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蘇丹紅風暴又起 170公斤成品流通全台10縣市

「想買2000元以下手機保護貼」哪款防刮效果強?網曝最甜CP值:這樣買才對

以黎邊境零星交火不斷!真主黨發動無人機導彈 回應以色列跨境攻擊

巨大50年第1次延票、認發信溝通「有點粗糙」…杜綉珍看到什麼才非做不可?5關鍵解密

攝影/劉咸昌
攝影/劉咸昌

【撰文‧段詩潔、黃阡阡】

一向是台股績優生的自行車龍頭巨大集團,日前才風光舉辦50周年慶典,卻因為一紙通知供應商延票公告,面臨空前危機,是海嘯還是逆風?

一紙通知供應商延後票期的公告,讓資優生巨大市值一天蒸發逾70億元!

「所有客戶幾乎同時要求延後票期至120天!」「即起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出貨至巨大之全球製造廠之貨款,依現行票期之制度下,展延45天!」12月12日,一紙自行車龍頭巨大發給供應鏈的信件外流,在市場上瘋狂轉傳;隔日,巨大盤中股價一度跌停,單日市值跌逾70億元。

很難想像,在此之前,不論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高達864億元、前三季EPS(每股稅後純益)達15.01元,逼近去年全年的15.81元,巨大營收與獲利都雙雙創下同期新高。

現況》獲利創高、滿手現金

不只如此,截至第三季底,巨大現金及約當現金仍有132.2億元,不但比去年底的77.14億元大增71%,更創下歷史新高;且剛完成現增與公司債募集67.5億元,近兩百億元的現金應付貨款理當無虞。

明明是獲利大好、滿手現金,資優生究竟怎麼了?

最關鍵的,就是庫存水位急遽拉高,這也是讓市場炸鍋的原因。巨大去年第一季的庫存金額僅182.9億元,到今年第一季增加至338.7億元,第三季則拉升至374.9億元。

市場當然也充滿疑問,首先,為何是這個時間點,要找協力廠展延票期?同業直言,巨大這次是50年開業以來首次延票,而公開發行後現金增資、發公司債也是第一次,原因一方面就是庫存,也是因為越南這塊地。巨大集團在越南平陽省購置現成廠房改建、已裝設生產設備,目前正在小量試產,預計明年第一季投產;更已買好一塊達10公頃的土地,為未來進一步擴廠預做準備。

第二,為何是45天,而不是更長或更短?同業透露,一般廠商已經開90天票期,加上45天就是135天,有一定壓力,這日期也已是一般供應商能展現的「最大支持」。

第三,對巨大來說,這件事現在非做不可嗎?「杜綉珍(巨大董事長)有財務背景,看到未來的狀況,當然更保守。客人要求請他們支持延後付款,客人要延我,我當然要延供應鏈。巨大這麼大,一定是大客人去延貨款,加上庫存水位這麼高。」在同業眼中,與供應商共榮共好,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事,只是這封信被流出來了,算是意外。「內部發這封信的嚴謹度,應該更小心。可能想說我是老大,要求廠商是很合理的,沒想到廠商沒辦法接受。」

巨大發言人李書耕回應,其實在公司內部已經討論一陣子,畢竟庫存不是一天發生,一直在討論什麼時間點應該做什麼,預防性措施方法造成供應商抱怨,「這次做的不好,在溝通上有點粗糙,是內部管理問題,應該有些流程,例如事先溝通、面對面或打電話,而不是一封信;傷害已經造成,也帶來市場上的紛擾,相當抱歉。」

第四,為何巨大沒有更早發現問題?還是應變不及?忽略了隱藏的市場變化與風險?

「去年組車廠對疫情沒把握,所以我們會擋供應商的貨,但是巨大看到了疫情會有反需求,所以只有巨大有貨可以供應,這就是策略和遠見不一樣。」業界認為,以巨大過去的表現,不會沒有應變能力,「庫存水位大家都知道,巨大也知道客人的需求,甚至在越南有擴廠動作。巨大如果沒有知覺,就不會辦現金增資、發公司債,現在才有充足的現金流。」

挑戰》後疫情時代調整供需

第五,巨大的庫存在明年上半年就有機會緩解嗎?有何觀察指標?

美利達發言人鄭文祥直言,「沒有外界講的說像海嘯、像雪崩。這是進入後疫情時代,面對供需調整的一個過渡期。」鄭文祥進一步解釋,過去兩年疫情間,自行車市場確實表現不錯,但早在去年底,各家自行車業者就看到需求衰退的可能,今年中開始,也對供應商下單策略轉為保守,就是為了因應接下來需求趨緩現況。

鄭文祥強調,現在並不是自行車業面對過最艱困的挑戰,從現在來看,庫存水位即使較高,也開始往下走了,預計明年四、五月能逐步回到常態。

為什麼大家都看明年上半年庫存就會去化得很快?除了冬天向來是自行車淡季,業界人士也指出關鍵,因為每年3月會有台北展,第一季供應鏈開始準備新車種,3月展完後,客人會開始下單新的車種。現在就是在清庫存,備貨的部分在舊車款規格漸漸出貨完後,可以應用在新的規格上面。尤其巨大有自己的品牌,可以調整庫存的靈活度。

另一家業界高層表示,因為巨大產品什麼樣的價位都有,無法猜測庫存有多少比重是來自低價車款、高價車款。「但是別忘了,巨大、美利達庫存也包括鋁材、鋁合金等還沒加工過的原料,可以隨時因應市場去做應變。因此市場對於巨大存貨看似驚恐,但股價只修正一天就沒事了。」

這位業界高層分析,即使是中低價車款,相信巨大都可以去化得很好。「你看中國(中低價車款市場)去年大家(業績)都不好,但是大家不好的時候,巨大(業績)還是非常好,因為它們有效管控。」

關鍵在於,巨大是擁有自有品牌的集團,庫存還是能夠順著市場流向應該去的方向,中國、越南、台灣要做什麼樣的價位?零件都可以有效分配掉。

針對中低價庫存部分,李書耕則表示,相當看好中國市場,「觀察到中國從年初到現在銷售相當熱絡,跟去年同期比平均成長超過四成以上,到了11月我們還發現中國銷售年成長高達70%,主要是疫情趨緩,走向解封。中國也是能幫助去化庫存的重要市場。」他補充,巨大主要業務有兩塊:自有品牌與代工客戶端,且自己製造、有品牌通路,都有更大的彈性。

指標》天氣好就能加速去化

至於庫存去化有何觀察指標?一位業者透露個中祕辛:「你只要看天氣就知道。」若是今年冬天國外天氣很好,加上明年第一季天氣很好,去化一定很快。自行車業與天氣是息息相關。

萬一明年上半年沒辦法有效去化,對巨大又有何挑戰?同業評估,目前巨大前三季應收帳款與存貨約551.41億元,占前三季營收77.8%,存貨只占營收一半還好,而巨大客戶都是大客人,考慮去化情形是OK的,應收也是可以有效收回來,不至於出現什麼危機。業界普遍認為,從巨大的公司體質與財報來看,僅是短暫影響。

觀察股價表現,12月13日當天,巨大一開盤就出現恐慌性賣壓,一度爆量打入跌停,但後續也未見籌碼大幅鬆動跡象,股價也未再跌破低點。

在疫情、通膨、戰爭及升息等因素交錯下,不少上市櫃公司繳出漂亮成績單的同時,庫存卻是連環驚天爆。疫情催生出的異常需求並不是常態,巨大事件也只是眾多產業與企業的縮影;不少企業在疫情期間大啖紅利,但走向解封之際,過往紅利卻反成庫存包袱。

面對巨大事件,市場普遍解讀為好公司遇到逆風,但也讓市場上了寶貴一課,經營者面對瞬息萬變,更要兢兢業業地通盤考慮、做足準備;投資人在關心公司賺了多少錢時,千萬不要忽略了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的重要性。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357期)

延伸閱讀》

2年就花近100萬!父罹癌住安養院48歲長女失業苦扛家計:若爸爸長壽,我可能就得賣房賣地

玉山金、第一金...一張表看「14檔金融股2023年股息預估」:這樣存股,股利價差兩頭賺

學校拿第一名又怎樣?他奉勸全天下父母:沒有什麼事比把錢花在補習上更浪費,請把補習費拿去買股票

延伸閱讀

解封後雙北觀光飯店房價爆漲3倍 他怒飆抵制抗議

高評級公司債 聚焦

東協股市 長線有戲

台表科 加速兩岸擴產

相關新聞

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磨」 台灣最老磨床廠建德翻身做到全球第一

營收不到十億的磨床廠建德,是全球最大平面磨床生產商,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靠建德的機台把產品磨到細緻,這家老牌家族企業卻一度深陷呆帳、呆貨危機。本業做保健食品又斜槓建商的董事長李金旆,是怎麼改造建德,從虧損到毛利率超過40%,傲視業界?

鴻海「輪值CEO」上路…為何制度不明、劉揚偉也要推?背後恐和郭台銘有關

原本以為僅是初期討論階段,實際上已在「摸石過河」的步調中正式上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宣布輪值CEO制度已在4月實施,積極推動新制的背後,他究竟有哪些盤算?

台灣會重演日本113悲劇嗎?專家揭1關鍵:島內不可能有規模8地震!看台日差別

花蓮403強震喚醒台灣人對大地震的恐懼記憶,回顧921大地震規模為7.3、918池上大地震規模6.8,而這次的403強震規模則為7.2,令許多人不免擔心台灣是否會發生規模8以上大地震,甚至也讓人想起日本觀測史上首度出現的規模9.0強震「311地震事件」。

年領百萬股息 年化報酬率24%!存股達人心法教戰:高息股存股看好「這6檔」

編按:從投資素人變存股達人,現為《存股助理電子報》總編輯的謝富旭,在「高股息投資哲學」方面有他一定的見解;近14年來,締造出年化報酬率24%的績效,如今並已達到年領百萬股息的成果,他的心得分享,值得參考。

勞保恐在賴清德任內破產!「繳少領多」成國際奇觀 年金改革4大解方

據勞保局公布的勞保基金精算報告,截至2023年潛藏負債飆破13.04兆元,較4年前暴增近2成,財務黑洞正以驚人速度擴大。

全聯遭罰2千萬!併大潤發未履行「1承諾」公平會動手 怕獨吞市場開7大負擔

全聯於2022年7月併購大潤發,公平會要求「7大負擔」,有條件同意兩強結合。然而公平會周一(4/22)公告,全聯未履行在申報併購大潤發時提出的結合承諾,因此公平會依照「公平交易法」第39條第1項規定,處全聯2000萬元罰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