韓裔遺傳學研究員楊在賢(Jae-Hyun Yang)也說,預料「研究結果將會徹底改變我們看待老化過程,以及治療與老化相關疾病的方式」。

辛克萊實驗室(Sinclair Lab)目前發表在《細胞》(Cell)學術期刊上的相關論文指出,「以時至今日的技術,人類已經可以放心步入100歲大關,而不用在70歲擔心得到癌症,或是在80歲遭遇心臟病發,甚至在90歲出現阿茲海默症。」值得留意的是,目前這項實驗尚在早期階段,進入臨床研究還須走上很長一段時間。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維他命B群、消化酵素須「自費」 15項藥品健保不給付了…未來1顆藥對荷包影響有多大?

退休就是為了去創業!鑫山保代林重文:那時,最後以「回鄉照顧金孫」才說服老闆讓我提前退休

聰明人50至55歲即懂得捨下穩定的工作…陳文茜看死亡:我們都鬥不過死神,但我可以先不理會它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曾一天賠掉500萬!張克帆用4千萬學到:具備3種學問再進場

想要透過股市大撈一筆,也就要有賠錢的心理準備!藝人張克帆日前分享自己在股市慘賠的經驗,25歲第一次投資,30歲就輸光存款,金額高達上千萬,讓他不禁用自己的慘痛經驗勸世,「不要賭身家!」而張克帆也透露過去是哪些股票讓他在股市跌一大跤。

東證出手、日股失落族群甦醒 謝金河提「股價淨值比」:向日本借鏡

沉睡卅年的日本,今年終於甦醒過來,令人最有感的,除了日圓匯率貶值到151.94兌一美元外,過去總是敬陪末座的資本市場,今年日經指數創下33年新高,東證指數創下歷史最高,外資今年持續加碼買超。

結束74年上市歷史 東芝年底前下市!昔日電機霸主一手好牌為何打到爛?

東芝收購案落幕,新東芝正式由日本產業夥伴(JIP)當家,今後的新東芝體制將成市場人士與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不過,過去被行動股東處處制肘的東芝管理層,是否能透過脫胎換骨的新東芝再創利潤高鋒,前景不可說不看好,但疑慮確實不少。

和大(1536)砸15億赴美設廠 車用零件直供北美!為何選新墨西哥州?原來和富士康有淵源

和大(1536)集團周三(9月20日)宣布將投資15億新台幣,遠赴美國新墨西哥州設廠,屆時新廠將直接供貨給第2大客戶特斯拉,以及其他美國車廠。 和大董事長沈國榮說:「首條產線2025年第2季就要開始投產,目前首年產能已全被客戶包下。」

Fed升息還降息即將開牌 我央行這次會動嗎?為何他建議楊金龍要「預防性降息」

央行週四(9/21)將召開今年第3季理監事會議,學者吳大任預估此次央行維持利率不變的機會較大。 但他認為與歐美面對高通膨的問題不同,台灣等出口為主的亞洲國家,面對的是經濟衰退挑戰,因此央行應超前部署預防性降息,以降低出口企業違約風險。 學者吳孟道則是認為,美國聯準會台灣時間周四凌晨將公布的利率決策,很可能會持續觀望,主因是通膨雖仍在反覆,但還需更多數據才能支持作出升息決定。 反觀台灣通膨率已降到2%以下水準,加上全年經濟成長率可能會下調,因此央行不升息機會較大。

房子很大什麽都不愁 但我選擇住養老院!85歲前首富的養老智慧:少給子女添麻煩

多數有錢人都是如何安排退休後的生活呢?即使家財萬貫也會前往養老院度過餘生嗎?中國一名85歲長者日前在養老院正式辦理入住手續,細究其背景發現,該名老人竟是重慶前首富、力帆集團創辦人尹明善,85歲的他正式入住養老院後徹底退休,告別商場。 不過,以尹明善的地位、家世可說是不需要到安養院頤養天年,他親口透露住進養老院的原因,正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尹明善表示,在慢慢轉變養老觀念後,因此毅然決然前往養老機構,讓照護責任交給專業的人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