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太經濟架構已達協議 分散對中國依賴

拜登政府27日宣布,已與印太地區13國家達成協議,協調供應鏈,減少各國對中國關鍵產品的依賴,另讓他們更能應對戰爭、疫病及氣候變遷等危機;但有些貿易官員質疑拜登政府焦點在保護美國國內就業、提升美國製造業,另認為這些政策傷及較不富裕、必須仰賴貿易才能經濟茁壯的較小國家。
紐約時報報導,這一供應鏈協議,是拜登政府印太地區貿易方案「印太經濟架構」(Indo -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的第一項成果;架構的另三大支柱還在磋商中,焦點放在促進貿易、改善工作條件、擴大使用潔淨能源、改革稅收結構、對抗貪腐。
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供應鏈協議可加強美國與印太地區夥伴國的經濟合作、協助美國公司在當地做生意,國家在全球也更有競爭力,「重點在增加美國於該區域的經濟存在感」。
商界有異議:無助貿易
但重要商業團體對印太協議有所保留,26日更有30多個團體向政府發公開信,表示協商並未納入美國貿易傳統前提,未幫到國內出口業者,包括降低商品關稅、減少其他法規障礙、加強保護知識產權。
拜登政府表示,過往帶有那些條款的貿易協議,鼓勵外包且損害美國工人;商界領袖則表示沒有那些條款,印太貿易協議對那些國家的經商之道沒有多大影響。
商界公開信另指出,貿易障礙會傷害想強化供應鏈的心血,大大減損新協議的力道;另外,拜登政府並未推動數位貿易規定,也讓人擔憂。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IPEF含括數位貿易、潔淨能源及課稅政策,作為反制中國的手段。
雷蒙多表示,11月亞太經合會峰會在舊金山舉行,拜登總統擔任東道主,盼能為整體IPEF協商達成結論。
按新協議,各國著手於合作,強化關鍵部門的供應鏈,另設機制預防並因應類似新冠疫情期間,半導體短絀之類的緊急事件。
戴琪:以勞工為重心的貿易政策
貿易代表戴琪日前在底特律市會議上強調,政府以勞工為重心的貿易政策,可把國家中產階級的利益放到最大。與工會領袖集會時,戴琪表示,貿易政策把焦點放在自由化、效率及降低成本,實在太久了。
戴琪與雷蒙多的發言引起其他國家某些官員疑慮,如紐西蘭貿易部長歐康諾(Damien O'Connor)表示,應把貿易看成解方,而非麻煩。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