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女婿涉詐被逮 余天失蹤孫子孫女找到了!新北社會局曝最新狀況

土城驚傳停車場命案 男剛出獄慘死賓士車內、身上多處疑似刀傷

痛斥姊夫犯法可恥!余祥銓再爆「連烤肉錢都伸手要」 憂余苑綺千萬遺產何去何從

負責中國事務 美國務院高官傳將卸任

據消息人士說法,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華自強(Rick Waters)週三(5月24日)在會議宣布,他將離開「中國事務協調辦公室」的主管職務。此消息最早由彭博社報導。

美國國務院去年12月成立「中國事務協調辦公室」(Office of China Coordination),該辦公室常被稱為「中國組」(China House),由華自強主事。

彭博社指,華自強預計今年6月底卸任。路透社則引述知情者,華自強雖離開該職,但會繼續留在國務院。

美國國務院與華自強未回應路透社置評請求,但根據彭博社,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說:「過去2年來,國務卿布林肯從華自強對中國和台灣的專業中受益匪淺,感謝他建立了中國組。」

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的聲明形容,「中國組」已經成為美國努力勝過中國的「力量倍增器」,協助促進印太地區的自由與開放,而「華自強的獨到知識與經驗持續增進我們的決策」。

華自強是誰?

根據美國國務院資訊,華自強從2021年7月起擔任亞太副助卿,負責中國與台灣事務;去年12月,國務院新成立中國事務協調辦公室,由他領頭,職責包含處理美國在中國的外交機構相關事務、與美國在台協會(AIT)的往來等等。華自強還主掌過蒙古事務,當過北京大使館的政務參贊,也曾任職中東相關單位,會說中文、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

今年初,美中關係因為「間諜氣球」事件急遽惡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因而推遲訪中行程。此後,美國持續釋出開放溝通的訊號。3月,華自強曾低調造訪香港、上海、北京等地,進行「工作層級溝通」,被認為是替布林肯訪中鋪路。

路透社指出,華自強是拜登政府內較傾向與中國互動的人物。據路透社取得的內部訊息與郵件,「間諜氣球」事件爆發時,美國推遲了針對中國的人權相關制裁,希望降低雙方關係惡化的程度。當時華自強曾寫信告訴員工:「國務卿的指示是暫緩『跟氣球無關』的行動,這樣我們可以專注於相對應的、仔細斟酌的回應。我們可以過幾週再考慮其他做法。」

部分美國政界人士質疑政府對中國的態度,因為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增強與中國的互動也未能改變中國在貿易、安全與人權議題的做法。

美國政府重大人事異動

在美中關係緊張之際,美國外交部門近期一系列的人事變動,引發關注。今年初,白宮國安會中國與台灣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轉任AIT主席;本月稍早,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Wendy Sherman)宣布她打算退休。

此外,美聯社24日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稱,拜登將任命經驗豐富的空軍上將布朗(CQ Brown Jr.)擔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他過去曾是美國太平洋空軍指揮官,領導美國空軍在印太地區抗中的戰略。若任命案獲參院通過,布朗將接下米利(Mark Milley)的職位;後者的任期將於10月屆滿。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

指控波音供應商無視瑕疵遭開除!吹哨人因病猝逝享年45歲 律師悲慟回應

半島電視台2日報導,一名指控波音公司供應商忽視737 MAX飛機生產存在缺陷的吹哨者,日前因病猝逝,享年45歲。

紐約警察在哥大等校園逮捕約300人 川普大讚「真好看」

全美各地大學校園的挺巴抗議活動持續延燒,紐約校方已請求警察進入校園維持秩序,從當地4月30日晚間至5月1日早上,紐約警方...

美警攻堅哥大校園 逮捕挺巴學生

美國各大學校園支持巴勒斯坦示威引發的對立逐漸升高。洛杉磯加州大學一日爆發挺巴、挺以色列兩派示威者暴力衝突,校方請求警方進...

記者協會晚宴遇示威 拜登走後門

美國白宮廿七日舉行有百年傳統的記者協會晚宴,但今年活動遭遇數百名不滿拜登政府以色列政策的示威者抗議,部分示威者闖進紅毯管...

川普絕對豁免權?美大法官有歧見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廿五日聽取針對前總統川普在他被控密謀推翻二○二○年總統大選結果案,可否豁免起訴的言詞辯論。多數大法官似乎...

美眾院通過3.1兆法案 援台、烏、以

美國聯邦眾議院廿日通過九五三億美元(約台幣三點一兆元)的援外包裹法案,該案拆分為對烏克蘭、以色列以及對台灣等美國印太盟友的三案。其中有關台灣的是約八十一億美元「印太安全補充法案」,以三八五票贊成、卅四票反對獲通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