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滷肉飯解決台商5缺問題 謝金河:根留最重要!4年前這1事 成改變台灣的關鍵力量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聯合報系資料照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聯合報系資料照

【撰文/謝金河】

這四年改變台灣最重要的力量!

臉書跳出四年前,我在東森電視台訪問剛剛發佈出任經濟部長不久的沈榮津,為了讓大家都了解台商回台投資的必要性及面臨的問題,沈榮津部長特別設計了圖板,從投資台灣事務所,到一碗滷肉飯解決台商五缺的問題。沈部長特別以米飯代表土地,滷肉代表人力,紅蔥頭代表融資,瓦斯代表水電,碗筷是稅務⋯⋯

我們在電視台搭了一個場景,真的買來滷肉飯,就在現場吃起來,而台商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也在這個時候正式起跑。這是2019年3月的事,我跟沈部長說,要改變台灣經濟現況,最重要的就是製造業必須根留台灣!

從1990年起,台商大舉西進,台灣的人流,物流,金流全都流到對岸,台灣全面遭到中國磁吸效應,馬總統任內曾說,台灣不需增加電廠,生產基地在中國就可以。

台灣的製造業不投資台灣,也造成年輕人失業,長期低薪窘境,這時要扭轉這個頹勢,必須號召台商投資台灣。

剛剛開始,凡事起頭難,大企業不敢得罪中國,只能用A公司,B公司。後來我跟沈部長說民眾可能無感,於是趁著廣達買下中環林口廠土地,說服林百里挺身而出,而且,每一週公佈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的企業,家數,及投資金額,創造就業人數。

到今天為止,整整四個年頭,回台投資的企業有1337家,金額2.042兆元,增加就業144355人,這正是改變台灣最大的力量。

在2019年之前,台灣全體上市上櫃企業每年淨利從未超過2兆元,2020年到2.46兆元,2021年到4.298兆元,去年的數字很快揭曉,我估計會落在4到4.2兆元之間,這是非常大的蛻變。

另一個是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依存度在2020年高達43.9%,今年前兩個月已降到34.3%,而新南向國家拉升至20.2%,這個改變對台灣影響深遠。後來沈部長升任行政院副院長,這是改變台灣最關鍵的四年!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戴手套在空地除草的阿伯開口就是:這塊地現在能賣多少錢?我在不動產業看到的「精緻窮」與「寒酸富」

他賺2400萬43歲提早退休,近60歲卻得假日跑車貼補家用:這把年紀去給人家打工,可能也沒人要了/a>

現金6000元ATM怎麼領?「簡單5步驟」錢就到手 領完7-11、全家咖啡還能買1送1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衰老可逆?哈佛20年實驗找到「逆齡開關」 想活百歲還有這段路要走

不久前,一名45歲的矽谷富豪為追求抗老、永保青春,竟將自己17歲兒子的血液注入體內,同時,為了延緩70歲父親持續衰老,這位科技大亨也把自己的血液貢獻給父親,完成罕見的「三代換血」,相信這樣可以實現逆齡回春,事件一曝光引發外界譁然。

月存2.5萬退休金 想拿8%報酬很OK!基本開銷靠「這款ETF」:夠穩讓人有信心

如何對抗綠通膨?從「2023退休理財暨永續投資大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投入永續投資的受訪者,似乎已「嘗到甜頭」,對於未來退休金準備也更具信心。

「鴻海在這幹大事」特斯拉、電子五哥全落地墨西哥 直擊毒梟之國變身路

電子五哥長年在筆電與伺服器市場爭搶代工訂單,現在,它們在墨西哥,也在比拚蓋廠速度;其中,電子代工業公認殺傷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企業——鴻海,也正在墨國,複製一個「小鄭州」。

陸「世界工廠」時代結束?日企坦言「日產CP值較高」半導體大國能重振雄風?

日本經濟自平成時代以來衰退了30年,許多日本企業為求發展,接連不斷在勞動力相對低廉的海外國家設廠、增資。但隨著疫情衝擊、烏俄戰爭、當地原物料上漲、日圓貶值等外力衝擊,日本製造業不得不開始向本國回流,尤以新創公司腳步最快…

台南女兒曾年薪17億 居全球最有身價CEO! 超微蘇姿丰跟張忠謀都有「這淵源」

矽谷半導體女王、超微半導體(AMD)董事長兼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於台灣時間3日於美國德州奧斯丁,獲頒國立清華大學名譽博士,由清大校長高為元親自飛往美國德州奧斯汀頒授。

黃仁勳揭AI新時代 台股「重振雄風」有望!老謝:甩開港股指日可待

過去30年,香港背靠中國,成為海外資金進入中國的中繼站,香港也因為低稅,資金進出方便的特優條件成為東方之珠。到了反送中,港版國安法,黎智英遭到拘捕後,香港的角色逐漸蛻變,未來這個東方之珠會變成什麼?這可能是這個世紀最值得關注的一件大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