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花什麼錢月底卻窮到吃土?從生活「3細節」剖析:錢是怎麼從錢包落跑的

每個人的存錢習慣都不同。 示意圖/ingimage
每個人的存錢習慣都不同。 示意圖/ingimage

【撰文・林依榕】

自己不是個愛買名牌、生活也還算節儉的人,為什麼每個月卻老是存不到什麼錢?日本網站「美人百花.com」分析,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行為,其實就可以看得出來「你到底是不是個會存錢的人」。

會存錢、不會存錢的人,生活中哪裡不一樣?

首先,當你到ATM領錢時,如果是因為發現錢包見底了才去領錢,代表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毫無規劃、對錢總是想花就花;如果平日對儲蓄有做規劃,那麼在每次領錢時,其實心裡也都會預計要領多少、怎麼花、會花多久,領錢的時間間隔也會相對固定。股神巴菲特曾受訪時也分享自己的省錢之道,表示自己平時不會買不需要的東西,因為「很快的,你會為了它必須賣掉所需要的東西」。

再者,日常生活中難免有大大小小的聚餐、應酬,有的人只要有錢有閒就會「來者不拒」,但對於有儲蓄習慣的人則會評估這些聚餐、應酬的必要性後,才會答應赴約,否則寧願把錢、時間省下來。

就算會儲蓄,通膨也吃掉我的錢 股神巴菲特抗通膨妙招: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但能做到上述兩點,如果只是一昧的死存錢並不代表就是個懂儲蓄的人,除了節省不必要的開銷,也要能夠把錢、時間拿來投資自己,花在學習、提升自己專業能力,替自己的未來鋪路;但對不會存錢的人來說,則是維持現狀,只要不花光就「沒事」,然後不知不覺金錢跟時間就這樣慢慢流失。

尤其近期全球面臨通膨、股市動盪不穩的情況,民眾的荷包也因此逐漸縮水,股神巴菲特多次向投資人喊話,唯一對抗通膨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我精進,投資自己做擅長的事、對社會做有價值的事情,「當你有賺錢能力,沒有人可以剝奪你的才能」,屆時也就不必擔心手上的錢會因為通膨不斷貶值。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FTX破產風暴》創辦人近5000億身家「歸零」 台灣估50萬人受害!他慘賠3年薪水,財政部1招有解

FTX破產風暴》信用卡龍頭Visa終止合作 台人組亞洲「6千人自救團」,損失31億難追回

台積電如何激起巴菲特的熱情,探究背後有3個盤算!但地緣政治一掃而空了?貪婪與恐懼如影隨形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相關新聞

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磨」 台灣最老磨床廠建德翻身做到全球第一

營收不到十億的磨床廠建德,是全球最大平面磨床生產商,從賓士到iPhone,都需要靠建德的機台把產品磨到細緻,這家老牌家族企業卻一度深陷呆帳、呆貨危機。本業做保健食品又斜槓建商的董事長李金旆,是怎麼改造建德,從虧損到毛利率超過40%,傲視業界?

台泥小股東轟「住套房快10年」 董座張安平:虧多少我賠你、但水泥不做1件事活不下去!

台泥5/31召開股東會,卻有小股東當場向董事長張安平抱怨,希望台泥在發展綠能產業的時候也能顧一下股價,指出現在股價多在10年線以下徘徊,代表投資人近10年都被套牢;張安平對此霸氣回應「你算一個數字出來,賠多少我給你」,他也強調,水泥業如果不投資綠能、不減碳活不下去!

同性戀「最重可判死刑」!為何烏干達成最反同國家?從專制37年的總統說起 對台影響一次看

位於東非的內陸國家烏干達在日前通過了一項「極反同」的法案,正式將性傾向與異性戀不同者視為是犯罪行為,不管是同性戀,或是從事同性戀相關活動、出版、支持、傳播、贊助「LGBTQ」者,都會面臨起訴,最嚴重可處以死刑。

AI教父快閃廣達!遇熱潮被英特爾誇幸運 黃仁勳兒女原來在做這行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來台掀起熱潮,不只論壇擠爆人、週二(5/30)在COMPUTEX的媒體記者會,也吸引超過150家媒體與分析師參與,他一連5次提到要大家去廣達(2382)旗下雲達科技(QCT)的攤位,直呼太棒了! 隨後大批人潮跟著黃仁勳前往雲達展位,與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雲達總經理楊麒令開心合影,他還特別脫下招牌皮衣給楊麒令穿上,楊麒令對媒體透露,黃仁勳穿的皮衣品牌是Dunhill。

新衣服不洗就穿?嚴重恐導致流鼻血、白血病 毒物科教授曝慘痛經驗

剛買一件喜歡的衣服時,你是不是會迫不及待的直接穿上呢?毒物科教授招名威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許多人因為貪圖方便,衣物未經清洗就直接穿上,但新衣服中通常含有可溶於水的甲醛,若是碰到汗液,就有可能被人體吸收,引發過敏、白血病、流鼻血等症狀。因此他呼籲民眾,衣服一定要清洗過後再穿,若太過厚重不易過水,也可在通風處晾曬數日,同樣有去除甲醛之效。

11檔觀光餐飲股如何挑?這檔1個月飆110%!1關鍵揭是「真熱還是假熱」

受惠疫後復甦,觀光旅遊與餐飲類股近半年表現強勁,近期在暑假概念題材下又創高峰。短線雖然炙熱,但基本面是否有撐?接下來行情又將何去何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