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LINE收星巴克兌換券! 一票苦主按「接收」怒喊:氣到中風

悠遊卡一次儲1千很多嗎?前捷運員工曝最強用法 男每次儲萬元用來偷情

南市議員秘書昨晚騎車出門未返家 今晨月津港發現遺體

緬甸軍心渙散 出逃軍官洩戰機位置

緬甸有叛逃軍人受訪,透露緬甸軍隊的現況。(Photo on Wikimedia Commons)
緬甸有叛逃軍人受訪,透露緬甸軍隊的現況。(Photo on Wikimedia Commons)

緬甸軍方在政變後鎮壓民眾,有軍官受不了,攜帶軍中機密洩漏給媒體!《英國廣播公司》訪問到數位從緬甸出逃的軍人,直言軍隊中很多人也不想再幹殘害同胞的事情,還有空軍軍官指出自己曾工作的基地,並表示,緬甸軍隊現在都用空襲轟炸反對派。緬甸自2021年政變後,已有1.3萬名軍人逃逸。

不忍鎮壓平民出逃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逃到泰國的軍人乃昂表示,緬甸已經沒有人想要加入軍隊,民眾都討厭軍政府的殘酷無情。他也說,是透過朋友與反對派的幫助才逃出來,與其他100多位叛逃軍人一起住在暫時的收容所,但他朋友還在軍隊,他很不捨。在收容所中還有19歲的蒙生,他說自己15歲就加入軍隊了。

「我原本很崇拜軍隊。」蒙生說,但後來他看到軍政府殘酷鎮壓民眾後就改觀了,而且他還被網路酸民辱罵是「狗」(緬甸最嚴重的污辱),加上近來緬甸有武裝部隊「人民防衛軍(PDF)」崛起,在農村獲得許多民眾支持,且軍隊與其多次交戰皆敗走,愈來愈多人從軍隊逃脫。

陸軍無人改轟炸

緬甸自2021年政變後,已有1.3萬名軍人逃逸。在空軍服役18年的卡札蘇安分析,由於陸軍人數不足,緬甸國防軍更傾向用空軍發動空襲,從1月至今至少有200起空襲,造成至少170人死亡,許多都還是老弱婦孺。他坦言,政變之後,空軍很多本性並不壞的人變得非常暴力,但他是單位唯一叛逃的人。

雖然緬甸軍方針對叛逃者祭出50萬美元的高額懸賞,但據傳目前沒有人領過此獎金。卡札蘇安還給記者看他之前飛蘇愷30的基地,這是緬甸政府為了增加打擊火力,特意從俄羅斯進口的軍機,且隨著緬甸被周圍國家抵制,俄羅斯也成為緬甸軍火的最大進口國,據聯合國估計,自政變後至少買了軍火4億美元。

反對派用無人機抵抗

針對緬甸軍方用空襲火力鎮壓反對派,反對派則用無人機抵抗,率領無人機小隊的反對派女首領辛申表示,只要在目標上空300公尺以上,就不會被軍方察覺,雖然規模不大,但機動性強,而且不好預測。

聯合國》提到,緬甸內戰爆發至今已2年,有160萬人流離失所、5.5萬棟建築物遭摧毀。軍方在政變,逮捕反對派全民盟官員,並推翻選舉結果後,雖曾承諾要重新大選,但後續就沒有下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緬甸

延伸閱讀

「將會是重要的一步」 烏克蘭國防部長希望德國提供歐洲戰機

懷孕才返台…柬埔寨「豬仔」痛訴經歷 應曉薇籲政府持續營救

中科院研發戰機發動機織女星計畫結案 取得12項關鍵技術

美空軍表示 台灣F-16交機延遲問題出在「開發障礙」

相關新聞

中菲南海再起衝突 互控船隻衝撞

中菲南海再爆衝突,菲律賓海岸防衛隊表示,一艘菲律賓船隻十日在南海執行補給任務時被一艘中國海警船「撞擊」,中方還發射高壓水...

上月魚鷹機墜日本海釀8死 美軍宣布全面停飛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軍方宣布為「降低風險」,全面停飛軍用魚鷹運輸機。

COP28峰會/全球冷氣碳排 2050年要減少68%

COP28聯合國氣候峰會五日推出幾項重要承諾,包括美國、加拿大與肯亞等六十三個國家響應支持的「全球冷卻行動承諾(Glob...

路透:義大利已致函中國大陸 表明退出「一帶一路」倡議

義大利兩名政府消息人士6日告訴路透,義大利當局已正式告知中國大陸,將退出「一帶一路」倡議,結束各界過去幾個月對梅洛尼政府...

被控是特洛伊木馬!消息人士:義大利正式通知中國 將退出一帶一路

兩名義大利政府消息人士今天告訴路透社,義大利已正式通知中國將退出「一帶一路」倡議,結束數月來義大利對這一雄心勃勃計畫未來...

COP28報告:今年全球化石燃料碳排 創新高

科學家五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八次締約方會議(COP28)發布全球碳預算報告,指出今年各國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