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午後雨彈來襲!對流雲系發展旺 5縣市大雨一路下到晚間

廣東暴雨猛轟!養殖場鱷魚「集體逃獄」畫面曝 當局急示警:別外出

怎麼挑高股息ETF? 一表看配息率、總報酬率及追蹤指數殖利率比較

高股息及債券,依然是國人買ETF的首選。聯合報系資料照
高股息及債券,依然是國人買ETF的首選。聯合報系資料照

元月初時,有媒體報導台股ETF基金規模,在2023年成長了69.5%,衝上1.4兆元的新高紀錄,總受益人數突破至607萬人。其中,高股息ETF的規模增加超過4800億元,成長了1.33倍至8553億元,也是推升整體ETF市場的最大功臣。進一步觀察受益人數增加最多的前十大ETF,高股息ETF及債券ETF各有4檔,顯示高股息及債券,依然是國人買ETF的首選。

不過,為了真實比較出高股息ETF投資人的真正報酬率,而不只是表面上的「配息率」高低,筆者委請業者製作出以下表一及表二,以便全盤了解市場狀況及績效表現。

表一、國內高股息ETF2023年配息率、總報酬率及追蹤指數殖利率比較:

當然,受益人數成長高速,很可能跟ETF才新成立、基期較低有關。特別是去(2023)年下半才成立的幾檔ETF,年度受益人數成長率都有3倍以上。但,這也並非絕對。像是成立已6年多的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受益人數也有近2倍的成長。

然而,單從投資受益人數的成長率來看,「配息率高低」幾乎就是投資人搶買高股息ETF的「唯一標準」。例如,儘管不是新成立的高股息ETF,在2023年配息前5名的標的中,有2檔(00918及00919)的受益人數成長,高達20、30倍以上,有1檔(00929)則是成長近9倍。

挑高股息ETF 三大重點

但是筆者認為,以上這張表,卻是向喜歡追逐高配息ETF的投資人,透露出以下3大未來在正確選擇高股息ETF時的重點:

重點一、配息最高的標的,卻不一定是總報酬率最高的。儘管2023年配息率前3名分別是00919(配息率12.13%)、00900(配息率12.10%)及00919(配息率9.88%),但是,就如同政大財務管理系教授周冠男再三

強調的—「『總報酬率(配息+價格填息)』才是投資人最應該重視的數字」一樣,投資人應該優先參考的數據,是從「總報酬率」來看的前3名—00915(總報酬率61.1%)、00918(總報酬率59.0%)及0056(總報酬率58.0%)。

看到這裡,很多讀者也許就開始「直接設定投資標的」了。但是且慢,就如同筆者這篇文章的標題一樣,一個值得長期進行的投資決策,不能只看檯面上的數字,而應該正確看待數字背後所透露出的訊息,並且把一些短期,會影響投資人正確判斷的數字剔除。所以,以下重點二及重點三,更是值得投資人了解及參考的。

重點二、成立期間越短,年化報酬率反而越高。由上表一看來,大約有超過半數的高股息ETF,成立時間頂多2年,或甚至連2年都不到。撇開成立連半年都不到的2檔標的,多數高股息ETF的2023年配息率,普遍都優於較早成立的高股息ETF。

且從表二更可以看出,越是成立未滿2年的高股息ETF標的,定期定額投資的年化報酬率就越「高的驚人」。扣掉成立才2個月的00936,年化報酬率都高達20%以上,甚至還有近8成的。

但投資人必須了解的事實是:2023年剛好碰上股票市場,難得一見的大多頭行情,這也讓高股息ETF,能夠同時獲得來自股票配息及價差收入所致。也就是說,越是近兩年發行的高股息ETF,定期定額年化報酬率也就越高。至於發行期間較久的標的,則因為遇到較多的空頭洗禮,平均下來的年化報酬率,就不會出現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地「好看」(請見下表二)。

所以對此,周冠男教授就特別提醒投資人:投資績效數字,短期固然可以當參考,但一定要看參考長期績效表現數字。因為,一檔值得投資人長期持有的標的,必須經過長期且多次的多空洗禮,才能顯現出其真正的價值。「成立太短了,有很高的運氣成分」,他說。

重點三、過去數字,並不代表(保證)未來。從上表一可以看出,高股息ETF所追蹤的指數殖利率,與實際的全年配息率,有著密切的正相關。

舉例來說,高股息ETF所追蹤指數在2023年的指數殖利率前3名,分別是00919(指數殖利率13.96%、當年配息率9.88%)、00900(指數殖利率9.97%、當年配息率12.10%),以及00918(指數殖利率8.28%、當年配息率12.13%)。

實際檢視相關數字可以發現:00919指數殖利率有13.96%,但當年配息率卻只有9.88%(指數殖利率>實際配息率);至於00900及00918的實際配息率,都高於當年度的指數殖利率。

周冠男對此解釋:前面(指數殖利率>實際配息率)是配發不足,後面(實際配息率>指數殖利率)是配發過多。但他認為,不論是「配發不足」或「配發過多」,其實沒有太大意義,投資人還是要看總報酬。「因為,配息就是心理帳戶而已」,他補充說道。

一般來說,當「實際配息率>指數殖利率」時,代表配息來源可能來自於股利、價差(資本利得),又或是收益平準金。只是值得投資人了解的是:實際來源為何,只有等業者自行公告,投資人在公告前,並無從得知,且每次配息的組合內容也不相同。

而為了防堵投信業者,大舉動用「收益平準金」衝高配息率攬客,金管會也在近日宣佈,已在2023年11月訂出「收益平準金配息」三大原則,並要求各投信業者納入內控,並需留存軌跡:一、ETF實際配息率不應超過參考配息率,二、收益平準金訂啟動標準及上限,三、ETF收益分配優先順序,需先配股利、債息、資本利得,最後才是收益平準金。

綜合以上,可提供給投資人兩大選擇標的上的重點,其一是:「股利所得」佔收益(配息)分配的數字,絕對不會「恆久不變」。也就是說,就算是基金公司,公佈的某一期「預估收益分配組成佔比(預估各組成項目項目分配之收益/預估收益分配金額)中,是100%來自於「股利所得」,也並不表示未來,配息永遠都是100%來自於「股利所得」。

其二是:代表「高股息ETF受益人配息主力」的「指數殖利率」,其過去的績效表現,並不代表未來。因為,所有高股息ETF在成立之初,都會透過個股回測的方式,挑選出過去長期以來配息率最高、最穩定等標的,以組合出該ETF所追蹤的指數。

然而,就跟「基金過去的績效表現,不代表未來」一樣,追蹤指數也同樣沒有「預測及保證未來指數殖利率(配息率)」的功能。所以,自然也不能做為投資人,挑選值得長期投資高股息ETF的標準之一。

看完以上的3大重點,投資人可能會滿頭霧水:那麼,該用哪些數字,做為挑選值得長期持有高股息ETF的標準呢?筆者建議有兩大標準:其一是「成立時間越長,越能歷經市場多空的考驗」;其二,在同一期間的總報酬率數字中,挑一個相對數字較高的標的。如此一來,想擁有固定現金流的投資人,才不致於「空歡喜一場」吶~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

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 ETF 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 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 ETF 李雪雯 配息 高股息

相關新聞

永信建(5508)上看300?4月營收年增2.4倍 網讚「妖獸股」曝暴漲原因

永信建(5508)今年第一季表現亮眼,第一季累計營收達40.83億元,為去年同期2.4倍。PTT網友嗨喊「賺爛了,一路上300了」,大讚這檔股票「妖獸股」,有人分析,永信建是賣成屋、不是賣預售屋,因此看營收很準確。

谷月涵看壞、謝金河看好⋯台股怎辦?網笑:死魚盤確定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Peter Kurz)日前示警,台股、美股風險高,未來一到兩年下跌機會大。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則表示,台股適度拉回是重新評估進場的好時機。PTT網友嘲諷,兩人都是反指標,卻剛好一個看好、一個看壞,直呼「至尊對決」,有人直言「兩個都是冥燈,那就在目前位置盤整,死魚盤確定」。

股市到底哪個時間點買「比較好」? 存股哥:持續買進10年比抓低點難上千百倍

「該All in還是該分批」?絕對是我的私訊中排名第一的問題,其中「分批」又有五花八門的選項,像是月初買、月中買還是月底買比較好,連早上或是中午買都有人問。

領大把股息能退稅…沒投資的人卻要繳稅! 存股哥:還發現一個bug有白嫖的感覺

為什麼領大把股息的人可以退稅,沒有參與市場的一般人卻要繳一堆稅?

兩萬點進場沒肉吃?網搖頭「很多剛起漲」 點名2類股還會漲

台股29日開高走高,早盤以20235.93點開出,終場收在最高20495.52點,上漲375.01點,漲幅1.86%。有網友擔心「兩萬點進場已經沒有什麼肉了」,但也有人直言,「兩萬點以上獲利的大有人在,順勢操作,很多類股都還剛起漲,營建/dram類股獲利表現亮麗都還有上漲空間」。

谷月涵示警台股風險高⋯網友反而安心了:全力做多!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Peter Kurz)說,從貨幣供給和市值比例來看,無論台灣、美國或全世界股市都到了極限,風險比較高,雖然不代表一定會跌,但未來1到2年下跌機會比較大。由於谷月涵被PTT網友認為是「反指標」,因此聽完他的分析,網友反而安心了,直言「本來覺得五月台股搖搖欲墬,經他這麼一說,好像沒那麼危險了,全力做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