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警尋獲卻沒通知?余天找孫心急如焚 最新進展「被這位親戚接走」

戰略高地遲早失守?烏軍少將曝5月成關鍵 談判媾和時間點恐落這時

全球範疇碳稅第一槍?IMO盼2027年課海運碳稅

聯合國旗下的國際海事組織(IMO)有意2027年開始向海運業徵收溫室氣體排放稅,使海運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個被開徵全球性強制碳費的領域。示意圖。路透資料照
聯合國旗下的國際海事組織(IMO)有意2027年開始向海運業徵收溫室氣體排放稅,使海運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個被開徵全球性強制碳費的領域。示意圖。路透資料照

聯合國旗下的國際海事組織(IMO)有意2027年開始向海運業徵收溫室氣體排放稅,使海運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個被開徵全球性強制碳費的領域。

路透社此前報導,去年6月在巴黎舉行「新全球金融公約峰會」(Summit for a New Global FinancingPact)時,就已有20多個國家和區域組織支持對海運業課徵溫室氣體排放稅的構想。

海運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約2.9%,然而長久以來因公海不隸屬任何國家管轄,使海運業得以免於大部分相關稅費。但海運業這種「課稅化外之地」情況已開始轉變,2024年起船舶在歐盟地區內作業都須購買排放許可,往返歐盟與其他國家地區間也得買一半額度。

如果聯合國機構的國際海事組織(IMO)對碳排加徵稅費上路,將有利船東更快採取環保措施,IMO也可將這筆一年可能徵得1000億美元的新財源,用於協助貧窮國家應對氣候變遷

綜合相關外電報導,監督全球海運的國際海事組織上週在倫敦開會,離實現海運碳稅又更近一步。IMO計劃明年完善這項措施的細節,並於2027年開始實施。

但縱然已有2027年這個時間表,實際面如何運作、會否對海運業重大衝擊等仍都是未知數。海運佔全球80%貿易,每年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超過10億噸。

國際海事組織秘書長杜明奎(Arsenio Dominguez)在機關總部的倫敦與媒體會面時說:「我們一定會弄出定價機制,這點我毫不懷疑。」

馬紹爾群島等國先前提案,對船舶開徵至少每噸碳排150美元的碳費,這將使船商的每噸燃料成本增加數百美元。全球有數以千計船隻懸掛馬紹爾群島旗幟,讓他們成為世界主要船旗國之一。

其他還有一些歐盟國家、加拿大和中國等,也有分別提交船舶溫室氣體定價(即碳定價)的討論文件。

要拍板碳費徵收方式、用途及最重要的定價,都將是困難任務。早在2022年,一項為徵收每噸碳排2美元而奔走數年的活動,最後仍遭徹底否定;任內率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川普,也很可能在國際海事組織做出最終決定前回鍋白宮,平添海運碳費推行難度。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高級經濟學家恩勒特(Dominik Englert)說法,IMO的全球海運碳費一旦生效,將成為世界首個針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性強制規費,任何其他產業的討論都還沒如此深入。

除課徵碳費外,國際海事組織尋求海運脫碳也致力於訂定法規,分階段減少船舶燃料的碳含量。

非營利組織海洋保育協會(Ocean Conservancy)航運經理齊里(Sandra Chiri)說:「聯合國機構想推動第一個全球性碳排收費制度。但政策能否成功,將取決於各國的努力。」

巴黎氣候協定 歐盟 氣候變遷 聯合國

延伸閱讀

加薩北部瀕臨饑荒 聯合國機構控以色列禁運援助

紅海危機升溫 海運北美線長約價漲定了

裕民 強化節能船隊

2027年起進口品徵碳稅 英國啟動磋商

相關新聞

美14歲少年持長槍在校外行走!還沒進校園就遭警方擊斃

ABC報導,美國威斯康辛州一所中學校園外1日發生槍擊事件,一名14歲槍手持長槍,在與警方對峙後遭擊斃,所幸未造成其他傷亡...

真的出手了? 路透:日本可能在4月29日動用5.5兆日圓干預匯市

路透報導,根據日本央行的數據,官員可能在4月29日動用了約5.5兆日圓,支撐日圓匯價。報導指出,外匯交易需要兩天時間進行...

Google母公司首發股利 股價盤後飆14%市值破2兆美元

Google母公司Alphabet上季營收躍增15%,宣布首次派發股利0.2美元,且將實施規模700億美元的庫藏股。Al...

Meta股票大跌 執行長祖克柏淨資產一天縮水180億美元

Facebook母公司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的淨資產周四迅速縮水180億美元。他前一天在...

美田納西州眾院允許教師攜槍入校 抗議者嗆「雙手染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槍枝暴力作為全美兒童頭號死因的背景下,田納西州眾議院23日通過一項爭議法案,允許教職...

終於!美參院通過950億美元援助烏以台法案 將提交拜登簽署

美國聯邦參議院23日表決通過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的包裹法案,接下來將上呈總統拜登簽署成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