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巴西豪雨釀嚴重災情!增至56人喪生、74人失蹤 近7萬人無家可歸

NBA/33歲湖人前球星莫里斯驚傳離世 湖人「心碎」

113會考自然衝刺/留意病毒疫苗、食安時事 別再練習艱澀計算

美債空前膨脹外國人仍爭當債主 如今進場時機又來了

聯準會(Fed)在內各大央行瞄準6月降息,債券投資人又開始為此進場布局。路透
聯準會(Fed)在內各大央行瞄準6月降息,債券投資人又開始為此進場布局。路透

聯準會(Fed)在內各大央行看來終於即將於6月降息,債券投資人也小心翼翼,再度加碼幾周錯押時機的布局;不過,這個全球最大最重要的金融市場正以空前速度增長,不免令人感到不安。

自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公債每年發售量激增,幾乎翻了一倍。美國政府去年發售歷來最高的23兆美元;不論誰贏得11月的總統選舉,政府支出都會繼續上升,大增的發債量也會繼續下去。

當政府無法從稅收籌集足夠資金來支應支出時,財政部往往會藉發債來填補這個差距。去年,美國財政部籌資淨增2.4兆美元,來填補這個缺口,其中包括償還到期的債務

去年秋季因大量發債已引發市場動盪,美國財政部於是轉向發售更多短債,到期日為一年或更短的票券占流通在外債務已高達22.4%,超過建議的20%上限。

而需求一直超出預期。投資人仍然不需要求額外補償來持有較長期限的公債,所謂的期限溢價(term premium)仍呈負值。

公債需求仍然穩固,原因之一是選擇較少。道瓊社解釋,疫情將利率拉近至零時,許多公司紛紛發行長期債券,但後來又因Fed開始升息減少了借款。房貸擔保證券市場陷入停滯,因為美國處於幾十年來最高房價,想搬家的人變少了。

美國的銀行業者多年來已減少購買公債,受到危機後法規的限制,而這些法規未來還會更加嚴格。對於美國來說,對公債的主要融資來源現在是避險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和外國投資者。

外國投資者持續購買美國公債,不過,隨美元走強和其他地方優質債券供應增加,可能減緩這股買氣。外國持有量已降至流通在外債務的1/4以下,2015年一度曾超過1/3。

然而,美元走強並未阻止日本投資者的熱情。由於日本國內多年來的利率維持在零以下,他們一直在海外尋找收益,最近對美國公債持有量已增為1.2兆美元。2019年,日本已超過中國大陸成為美國最大的外國債權人。

上周,日本央行結束負利率政策,但分析師認為日本央行不會讓國內公債殖利率升得太高,因此擺在美債的資金也不會大舉回流。

至於瑞士央行出人意料降息,以及Fed主席鮑爾、英格蘭銀行和歐洲央行轉鴿,讓投資人有理由再次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布局。

PIMCO和貝萊德公司(BlackRock Inc.)等資金管理公司以及曾有債券之王之譽的葛洛斯都認為,低利率前景正提高對到期時間約為五年或更短期限的較短期債務的吸引力,這些債券在利率下調預期增強時最有獲利潛力。

彭博策略師認為,如果央行按其意願行事,Fed、歐洲央行、加拿大央行和英國央行上半年結束前可能完成頭一次降息,這表示主要經濟體的短天期殖利率會繼續下跌,與央行對抗沒有意義。」

此外,各國央行雖看來有同步降息之勢,但各國央行最後仍可能步調有別,PIMCO認為,這可能會帶來投資的機會。

債務 日本央行 美國

延伸閱讀

憂台灣有事 美國擬強化駐日美軍司令部功能

金融圈預言 6月可能再升息

多元布局 掌握輪動契機

美國僅18%…全球AI頂尖研究人才 近半數來自中國

相關新聞

美14歲少年持長槍在校外行走!還沒進校園就遭警方擊斃

ABC報導,美國威斯康辛州一所中學校園外1日發生槍擊事件,一名14歲槍手持長槍,在與警方對峙後遭擊斃,所幸未造成其他傷亡...

真的出手了? 路透:日本可能在4月29日動用5.5兆日圓干預匯市

路透報導,根據日本央行的數據,官員可能在4月29日動用了約5.5兆日圓,支撐日圓匯價。報導指出,外匯交易需要兩天時間進行...

Google母公司首發股利 股價盤後飆14%市值破2兆美元

Google母公司Alphabet上季營收躍增15%,宣布首次派發股利0.2美元,且將實施規模700億美元的庫藏股。Al...

Meta股票大跌 執行長祖克柏淨資產一天縮水180億美元

Facebook母公司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的淨資產周四迅速縮水180億美元。他前一天在...

美田納西州眾院允許教師攜槍入校 抗議者嗆「雙手染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槍枝暴力作為全美兒童頭號死因的背景下,田納西州眾議院23日通過一項爭議法案,允許教職...

終於!美參院通過950億美元援助烏以台法案 將提交拜登簽署

美國聯邦參議院23日表決通過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的包裹法案,接下來將上呈總統拜登簽署成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